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科技简讯

  • 科技简讯

    <正> 根据合肥工大的倡议,由建设部科技局委托该校筹办的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教学座谈会,于10月14日至11月4日在安徽合肥和黄山召开。有57个院校的土建专业和近20个设计、科研单位先后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普及阶段,讲授统计数学基础及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共60余小时,各校将开这门课程的教师参加了学习和讨论。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会上报告了概率设计领域中的科研成果和这方面的教学经验,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派出了有较多授课经验的教师和有成果的研究人员参加了交流。这次会议为1985年后我国将广泛采用建筑结构概率设计法作了准备,并对这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的

    1985年01期 14+45-46+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译文

  • 由框架、联肢墙和内筒组成的结构的侧向荷载分配简化分析

    刘湄;

    <正> 当结构由不同的抗侧力构件组成,如剪力墙、联肢墙、刚架、柱和电梯,楼梯的内筒,或是在建筑物底层将部分墙,柱截去以取得大开间,必然会产生相当大的侧向荷载重分配,在建筑物出现扭转变形时尤其如此。一般是假设侧向荷载按各构件的刚度或根据单位侧向荷载产生的顶端变位分配。此法只在过梁或楼板与墙是铰接时才会得出正确结果,即在任何平面内都不产生弯曲,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当墙起耦联作用,则在过梁和楼板中将产生弯矩。一、一种简单的分析方法假设结构由J个平行的组合体组成,组

    1985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探讨我国房屋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杜拱辰;吴家骝;

    <正>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下,人们预测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几十年内,一个由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会冲击整个社会。作为使用年限长达数十年以至上百年的房屋建筑产品,必须从现在起就要考虑到今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具有适应发展变化的应变能力。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一批新兴技术领域的企业正在崛起,促使传统产业的变革和新产业群的涌现,这将要求建筑物具有高度的空间灵活性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以适应工艺不断变化、设备不断更新

    1985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8 ]
  • 大开间预应力混凝土迭合连续圆孔板的试验研究

    支国桢;蒋学海;杜拱辰;

    <正> 随着我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提供一些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而又经济合理的大跨度楼盖结构。预制预应力圆孔板的大开间迭合式连续板是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一种较好的结构方案。这一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的支座部位设置负弯矩普通筋钢,经迭浇面层混凝土后形成连续板。这种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相结合以及部分预应力等新技术的迭合式连续板可以较好地体现预制与现浇两者的优越性,既不用模板,接头连接也容易处理,施工简便;能充分发挥超静定结构塑性

    1985年01期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的脆断分析和改进建议

    汪一骏;谷均宏;马宝华;陈维纯;

    <正> 一、前言本文根据城乡建设部(1982年)建工科字第261号1982年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中心课题24号"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的总专题,由北力交大对目前工程中大量采用的低碳冷拔钢丝预应力圆孔板,通过试验进行脆断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本专题的研究方案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方交大共同制定,具体由北方交大负责。这次共试验了七块板。其中五块板由北京铁路局北京工程构件厂提供,其余二块由铁道部建厂局一处提供。试验于1983年9、10月在北方交大建筑系工程结构试验室进行。参加试验的有建筑系建筑结构教研室汪一骏、谷钧宏、马宝华、陈维纯和李宏

    1985年01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端部纵向水平裂缝的分析与控制

    杨峣;

    <正> 一、问题的由来根据某些施工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反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端部截面扩大部分的水平段,当预应力钢筋放张后会产生通长的、有规律性的纵向水平裂缝,或由于施工不精心,漏放了沿预应力孔道的螺旋箍筋(仪端部400mm范围),因而预应力钢筋放张后,同样也产生了纵向水平裂缝,前者是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进行设计的,并按要求在屋架端头设置了垫板及五片钢筋网片(间距为50mm),施工中出现了纵向水平裂缝,后者是由于未按设计图集要求造成的。从解决这类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本人体会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端部截面扩大部分(即预应力钢筋锚固区)之所以出现水平纵向裂缝,必然有横向拉力,否则不会普遍产生纵向水平裂缝。为了弄清楚这个

    1985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与山墙柱连接位置的研究与应用

    朱知信;陈幼璠;

    <正> 一、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以下简称壳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板架合一构件,国内不少单位已应用于单层厂房和民用建筑上。由于过去对壳板横向受力性能研究不多,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上,大多不以壳板屋盖作为山墙抗风柱的支点,而另设水平支撑系统等以承受水平力,因而使构造复杂,浪费钢材。众所周知,由于壳板纵向起拱,各截面扭转中心的连线为一根曲线,因此,一水平力对某一截面不产生扭转,对其它截面必将产生扭转。这就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对壳板在横向水平集中力作用下的扭转变位和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论述了壳板承受水平

