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敏;赵锡宏;董建国;
目前基础整体弯曲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采用条带法按粱或弹性地基梁理论处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不甚合理,应用上也不方便。本文基于桩筏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给出一种新的桩筏基础整体弯曲的计算方法,该法由于系直接查图表曲线,因而十分利于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
1991年05期 2-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42 ] - 叶肇恺;
江、浙、沪沿海一带常遇表层为杂填土、软士、旧河道等。其下即为呈硬塑的暗黄绿色亚粘土,且埋深较浅,是钢筋砼短桩的良好持力层。但要较正确地确定其短桩承载力的试验及计算资料尚少。本文介绍的短桩试验情况及提出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1991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 陈国平;
<正> 为了适应体育训练:比赛和群众游泳活动的需要,无锡县新建了一座室内游泳馆。游泳大厅的尺寸为19m×31.5m,建筑面积1150m~2,内设15m×25m 游泳池。该游泳馆位于无锡县体育馆东端,建成后与体育馆连成一体,形成无锡县室内体育中心。鉴于游泳池排水,游泳大厅的保温、隔热、滴水等问题,以及建筑造型与体育馆的协调和经济问
1991年05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 张珍珠;朱瑞南;
为防止桩基在饱和土压桩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办法。
1991年05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8 ] - 侯善民;
紧靠现有建筑物开挖深基坑,需采取某种基坑维护措施。本文介绍一项利用基础桩作支护基坑挡土桩的工程实例。
1991年05期 10-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刘鸿江;
<正> 在一些分布有较厚第四纪软弱沉积土、基本烈度≥8度的地区,中高层建筑物一般难以采用造价低的天然浅基,而深层地基处理技术往往受到环境或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采用,因此采用桩基比较普遍。但桩基的造价较高,在一些软弱土层较厚的地区,桩基造价约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25~35%以上,因此探讨理合的设计方法,设法降低桩基造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8度抗震设防的一般中高层建筑物,水平
1991年05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 阎善章;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在山区冲洪积地层上应用现场冲孔大直径灌注桩处理地基的经验。通过试桩、设计及桩的质量检测,对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因地制宜的布桩原则以及对成桩质量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991年05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 ] - 汪德果;吴欣;
本文通过大直径挖孔灌注摩擦桩在云南个旧地区近40万 m~2建筑物中的应用实践总结,及代表性工程实例按规程(JGJ4-80,以下简称"规程")进行的验算分析资料,对大直径挖孔灌注摩擦桩中的钢筋配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与不同类型的结构物的构造连接作法。
1991年05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 陈家史;
本文介绍在设计中对广东沿海地区的一些工业厂房采用小直径灌注桩的具体做法,主要内容有设计现场的地质条件分析,桩的类型选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和桩的试验等。近年来我们在试用桩的动测新技术"水电效应法"方面得到一些效益,愿与同行者共同探索。
1991年05期 23-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杨永新;
<正> 一、前言工程实践证明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是显著的。关于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一般原理,杨铭同志的文章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只作简单说明,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是利用生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以及CaOH_2与土中氧化物产生化学反应等作用来改变软土的工程特性,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杨铭同志对确定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地基
1991年05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 陈华表;
<正> 本程序用于 PC—1500机,按迭代法原理进行编程。适用于等高、等截面、多跨、多层框架,节点均为刚结。梁及柱上荷载为均布载,可根据计算需要单独考虑垂直荷载或风荷载,或垂直荷载和风荷载的组合。计算时只需将梁柱及节点按规定进行编号并输入相应的荷载值、梁及柱的断面尺寸、梁的跨度、柱的高度,即可算得梁及柱的杆端弯矩值。本程序按 PC—1500机的 BASIC 语言编排,
1991年05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1 ] - 方继丹;
<正> 《建筑结构》1990年第2期刊登的杨铭同志的《生石灰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方法》(以下简称"杨文"),分析了生石灰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并给出了挤密半径与改良孔隙比之间的关系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对生石灰挤密桩的设计方法,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笔者认为"杨文"尚有一些模糊、错误和不足的地
1991年05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 ] - 管自立;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折板基础的应用与设计,并着重论述软弱地基上的纵向折板基础。同时对本刊1989年第5期"折板基础在软土地基上的应用"一文提出一些异议,供商榷。
1991年05期 33-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吴鼎;
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对楼房式粮库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摸索出一些经验。本文主要介绍楼房式粮库的设计技术措施和使用效果,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1991年05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 ] - 蓝倜恩;钱若军;
本文分析了新疆乌恰影剧院网架屋盖受地震损害的情况。基于工程在地震发生时的实际荷载及支承条件,提出了三个验算方案,采用了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了动力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指出了该网架结构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地震区网架结构的设计、计算提出了建议。
1991年05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153 ] - 钱义良;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于1991年全面在全国有关设计、施工等单位使用。本刊在1990年曾请该规范主编钱义良同志撰文介绍了该规范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阐明规范的背景、中心内容和应用注意事项,本刊将以"若干问题"的问答形式,连续刊载读者关心的事项。同时欢迎大家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寄我刊编辑部,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弄清疑点,正确使用规范。
1991年05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王允锷;
<正> 长期以来,在一些著作中,在一些建筑结构资料中,在一些国家标准图或地方通用图中,对用钢筋砼制成的雨篷的"篷"字存在着不同的写法,有的写成"雨蓬",有的写成"雨篷",有的写成"雨棚"。如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附录一《常用构件代号》表格中,序号36写成"雨蓬"。又如最近出版发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手册》——(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手册编制委员会编著)的第9页常用构件代号表1.3.1中写成"雨棚"。在一些建筑专业或结构专业的标准图中有的写成"雨篷"。到底应以哪种写法为正确,我
1991年05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1 ] - 赵西安;
<正> 一、结构体系的选择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包括筒中筒、框架-简体和成束筒等)。全装配式大板结构目前在住宅中已达16层,将来还有可能层数更多。但是装配式大板结构在设计中有许多专门问题,另由相应的规程加以规定,未包括在本规程中。近年来,一些新颖的结构体系(如巨型框架结构等)已经在国内应用;也还有一些结构体系(如
1991年05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0 ] - 林春哲;
<正> 对于 T 形截面受弯承载能力的计算,与矩形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相似,这里的 T形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是指受压区在 T形截面的翼缘。一般说来,T 形截面受弯构件,应采用单筋形式,采用双筋截面是不经济的,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采用:1.粱承受的弯矩较大,而截面尺寸受到限制,砼强度等级又不能提高,以致采用单筋截面又不符合 x≤ξ_bh_0的要求。2.在抗震设计中,要求纵向受压钢筋和
1991年05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 裴智;郝鲁民;翟莹;
<正> 桩基承台的选型,内力计算与配筋历来是我们设计人员常遇到的工程问题。设计中必须预估桩数、预定承台型式和尺寸,然后验算承台剪切、冲切、按弯矩配筋。过程较长有时还会因估计不足重复计算返工或造成浪费,直接影响设计工效、计算质量和工程造价。为此,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一室1988年编制了"桩基础承台选型与配筋电算程序",并经山东省勘察设计计算机技术开发中心校审,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用至今。在1990年山东土木工程第三期上已详细刊登了该程序说明与源程序。原先该程序编制依据是老规范,现已积极按新规范调整修改。该程序特点如下
1991年05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