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谷贻;吴智眉;
<正>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斜压破坏抗剪强度进行了不少试验研究。这些研究,有的较深入地分析了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并提出了设计建议。有的提出了考虑剪跨比及预应力有利影响的强度计算公式。这些研究成果,都为修订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进一步提供了依据。本文在分析我校进行的三批Ⅰ形试验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Ⅰ形(包括T形)粱斜压破坏抗剪强度计算图式及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文末就预
1984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78 ] - 熊盈川;
<正> 众所周知,优化设计,始于60年代。它是由计算机专用分析程序和数学规划方法联姻而产生的。目前,虽然在理论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范围并不广。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远比结构分析大,而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数学基础尚不完备,有的就是对某种数学规划方法较熟悉,但对另一种数学规划方法却不在行,即使后一种方法可能更有效和简便。另一方面,一个优化设计远非仅是一个纯数学题,它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求符合实际的可能,如材料规格的离散性、构件的统一性、制作和安装的方便性等。此外,作为一种结构,又必需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等约束条件。因此要真正优化一个结构的设计,所花的机时很长,费用很大,计算机周
1984年06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 ] - 高润国;黄志祥;
<正> 大模板结构体系的出现,对墙体改革、促进建筑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它和砖混结构相比,具有抗震性能好、自重轻、节约墙体材料、增加使用面积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但由于目前对这种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深入。所以,已建成的大量住宅中,墙体裂缝还是较为普遍的;这种裂缝虽未构成对建筑物的危害,但有其隐患,使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得不到保证。有损于美观,给居民造成不安全感。为了探讨裂缝的发生规律,对已建成的五层内浇外挂大模板住宅进行了调查,探讨了裂缝发生的原因,并试图给以定量的分析;由于引起裂缝的因素较多,更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误,望大家指正。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1984年06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彭绍楣;
<正> 对于嵌入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挑梁(图1),一般可将插入段作为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来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文克尔(Winkler)弹簧地基模型求解砌体的变形和应力,砌体的垫层系数k沿用《砖石结构设计手册》(197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建议值,以使挑梁嵌固端砌体的局压计算与现行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及上述手册中梁端局压计算的基本假设及有关公式相一致。故概念明确,方法简便实用,易为设计者掌握。一、砌体应力分析设砌体符合文克尔弹性地基梁假定。当挑梁受外荷载P_o、M_o作用后,其嵌固端上下底面各点的沉降y与该点的压应力σ成正
1984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6 ] - 焦彬如;
<正> 一、冷拔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静力破坏特征及其强度和变形的控制构件的破坏分"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类,介于其间的有人称为"混合破坏"。决定构件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受拉钢筋(钢丝)的变形特性、配筋率以及受力性质等。设计计算中,一般都力求控制构件呈现"塑性破坏"。构件呈现塑性破坏的主要标志是: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钢丝)和受压区混凝土都相应地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强度,同时,构件破坏前具有较大的变形预兆。如构件无上述破坏征状而突然断裂,便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计算中,对于这类构件就应给予较大的强度安全贮备。以下在分析冷拔丝材性特点的基础上讨
1984年06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郑心兴;
<正> 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补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补强结构简单,材料节省,现场装配和安装方便,不减少空问高度,能增加较大的承载力。老厂挖潜改造中经常遇到需要增加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采用此法最为适宜。如某制药厂的维生素C车间,在设备安装时连续梁被设备冲击断裂,下垂了5至6cm,楼面丧失了承载能力。采用预应力下撑式补强拉杆后,不仅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保证了不小于楼板面原设计所能承担的荷重,而且使梁恢复到原来的设计标高。使用多年后没有发现缺陷。又如某化肥丁铜铣厂房,为了增加生产能力,将原来安装在三楼上的回流塔和再生器等设备加大,其原来设备、物料、保温和管道等总重由59.88吨增加到103.2吨,由原来的4
1984年06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张运田;
<正> 为加强国内外的体育交流,深圳市将兴建一大型体育馆,其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4公顷,容纳观众6500座。立面造型上采用大悬挑屋盖,加上悬挑的看台与茶色大片玻璃,对比强烈、体型庄重。该馆可用于各种室内体育比赛,并设有活动舞台,悬挂式银幕,中央还设有悬挂式多面彩色电视屏幕等先进设备。主体结构采用四柱支承的钢网架结构,设计的钢结构部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设计。屋面板用复合压型钢板,三元乙丙卷材防水。钢网
