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TU建筑科学类)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独家出版期刊
本文介绍了新抗震规范对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修订,提供了新的计算公式和某些计算结果。
通过实例说明墙梁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失误情况,以及它对安全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失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略谈了新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中有关墙梁设计条文的一些认识。
<正> 在工程设计中,雨篷被普遍采用,一些办公楼及公用建筑的大门入口处,一般都设有雨篷。为了造型美观,雨篷边梁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而主挑梁的高度一般不大,由于雨篷边梁刚度较大,因此各主挑梁由于边梁的约束而产生协调变形;在计算时,必须列出梁交点处的力平衡及变形协调方程组,而解这些方程工作量相当大,这在工程设计中是不现实的。设计人员在计算雨篷梁时,一般将雨篷边梁视为连续梁,将主挑梁端部看作该连续梁的固定铰支
<正> 前言在砼平板与其支柱的交接处,很大的剪力会引起脆性的冲剪破坏(图1)。这种连接的现行做法是用箍筋增强(图2),或者用结构钢的抗剪锚栓。因为箍筋比较便宜,所以用得较多。剪力是由箍筋的垂直肢的拉力抵抗的;但是除非垂直肢和板顶和板底附近有着可靠的锚固,这种抗剪的拉力是产生不了的。
本文用框-剪结构的内力及位移公式,推导出总剪力墙刚度的计算公式及系数。方法简易,可用于不同场地、不同地震烈度地区。
本文用矩阵传导法计算连续深梁,先由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的微分方程组,导出单元矩阵,并在支座矩阵中考虑了支座至梁中心线范围内压缩变形的影响,而传导矩阵可由单元矩阵与支座矩阵相乘而得。然后以连续深梁左端的边界条件为初值,通过传导矩阵由左至右,依单元顺序传至右端,再由右端的边界条件,可以求出各支座处的形变与内力。便于编制计算程序,可以在PC—1500计算器上实现。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于柱子刚度较大的框架,弯矩迭代计算收敛缓慢。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提出拟定杆端分配弯矩初值的方法。
本文根据钢纤维砼的力学特性和钢纤维钢筋砼受力变形特点及其构件截面的应力和应变图形,推导出矩形截面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设计偏心受压柱时,常需用弯矩增大系数η将弯矩增大。但在某些场合下,如果不能正确应用η值,则将导致柱的配筋过多,造成浪费。
<正> 六墙梁有承重墙梁和非承重墙梁。前者用于地基梁,承受墙体自重,后者用于承托楼板传来的荷载。墙梁是一种常用的承重构件。我国规范过去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苏联自1962年后列入了承受墙体自重的墙梁计算方法。新规范在总结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基础上,特别是根据我国科研设计人员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墙梁的设计作了规定。在我国,过去墙梁采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
<正>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高层建筑结构学组共同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辽宁省丹东市举行。出席会议的除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外,台湾省也有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10篇,90名代表在会上发言,介绍了两年来国内的新建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以及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正> 一、概述钢筋砼受拉构件分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和大偏心受拉三种情况,相应有三种破坏形态。 (一)轴心受拉破坏:轴心受拉构件截面应力均匀分布。在裂缝出现前,拉力由钢筋和砼共同承担。裂缝出现后,拉力由钢筋承担。破坏时,钢筋应力达到钢筋的屈服强度(f_y~s)(图7-1a)。
本文首先综合分析27例倒塌事故,统计事故出现在各类建筑中的情况,归纳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分别按常见的六类原因简要分析了12个典型实例,最后提出了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几点建议。
<正> 采用交叉梁体系,即使在复杂的空间-平面布置情况下,也能合理地、有根据地解决楼板的构造问题。在设计剧场建筑时,由于对它们提出了较高的城市建设和美观方面的要求,因此通常采用这种梁系结构。现代化的剧场设计往往还要考虑多功能的用途,因而就使技术要求、甚至也使建筑结构处理显著地复杂化。
<正> 结果的简化通过上面叙述的步骤,对于已知P_n/P_0值相应于标准化荷载等值的A、B、……G各点均可求得(图3),应用Bresler的方程(1),仅涉及A、G点和参数n。为了使Bresler的方程尽量与精确点吻合,确定n值务使其误差达到最小。当已知值n=n_1时,图3的曲线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