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通讯员;
<正> 建设部科技局于3月5~7日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和修订工作协调会议,有十本规范修订组负责人出席。在会上汇报的情况表明,除《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已于1月1日批准颁发外,其它各本规范的编制或修订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并将陆续进入送审或报批阶段。会议决定:各本规范的送审稿和报批稿均采用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规定的新符号、新单位和新术语,并给出新、老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基础底面以上全部结构的静态设计均采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
1985年02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 ] - 樊小卿;黄耀莘;张维岳;吴秀水;
<正> 一、引言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是一幢综合性的外贸大楼,由高层主楼和裙房两部分组成。高层主楼采用筒中筒结构,外筒平面尺寸34.6×34.6m,内筒平面尺寸17.3×19.1m。建筑物总层数(地面以上)50层。外筒43层高139米,内筒50层高158.65m。建筑物高宽比(按外筒高计算)为4.02。标准层窗裙梁高跨比为1/3.32。该大厦高层主楼在建筑体型和结构布置上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筒中筒结构。因此,它的内力计算及结构特性分析对研究筒中筒结构的工作性能具有一
1985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4 ] <正> 我国的专利法将于今年四月一日起开始实行。专利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技术发明创造者的权益,不被任意剽窃或无偿占用,这对于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我国技术和经济的繁荣,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的要求,建设部决定:我部的专利管理机构设在科技局,专利服务机构设在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设部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正式通知由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文献部筹建建工、
1985年02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 赵西安;
<正> 一、概述目前,底层大空间的剪力墙结构正在陆续兴建,经济特区也广泛采用有传递平台的塔式高层建筑结构。这些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位移分析,可归结为二阶变截面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的问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分析可采用微分方程解法,以结构侧移y为基本未知量,相应其内力为:(?)式中M_q、Q_q——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Q_k——框架的剪力;EJ——剪力墙的弯曲刚度;
1985年02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 孙国栋;
<正>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由于箱基整体性和抗震性都较好,有很大一部分高层建筑中采用了它。但到目前为止,其计算方法还没有很好解决,以致在材料的耗用量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根据北京、上海、江苏地区部分箱基工程的统计,每平米用钢量一般在100~200公斤之间,最大到290公斤;每平米水泥用量在400~800公斤之间,最大到1000公斤。因此有必要对它的计算方法加以研究。下面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粗浅意见,请指正。
1985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6 ] - 陈才堡;
<正> 方形柱下的方形单独基础在只传递剪力时的抗弯强度,已有许多学者研究过,文献[1]指出了这种基础按塑性铰线理论求得的抗弯强度最小上限解,本文把这个解推广到矩形柱下的矩形单独基础,然后,把近年来才为人们所重视的局部抗弯强度在基础中的应用介绍给读者,最后将所得的解答与方形柱方形板组成的弯曲破坏的构件的试验资料进行了验算对比,发现局部抗弯强度低于整体破坏时的抗弯强度,由于两者均由塑性铰线理论求得,因而局部抗弯强度更接近于精
1985年02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8 ] - 刘国葵;
<正> 面广量大的住宅建筑的基础设计,那怕是一点微小的改进,对整个基本建设节约资金和材料都为数可观。因此研究和改进住宅建筑的基础设计很有实际意义。一般住宅建筑上部结构刚度大,荷载比较均匀,在设计住宅建筑基础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有利因素。六十年代初,我们对一些软弱杂填土的地基基础处理,采用"浅基础一垫层"法,并以垫层底部处的附加应力控制在≤4t/m~2为依据来设计垫层厚度,垫层底部处总压力有时难以控制,但用这种设计方法的基础,
1985年02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 ] - 罗国强;
<正> 本文在文献[1]、[2]、[3]关于受压构件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用纵向弯曲和偏心综合影响系数ф_e概括ф、α、η(对矩形截面)及ф、α(对e_o/y>0.5的T形截面)的设想,并编制了用于矩形、T形截面受压构件系数ф_e的设计图表(表1~表3)。图表使用方法如下,对矩形或e_o/y<0.5的T形截面,根据e_o/d(或e_o/d')及β(或λ)从表1或表2查得ф_e,然后验算KN≤ф_eAR (1)对e_0/y>0.5的T形截面,根据e_o/d'及β(或λ)查表3得ф_e,然后验算
1985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袁庆尧;刘永武;石振华;姚长庆;
<正> 前言当砌体承载能力不足而截面尺寸又受到限制,或当砌体工程已破损需加固,使用两侧加固施工又有困难时,采用单面组合砌体以提高砌体的抗裂和极限承载能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国内外对于单面组合砌体的试验研究较少,在国内现行的《砖石结构设计规范》中也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单面组合砌体的强度计算问题,已成为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近年来我们从砖砌体加固工程的实际出发,对各种不同加固方法的单面组合砌体进行了试
1985年02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李世朋;
<正> 目前许多住宅建筑中的大楼板,多为预应力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其中预应力的工艺复杂,而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耗钢量又偏高,为了扩大双钢筋网片的应用范围,将大楼板中受力钢筋的部分改用预焊好的"双钢筋网片"。这样明显地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蒸养时间,加快模板周转,提高了生产率。 1981年11月20日~12月4日,我们在天津市民用建筑壁板厂完成了两块双钢筋网片混凝土大楼板的结构试验工作。此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双钢筋网片混凝土大楼板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抗裂性能、挠度变形、强度安全系数以及破坏特征。并分析其
1985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裘民川;
<正> 苏联最近正式颁发了198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Ⅱ-7-81)。新规范对地震荷载这一部分作了较大的变更和补充,反映了苏联自颁布1969年规范((?)Ⅱ-A.12-69)以来在地震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值得参考和研究。摘要如下: 一、关于地震荷载的计算原则及荷载组合新规范规定: 位于地震区的房屋和构筑物,其结构与地基基础必须考虑主要荷载及其与地震荷载相组合的特殊组合荷载。在对房屋与构筑物(除铁道、公路和水
1985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 万墨林;
<正> 前言在高层建筑中,人们广泛应用墙体来保证其侧向刚度和强度。当两道共线墙在各楼层平面由连梁接为一体,组成并联剪力墙体系时,可提供附加的刚度和强度。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高层建筑中两道平行但不共线的剪力墙由另一道平面横墙接为一体时,侧向刚度和强度的增长情况。研究表明,该横墙起剪力介质作用,在两道平行墙间传递剪力流(结构物单位高度的剪力分布);横墙在耦连两道剪力墙方面的效能与横墙本身的高宽比成正比。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通过
1985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