    1985年0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马鞍形壳板的应用——杭州自行车总厂试点

    庄皓;唐锦春;

    <正> 为探索马鞍形壳板(下简称壳板)在单层厂房及民用建筑中应用的经验,在原浙江省建委科技处的领导下,我们在杭州自行车总厂进行了工程试点。现已建成投产,效果良好。取得了一些经验。现简介如下: 工程概况: 试点工程包括:食堂饭厅800m~2,电镀车间6000m~2。建筑物有单跨、等高连跨两向排水和高低双跨连跨三种形式(详见图1)。

    1985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多层内框架房屋抗震计算方法的研讨

    王智勇;

    <正> 前言多层内框架房屋是由两端砖横墙,砖外纵墙及内部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架构成的一种混合结构房屋。在海城地震以及以后的唐山地震中,这类结构表现出了一些与一般多层砖房不同的震害特点。绝大多数内框架房屋的震害是上层较重而下层及底层相对较轻。上层的破坏主要是外纵砖墙,横墙及框架柱的破坏,而梁板基本完好。纵墙的破坏有二个特点:1.纵向外墙均为沿窗口上下处的水平通缝;2.纵向外墙的端部破坏较严重,产生斜裂缝,而且有错位。在9°区横墙的破坏是严重的,最常见的典型破坏是交叉裂缝,并且有的有错动;8°区和7°区的横墙震害要轻得多,砌体的错位是少见的。从已掌握的震害资料来看,内框架房屋的纵墙

    1985年01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1 ]
  • 神头发电厂压型钢板保温屋面设计

    黄静;

    <正> 山西省神头发电厂三期工程,以u一200压型钢板为承重构件,其上现浇乳化沥青珍珠岩为保温层的汽机房屋面结构工程,已于1984年初施工完毕。此屋面结构工程由我院设计,由我院与山西省电建修造厂、冶金建筑研究总院、山西省电建二公司及华北电力设计院等五个单位共同研制成功。U-200压型钢板流水线已具备生产能力,并于1984年8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U-200压型钢板是在国内第一种用于保温屋面和承重楼板的波形板。神头发电厂汽机房屋面工程是第一个立足国内,且已设计

    1985年01期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膨胀土上的灌注桩

    汪德果;

    <正> 前言多年来对膨胀土的研究表明,建筑物的基础如果穿过地基变形急剧层,落到含水量和变形较为稳定的土层上,建筑物升降幅度就能明显的减小。当急剧层较深时,选择桩基作为房屋基础,将会获得经济合理的效果。然而,膨胀土上桩基的设计,目前则还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膨胀土上灌注桩的工作状态,1976年在云南某厂内设立了试验场地,对位于地基土变形急剧层内和穿过急剧层的不同类型的灌注桩,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变形观测和两年的含水量测试。通过这些试验,本文

    1985年0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 ]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简化计算法

    周永铨;

    <正> 一、绪言尽管许多工程师借助一些设备(例如高效率计算机),能够用拉格朗日运动方程精确地计算动力荷载(例如地震)下的、简单或复杂的、大型的结构体系,但是应当看到,有可能以很少的计算工作量,来获得所需的近似值。作者在以前发表的一些论文中曾经指出:诸如在地震荷载下的冷却塔、发射台天线杆和干馏塔、重力坝、拱形坝、拦河坝和钢框架等一类结构物,都可以用近似法计算,其结果与实测的情况颇为一致。下面将通过与实测的脉冲水平力作用下的共振特性进行对比,以说明一种用于计算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等效静力荷载法"的原理,这种方

    1985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 变刚度桩的计算

    李鸿猷;

    <正> 苏联现行建筑法规(СНИПⅡ-17-77)及《桩基础设计规程》(建筑工程出版社,莫斯科,1980年版),介绍了等刚度桩在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及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计算。但在桩基础设计实践中却常会遇到变刚度桩,例如以落锤打入土中的锥形桩,角锥形或圆锥形冲压成孔灌注桩。在计算这类桩时产生困难,因计算公式内的桩截面宽度d(或为直径)及惯性矩I均是变量。所以上述法规和规程介绍的方法,在尚无相应规定的情况下不适用于变刚度桩的计算。为了消除上述困难,采用桩长l中点的

    1985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