1984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5 ] - 孙逸增;
<正> 我国目前正在修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修订过程中,对混凝土标号的定义提出了"双改"方案,即:(1)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尺寸改为边长为15厘米的立方体;(2)混凝土标号定义为强度总体分布平均值减1.645倍标准差,而TJ10—74中的标号定义是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一倍标准差。"双改"方案对混凝土的非破损检测工作无疑会产生影响,其中第(2)点不会影响换算曲线,这里暂不讨论。第(1)点将对换算曲线产生影响,需作适当处理,才能协调一致。在制定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换算曲线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标准试块是按边长20厘米的立方体考虑的,而实际使用的试块是边长为
1984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李弥白;
<正> 资料对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柱提出了一系列计算公式,我们以为这些公式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是较先进和合理的。现将我们需要的公式罗列于后: R_(10)=0.77R(1) 有屈服点钢筋
1984年06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 ] - 伋雨林;
<正> "钢筋混凝土迭合构件"一文中的B_(d2)计算公式(10),物理概念明确,推导过程清晰,按B_(d2)验算迭合梁第二阶段挠度,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但从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来看,还比较繁琐,拟作简化。当M_1=0,h_(01)-h_o时,迭合梁即为整体梁,但B_(d2)却不能表达整体梁的刚度,故式(10)与整体梁刚度公式不能衔接,同时也缺少迭合梁总刚度的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迭合梁在第二阶段M_1+M_2的共同作用下,当迭合前M_1较小时,其垂直裂缝的再出现及发展状况与整体梁相当,即使是迭合前M_1较大的迭合梁,从第二阶段受力至破坏的过程
1984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 薛曾通;
<正> 本文列承受扭矩作用的核心筒、框筒和筒中筒三种不同形式的结构分别使用了连续化的概念。对这三种不同结构给出了统一的基本微分方程及两种扭转荷载的闭合解。将三种结构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作了比较。符号 A,B:刚架中连系梁的节点 B:核心筒的总尺寸 B(z):双力矩(是z的函数) d:结构剪切中心到所指定刚架的距离 d_b:框筒中梁的截面高度 d_j:框架到框筒扭转中心的垂直距离 D:核心筒的总尺寸 e:框筒中柱的截面高度
1984年06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2 ] - 裘民川;
<正>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房屋,特别是第一层为柔性层的房屋,在底层产生大变位时,柱子基本上失去了它的承载能力。关于这一点,已经为斯科普里(南斯拉夫,1963)和加拉加斯(委内瑞拉,1967)地震以及发生在其他城市的多次地震震害所证实。所以,在位于地震区的类似形式房屋的实际计算中,必须核定钢筋混凝土柱所能允许的极
1984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 孙文达;
<正> 1.前言长期以来,对于承受弯曲与剪切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破坏机理,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关于配置在腹部的腹筋对抵抗剪切的作用,已由以往的试验证实。并用垂直箍筋与弯起钢筋作为腹部剪切钢筋的做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细直径的箍筋与粗直径的弯起钢筋组合在一起的配筋方法,其屈服点的应力值是不同的,对它们能否在同一截面内共同抵抗斜拉应力是存在着疑问的。而且根据试验得知,在破坏时,作为斜拉钢筋,两者的效果不能说是相等的。此外采用以往的做法时,还有下列缺点:由于梁高的限制,随着受拉纵筋A_s的增加,弯起钢筋变得复杂,梁的抗
1984年06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 ] - 许贤敏;
<正> 美国混凝土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第326委员会于1962年报导了现行美国混凝土学会设计规范中为剪切破坏构件规定的条款的背景,该条款自1963年以来已被广泛采用。美国混凝土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联合组成的第426委员会(下简称第426委员会)于1973年发表了一个类似的技术发展情况报告。布雷斯勒和麦克格雷高(Bresler and MacGregor)也写了一篇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剪切问题的非常有用的论文。计算钢筋混凝土深梁极限抗剪强度的条款,是在美国混凝土学会318-71规范中第一次出现的。这些规定是在德佩瓦和克里斯特(DePaiva and Crist)所报导的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制订的。在美国混凝土
1984年06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 潘代业;
<正> 混凝土空心大板住宅建筑山墙板裂缝是长期来存在的一个普遍而需解决的问题。问题产生的主因乃是温差及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变形。因此,提高大板抗裂能力的方向是:一方面减少温差及收缩的影响,如在山墙外做遮阳的花格墙,在外墙面涂刷反辐射热层,设外廊遮阳等;另一方面提高墙体材料的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如提高混凝土标号,施加预应力钢筋等;与此同时,提高墙板施工质量。为解决混凝土空心大板的裂缝问题,我们在南宁市构件厂、市建一公司的配合下,做了西山墙板抗裂性能对比试验。一、试验概述 (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西山墙板共6块,墙板宽4.2米和3.0米各3块,高均为2.8米,混凝土标号
1984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正>~~
1984年06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