- 陈幼璠;庄国伟;
<正> 一、前言装配整体式单层厂房建筑体系,是唐山地震后在总结已有厂房震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研究设计的一种适用于较强烈地震区的建筑体系,在唐山地区已试用了两万多平方米,效果良好,经有关单位鉴定,一致认为是改进目前我国常用单层厂房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好的形式,并被唐山地区决定为推广采用的基本厂房建筑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抗御设计烈度为八度以上地震的能力。 2.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
1982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聂凤兰;
<正> 四年一次的国际预应力会议将于1982年6月6日至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九次会议。举行大会和座谈会的同时,还举行"82年混凝土展览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促进各国混凝土、预应力和有关材料及技术的进展。 -加强有关预应力各个方面的协会、委员会和联合会之间的联系。 -交换有关预应力的问题的意见。 -促进研究、发展和调查。
1982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 马坤贞;邵卓民;
<正> 当已知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各种基本变量的统计特征后,即可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初稿)(以下简称《统一标准》)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本文将介绍这种设计方法的概念,并着重阐明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建立。一、极限状态及极限状态设计《统一标准》给出了结构极限状态的定义:"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某一规定的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极限状态"。《统一标准》规定,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
1982年02期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9 ] - 胡德鹿;杨泉;
<正> 一、试验目的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强烈地震表明,即使按近代抗震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框架结构,也会由于柱构件的破坏导致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震害、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坍塌。为此,日本、美国、苏联等国都进行过有关的试验研究。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后,本小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系统试验研究,以摸清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定轴向荷载和低周反复循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重点是探讨构件弯曲屈服后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最终拟提出一个较为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
1982年02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0 ] - 万墨林;丁鸿生;
<正> 一、问题的提出今有A、B、C三道砌块墙,如图1所示,其截面面积、材料强度和轴压力皆相同,试问其极限抗推能力等否?A墙为一实体墙段;B墙系一般五层楼房中的实体墙,高度为A墙的五倍;C墙为五层内廊式房屋中的一道横墙,两墙肢间仅以楼板相连。荷载下,一般是反对称型的,在双向荷载下,则是对称型的(图2)。在抗侧力试验中,"八"字裂缝的出现,标志着此连系梁已进入塑性状态。
1982年02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刘延慈;
<正> 多层砖房(包括内框架及底层框架房屋)抗震砖墙的设计,除应符合抗震规范中关于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的构造规定(见"TJ11-78""表3"、"表7")外,还需进行抗震验算,以满足抗震强度要求。现行的抗震强度验算方法虽说是一种简化与近似的计算方法,但其具体计算仍较繁复。为进一步简化,现根据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各楼层大体相同的多层砖房抗震计算之结果,归纳得出每米抗震砖墙允许负荷面积表。利用该表可使抗震计算大大简化。具体方法如下: (一)砖墙允许负荷面积表详见表1 (二)使用方法检验房屋各抗震砖墙的实际每米负荷面
1982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罗国强;周咏南;
<正> 五十年代以来,苏联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及技术规范НиТУ123-55,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JG21-66,对双向偏心受压构件均采用下列强度公式 N≤1/((1/(N_x)+1/(N_y)-1/(N_0))) (1) 七十年代初,我国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将(1)式修改为 KN≤(N_0)/((N_0x)/(N_x)+(N_x)/(N_y)-1)) (2)文献[4]根据国内外68个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双向偏心受压构件试验资料的核算表明,(2)式可用于各种双向偏心受压情况。七十年代中期,国外文献[5]在叙述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极限强度一般性理论的
1982年02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9 ] - 戴冠民;
<正> 人们在计算诸如塔设备、烟囱、筒形水塔等高耸塔型结构的风荷作用时,通常都将结构本体视为固接于基础顶面的"悬臂杆",将风压简化成图1所示的"台阶矩形"(即沿塔高每隔10米分一段,每段内取顶底风压平均值),求得作用于基础顶面的风剪刀和风弯矩(由风引起,特取此名)。(见参考文献[1]、[2])这样计算,因塔而异,烦琐不便,结果精度亦不很理想。今笔者提出一种简捷方法,详述如下。众所周知,在一般空旷地方,离地高度
1982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傅刚毅;刘长滨;
