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二公司广大职工在某矿竖井井塔施工中,成功地采用综合滑动模板新工艺,把塔壁、梁、柱等一次完成,使建设速度比普通方法加快一倍。
1972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正> 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机械队机修车间四班工人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为发展建筑施工小动力装运机械,组成了"三结合"研制小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半年内试制成功一台 W-300型液压蛙式铲运车(图1)。W-300型铲车除发动机外,自制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1972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 ] -
<正>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的搅拌、浇捣、水平、垂直运输等工种,虽然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但碎、卵石的上料仍使用着铁锹类的手工操作。尤其在大量混凝土工程的浇捣中,花费着大量的劳动力。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市建筑安装公司的工人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972年1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正> 65 Mn SiV 是首都钢铁公司试制的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用钢,其强度级别是70/110公斤/毫米~2。原准备将此钢筋用于沈阳某新建工程6米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及24米预应力混凝土屋架。1971年4月在首都钢铁公司轧制成φ12螺纹钢筋。选其中两炉(2191及2136)分别切成25米及7.5米定尺,于6月份运至沈建二公司加工厂。
1972年11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正> 气柜一般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这样,建造一个气柜就需要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钢板。徐州市基本建设局在学习无锡市城建系统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组织了"三结合"(设计、施工、使用部门结合;工人、技术人员、干部结合)的气柜革新小组,在江苏省建筑设计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1972年1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正> 1971年上半年,由四川省建工局三大队、西南建研所和四机部十一设计院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试制小组,遵照毛主席关于"力求节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的教导,经过反复实践,反复修改,成功地采用翻转脱模和胶囊抽芯生产新工艺,制成了非预应力和预应力的整体大孔空心屋面板。
1972年1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正> 上海嘉定娄塘水厂工人在华东市政工程设计院的支持下,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大胆地提出拆除高压离心式水泵吸水管底阀,改灌水排气启动为用水射器直接抽气启动初步获得成功。一、工艺经济效果用水射器直接抽气,比用灌水排气启动时间迅速,安全,可靠。由于拆除了吸水管底
1972年1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正> 十八冶二公司五连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市革委以节电为中心开展增产节约的号召,试制成功电焊机自动开关。一、电焊机自动开关的主要优点1.节约焊机空载电能一般焊机的空载电流在3~10安培左右,8小时工作中,真正焊接约3小时,其余5
1972年1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正> 山西省建筑工程公司安装处加工连锻工组的同志们,自己设计,利用废旧零件,制成了焦炭破碎机。工作原理:电动机经皮带轮和伞齿轮二级减速后,驱动装配在主轴上的内锥筒旋转。主轴与内锥筒有10毫米的偏心矩,因而
1972年1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正> 黑龙江省基建局于1972年8月6日组织了一次"机械化现场施工经验学习会"。参加这次学习会的有市以上建筑公司、科研及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共29个单位计57人。参观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现场施工的垂直、水平运输,预应力张拉工艺,张拉机械和锚夹具,各种小改、小革及新机具,新材
1972年1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正> 随着预应力高强钢材的采用和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预应力钢材的腐蚀问题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并被认为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预应力钢材的腐蚀现象,在50年代就被提出。1953年在西德 Vorarlberg 和 Donau-munster 的预应力桥梁施工时,预应力钢材在张拉后几小时和几天后突然断裂,1958年在 Schaflhausen 附近的两座桥也发生同
1972年1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正> 在螺纹钢筋用接触对焊以后,其疲劳强度将比整根钢筋的疲劳强度降低20~25%,这样一来往往需要增加钢筋的用量。接触对焊后,钢筋疲劳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接头处加热、顶锻,使得螺纹钢筋原来的螺纹部分被挤压变形,被挤出的钢料使接头处形成一个不匀顺的过渡,造成高度应力集中,因而在多次重复荷载下容易产生裂缝,并可能发展,以致遭到破坏(图1)。
1972年1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