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本文是作者在林同炎国际工程顾问公司工作期间先后做过的两座多层大跨度车库设计,曾刊载于《预应力技术简讯》(1991.6),本刊发表时稍作删节。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为解决越来越多的车辆临时停放问题而正在兴建多层停车库,本文可供设计部门参考。
本文为一起不满足"墙梁"条件,从而在设计上忽略了两种材料组合受力特性的工程事故分析,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正> 7.如何计算无筋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为进一步了解砌体结构可靠度的目前水平和影响可靠度的各种因素和关系,下面简述新规范可靠指标β的确定过程。如前所述,可靠指标β可用下式计算:β=(μ_R-μ_s)/(?)即如果求得抗力 R 和荷载效应 S 的均值和标准差,β很容易求得。我们设荷载效应 S 的均值和标准差为已知值,其中可变荷载与恒载的比值可以假设几个组进行运算(比值为0.1,0.2,0.5等)。统计参数见表7.1。
<正> 五、偏心支撑钢框架偏心支撑框架的构成是将单斜杆支撑和人字形(V 形)支撑故意形成偏心 e,从而在称之为连梁或剪力连杆的短梁中产生弯矩和剪力(图3)。利用这种连梁的延性可以使整个框架在抗震中有可靠的延性。
本文对底、顶层具有大空间的剪力墙和框-剪结构考虑楼板的变形建立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微分方程组,用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求解其位移和内力。
本文针对《砼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中,关于圆形截面钢筋砼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简化的实用解算式,它对有关内容的教学及工程设计均有实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最近几年来实际工程中出现的中高层砌体建筑型式之一——组合墙结构房屋的动力特性,详细地描述了现场试验情况和建筑物概况。根据随机信号数据处理理论,给出了各个建筑物的实测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并对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计算和结构抗震能力设计提出了建议。
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对砼叠合板和连续组合粱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叠合板组合楼层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预制叠合板组合楼层的技术经济效果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分析了预应力砼框架节点的受力特点,通过8个节点试验和5榀框架试验,考察了预应力节点的抗震性能,证实了对节点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节点受剪承载力。提出了设计建议。
<正> 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第4.1.19条规定,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砼偏心受压构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正> 一、计算的一般原则(一)计算的基本假定目前,国内规范的体系是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在截面设计时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在风力作用下,高层建筑应处于弹性状态,构件应不开裂,在地震作用下,设计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能遇到的小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应有显著的开裂和损坏,结构基本上维持弹性状态,按弹性方法计算其内力与位移。根据上述情况,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采用弹性计算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允许局部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质,对弹性计算结果进行某些
<正> 一、前言一般来说,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所谓"裂缝控制"就是通过设计计算和适当的技术措施,对裂缝的预测、预防和处理工作,控制建筑物使其不产生有害裂缝。例如,对于严重侵蚀,有防渗要求的建筑物,砼最大裂缝宽度应小于0.1mm。
<正>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于1991年11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怀柔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部分
<正>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第五届全国折板结构与建筑学术交流会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广东珠海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52个单位的75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为会议提供了近30篇论文。18位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发言。大会还特邀中国科学咨询中心预应力专家组组长杜拱辰总工程师对预应力砼结构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黄成若高级工程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