<正> 钢筋混凝土短构件在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作时应力状态复杂,且计算方法不完善,因而在进行这类构件的设计时不得不谨慎从事。横向钢筋一般按构造配置,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合理地发挥作用。短悬臂梁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分析证明,在这些构件中主压应力系集中在某一带状区域。它的倾角取决于压应力的主方向,即从荷载至悬臂梁底与柱的交点。集中的主压应力在悬臂梁与柱身的交接处显著密集。此时压应力带的外边线在梁柱接合处大约成45°角。悬臂梁的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一般会出现一条倾斜的主裂缝,裂缝位于支承面的内侧且同压应力主方向吻合,好象要把主压应力带与其余混凝土分离开。在大多数情况下,破坏是由于缝端前方
1982年02期 51-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李鸿猷;
<正> 未设置桥式吊车的单层房屋的柱子,设有吊车的厂房柱子的上、下部分,有限层数的多层房屋的柱子,管道支架和露天栈桥的柱子,以及其它许多建筑物的柱子,都是矩形截面,法向力在柱截面高度范围内是不变的。矩形截面柱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风、温度等作用之故)受到两个方向的外力作用,因此,属第一类偏心受压的对称配筋柱(图1)在工程上采用得最为普通。按照苏联现行规范((?)Ⅱ-21-75),考虑到挠度对偏心矩值的影响,以系数η乘M值。按变形体系进行静力计算时,取η=
1982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陆忠伟;
<正> 为了反映桩基础的实际作用,必须考虑土和桩的塑性变形。但是,对于非线性变形地基中的桩至今还没有一种简便、可靠的计算方法。本文介绍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较简便的方法,并计算土、桩的塑性变形对结构强度和变形以及对其截面剪切变形的影响。现举广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桩基为例。土的抗力用随深度变化的地基系数描述(也可采用别的方法描述土的抗力)。桩的计算简图是在有限点支承于地基上的多跨梁。每个弹性支座模拟与其接触的一段土的刚度(图1)。地面以上布置的假设支座容
1982年02期 56-5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俞文泰;
<正> 本文介绍适用于工程结构,尤其是建筑结构振型、频率计算的两个特征值问题子程序。由于充分利用了工程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问题得到极大的简化。这些特点是:建筑结构的动力分析,一般只需要求解前几个振型;建立数学模型时,选择适当的位移坐标,可以使质量矩阵成为对角线矩阵;结构系统的刚度矩阵总是对称矩阵。根据上述特点,两个子程序都采用反幂法求解。为了提高精度、加速收敛,还采取了原点移位的措施。此外,程序设计时进行了适当安排,改善了密集根情况下的适用性。两个子程序的主要区别仅仅在于内存分配、利用外存、和矩阵求逆的方法有所不同。
1982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马国华;
<正> Battelles太平洋西北试验室最近研究成功一种新型抗震接头,这种接头是在接头区域内使用钢纤维混凝土代替箍筋,减少钢筋的密集度,便于浇灌混凝土(见图)。同时通过提高梁体本身的强度,可使梁中产生的塑性铰离开柱体表面。这样,就可以减少穿过接头的主筋的粘结退化问题,提高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40%。及柱体本身的强度都比梁的要高。这样才能在梁体中形成塑性铰。钢纤维直径为0.5毫米、长为38毫米,掺用量占混凝土体积的1.67%。(131公斤/米~3),纤维混凝土中使用的骨料尺寸最大为6毫
1982年0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侯汉卿;
<正> 1977年,在新乡市郊区医院设计的住院部楼中,其门厅外挑雨篷,采用宽490毫米,长5500毫米的圆孔预应力空心板,悬出长度3米。根据计算,并考虑增大安全系数,选用按简支活荷载为300公斤/米~2设计的通用图,其上面配筋为16φ_Y5,下面为4φ_Y5,断面高度为16厘米,断面折算高度为9.2厘米,含钢量仅6.2公斤/米~2。建成后外观轻巧美观。其构造布置方法如图所示。现全国通用的预应力空心板,最大长度一般为6米,活荷载达到300公斤/米~2,若
1982年0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 王宁光;
<正> 近来在阿拉斯加的Fairbanks大学里,打破了传统方法,以独一无二的形式建造了一个平屋面,把隔热层倒过来,放在防水薄膜上面。(如图所示)。为什么要颠倒过来放呢?在1970年以前,屋面维修费用高得惊人。关键在于那层防水薄膜。在多层复合式屋面中,它是最外面的一层,并在大气气温中剧烈地波动着。这层薄膜不能承受这个波动(该大学在阿拉斯加内陆,冬天很冷)。结果房屋渗漏。因此,该大学选择了颠倒铺设的做法。他们把薄膜放在隔热层下面,从而使这层薄膜免受了温度波动和冻融周期的影响。换句话说,唯一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房屋保
1982年02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唐明翰;
<正> 由上海基础工程公司负责施工的上海泖港大桥是我国修建的又一座大跨度斜拉桥。跨度85+200+85米,宽12米(见图1)。该桥主梁横截面为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箱梁中夹"(?)"形的车道纵梁所组成。采用预制拼装法,节段长度6.5米(包括现浇接头长度0.6米),梁墩铰接。桥两端各有带交叉形腹杆的直柱形索塔一对,其水平截面为3.0×1.2米带凸缘的矩形断面。采用竖琴式密索,双索面,塔柱东西(顺桥向)两端分别有拉索11对,其水平距离为6.5米,垂直距离为3.25米。索端采用自行研制的冷铸镦头(LZM)锚,它与国外常用的热铸锚相比,能大大提高锚具的耐疲劳性能。主墩为削角双锥台形实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低桩承
1982年02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 米祥友;
<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主要内容为:多层砖房、内框架、空旷房屋、单层厂房、多层框排架、高层剪力墙及烟囱、水塔、管道支架等结构的抗震细则和计算例题,并附有大量的图表。为满足读者需要,将考虑
1982年02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正> "弯剪变形法"中的"两次分配法",第一步是将楼层地震剪力按各片墙的相对刚度分配到每一片墙,这就需要先计算整片墙的刚度(K_k)。一片无洞墙的相对刚度可直接查表3。一片带洞墙的相对刚度则应根据开洞的大小、多少和位置分别按公式16或17确定。一片墙上有一个或多个匀布的不靠边的小洞(图4),整片墙的相对刚度(K_k)按公式16计算。此处,小洞系指α<0.16,且h′<0.35h,h为楼层高度。
1982年0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