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光仪;吴佩刚;应宏善;
<正> 前言本文依据三批共25根承受集中荷载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抗剪试验,并收集到国内外237根连续梁、约束梁的试验数据,论述了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的抗剪公式用于计算连续梁、约束梁偏于不安全。文中提出了计算连续梁、约束梁的抗剪强度公式。规范
1985年04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56 ] -
<正>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局: (85)城科便字第739号函收到。鉴于"砼"字己收入通用字(词)典,并收入国家标准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故同意你局的处理意见,在"混凝土结构"条目中,"混凝土"后括
1985年04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 焦彬如;舒士霖;吴美淮;周茂新;
<正> 一、前言 "双钢筋"是二根相距3厘米左右的纵筋并焊有一定间距短横筋的梯格式钢筋。配置这种双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由于横筋的作用,可以在较高的纵筋应力水平下有效地抑制裂缝宽度的发展,因而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非预应力钢筋的强度等级,同时还能改善构件在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所以,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应用与发展,在我国是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意义的。近几年来,由于双钢筋机的研制成功,双钢筋混凝土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大数量的推广应用,至今
1985年04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2 ] -
<正>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自从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推荐"混凝土"与"砼"并用以来,迄今已三十年。在此期间,混凝土工程专业在一般书写、打印与制图文件中"砼"字已广泛采用,且各类辞书、字典中也已将"砼"字纳入。早在1956年1月建筑工业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建筑法规》也已采用"硁"字进行排印出版。之后,由于接到你会来函认为是"复音字"未同意
1985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8 ] - 黄存汉;
<正>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已正式批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亦准备将"砼"字明确列入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之中,这样"砼"字已取得与"混凝土"一词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是我国土木工程基本术语中的一项革新。据笔者所知,并经兵器工业部第五设计研究院何诚志高级工程师证实:"砼"字是由我国已故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2年前后创造的。回忆蔡教授当时的讲话,再加上笔者粗浅的体会,概括起来,"砼"字约有下列三方面的意
1985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8 ] - 赵国藩;
<正> 一、前言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受弯构件刚度公式,是对苏联穆拉谢夫-涅米洛夫斯基理论体系的改进和发展,公式中的参数
1985年04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1 ] <正> 建设部科技局、建筑局、设计局于6月17日~6月23日在烟台市召开了建筑技术政策论证会。建设部有关局的局长,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七十余人出席了会议。经过会议反复讨论和修改,完成了《建筑技术政策要点》《总政策》的第三稿。会议还讨论修改了七个专业技术政策的初稿,即《建筑产品技术政策要点》(建筑产品指建筑物或建筑群),《建筑施工技术政策要点》,《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政策要点》《建筑设备技术政策要点》《建筑标准化技术政策要点》、《建筑科学技术管理政策要
1985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丁大钧;袁必果;
<正> 一、一些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研究小组提出了偏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的新建议,对规范(TJl0—74)中规定的方法作了很大改进,其中偏离压力一边的钢筋A_o的应力由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1985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祁学仁;刘翠兰;
<正>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先后对钢筋混凝土约束梁、连续梁的抗剪强度进行了不少试验研究,这些研究都为修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85)提供了依据,但国内外对钢筋轻骨料混凝土连续梁与约束梁的抗剪性能还未有过系统的研究,又鉴于不久后修订《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82)的需要,我们在1983年~1984年期间对配筋陶粒混凝土连续梁的抗剪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对矩形截面配筋陶粒混凝土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做一些介绍,并根据试验
1985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 ] - 李镇强;
<正> 折板屋盖是板架合一屋盖的一种形式,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中都有应用。按施工方法折板可区分为现浇和预制两大类。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折板。《V形折板屋盖设计施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折板,为折迭式预制拼装的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在建筑屋盖中采用V形折板,可以减少构件种类,加快施工进度。就位之后形成空间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好。制做和运输均成平面状态,简化施工,节省材料,是一种比
1985年04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1 ] - 董石麟;樊晓红;
<正> 四、上弦内力计算网架的上弦内力,可以通过分析上弦平面桁架求得。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高次超静定结构,由平面桁架位移法来计算比较方便。如果没有单独作用的水平外荷载的话,作用在这个平面桁架上的力系,仅是由上节求得的斜杆内力的水平分力,而这些水平分力可由下弦内力N表示,最终还是由上、下弦节点的竖向荷载P_a、P_b表示。平面桁架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式为K_uU=P (15)式中K_u为平面刚度矩阵,它根据上弦杆的单元刚度按照一定的法则叠加而成。U、P为平面桁架的节点位移列阵和荷载列阵:
1985年04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 ] - 刘开国;
<正> 我们在武钢外国技术人员招待所工程设计中,首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伞状折板结构(图1),作为文娱活动室的屋盖。建成后,效果良好,不仅建筑造型新颖美观,在使用上没有旋转薄壳的声响和热工问题,而且构造简单,结构轻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现将该结构设计作一简介。一、计算因本结构跨度不大,可采用近似计算方法,即取两片对称的扇形V板按三铰拱进行
1985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4 ] - 膝福崇;周壬壬;
<正> 由大成建设股分公司开发的新的"高刚性基础法",作为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大型、重要构筑物的基础施工法替代了以往一贯采用的打桩法和沉箱法。在东亚燃料工业股分公司和歌山工厂的初岛管道桥基础工程中实用而取得成功。开发背景最近,随着选择场地的困难和填土造地的促进等,在软土地基上也开始建造起大型构筑物了,作为基础的支承层有加深的倾向(地表以下50~60米深的例子也不少)。此外,由于新抗震设
1985年04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