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颐;曹声远;杨熙坤;王传志;
<正> 前言局部承压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受力形式之一,如承重结构的支座,预应力结构的锚固区,装配式柱子接头,刚架式拱结构的铰支承等等均属局部承压受力形式。以往我国在混凝土局部承压方面的实验数据比较少。工程实践中,因局部承压区混凝土开裂或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质量事故也屡有发生。为此我们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二批科研专题计划的要求,开展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局部承压
1982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73 ] - 李惠民;顾传霖;
<正> 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正截面疲劳验算方法的研究,完成了16根钢筋混凝土矩形和T形梁的试验;第二阶段为斜截面疲劳计算及裂缝控制方法的研究,完成了21根钢筋混凝土T形薄膜梁的试验,研究成果经初步的设计比较,比现行规范合理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一、正截面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及正截面疲劳验算公式。 (一)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沿梁截
1982年04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5 ] - 胡庆昌;徐云扉;陈玉峰;
<正> 前言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剪计算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进一步研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受力性能,对28个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并研究了影响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如交叉梁约束、轴压比、剪压比、配箍特征值以及梁纵筋在节点核心区的滑移等。进一步修正了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及有关设计建议。同时在6个转
1982年04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379 ] - 蒋永生;蓝宗建;冯纪寅;
<正> 根据震害经验,为了充分发挥梁的延性,防止在地震荷载下明牛腿被拉裂破坏,在对三个整浇节点、四个齿槽装配整体节点以及四个明牛腿节点进行抗震试验的同时,探讨了梁内主筋在节点核心区的不同锚固方案以及防止明牛腿破坏的几项措施;此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用构造措施保证梁端延性的要求。上述十一个梁柱节点,均按"强柱弱梁"的原则进行设计,以保证塑性铰出现在梁端。梁截面尺寸均为250×600mm,梁的上
1982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6 ] - 束继华;卢秀侠;
<正> 我国大多数装配式多层厂房结构均采用预制长柱明牛腿框架型式,而节点大都为明牛腿刚性节点。这种节点的静力性能已被实践证明是好的,但其抗震性能在国外研究得很少,在国内也刚开始进行试验研究。我们于1980和1981年先后做了二批试件(共14个)的抗震性能试验,初步探索了这种节点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这种刚性节点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1982年04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1 ] - 周旺华;贺采旭;
<正> 预应力混凝土迭合梁(以后简称预应力迭合梁)是在预制的预应力构件上加浇一层现浇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结构。它具有整体刚度好、抗震性优越、能节省三材且施工简便等突出优点,在国内外土建工程上的采用日趋广泛。这种结构由于具有二阶段制造和二次受力的特点,其受力性能与整浇梁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多年来欧美及苏联一些知名学者,对迭合梁、板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都是在一次受力情况下进行试验研究的,未能反映迭合梁二次受力的性能。
1982年04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0 ] - 赵光仪;吴佩刚;
<正> 一、概述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荷载作用下,由于材料的非弹性变形、裂缝出现和开展,各截面的刚度在各受力阶段不断变化,尤其是塑性铰的形成和发展,明显地使其内力区别于按弹性理论所计算的内力,这种刚度随荷载变化所引起的内力变化,一般称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目前主要有"变刚度法"、"塑
1982年04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57 ] - 黎钟;万小芸;陆小鎏;
<正> 对于建筑结构可靠度这一基本问题,建筑法规(?)有关章节已提出一系列计算的主要规定。这些规定决定了期望的可靠度水准,直接关系着材料的消耗,影响到结构的造价。提高结构可靠度经常导致造价的增加。因此,提高可靠度的要求不应当仅由设计决定。还应从各方面加以考虑,例如,限制材料消耗、劳动耗费和设备摊销,或者尽可能直接降低对建筑物的要求。这样就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因为可靠度的提高,一方面导致建筑物一次性消耗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又导致与结构维修有关费用的降低(这里指其维修的频繁程度、延续时间以及费用都与结构可靠
1982年04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 曾昭礼;
<正> 苏联白俄罗斯综合技术学院《地基基础和工程地质》教研室等单位,为了判明桩的形式影响以及它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实践效果,研究了圆柱形的、正棱柱形的、正方角锥形的、三角锥形和矩形角锥形等打入式桩。试验判明:方形桩的单位承载力主要依赖于桩的横截面尺寸大小,在截面大小变化的同时,桩的单位承载力可以提高2.8倍(对于5米长的桩)至4.3倍(对于15米长的桩)。桩的单位承载能力p取决于桩的横截面的形
1982年04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王崇华;
<正> 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悬挑式楼梯的研究大部分(图1)是采用梁理论的设计方法,与实验情况相差较大。本文把具有■型平面的悬挑式楼梯,当作由平板与倾斜板组合而成的折板结构,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弹性分析与振动分析,研讨其力学特性。并对这种由楼梯段间细小间隔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即所谓■型钢筋混凝土悬挑式楼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方法。
1982年04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邱玉深;
<正> 苏联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科学研究院研制了一种新组合桩接头,上下两根桩用预埋于桩内而外伸的A-Ⅲ级钢筋来联接,接头用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强度粘结剂粘结。这种胶结接头施工很简单,与现在所采用的钢板接头的不同点是能较合理地应用钢材的强度,其中包括合理地应用钢筋的强度,因此能显著降低用钢量并降低桩接头的造价。桩体胶结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上桩的端部预留出外伸钢筋,下桩端部预留出洞眼,接桩时涂胶一层并用胶灌满洞眼,然后将上桩预留外伸钢筋插入下桩洞眼内。这样,上桩的预留外伸钢筋用胶固定在下桩上部的洞眼内,上下两桩端部的混凝土表
1982年04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