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 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柱底截面弯矩增强系数合理取值的讨论

    韦锋,杨红,白绍良,王珍

    以我国 8度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2 g)二级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选取底层柱底截面的三档弯矩增强系数与上部各层柱端抗弯能力的两档增强措施相组合 ,设计出 6榀典型平面框架 ;再以采用单分量模型和改进武田滞回模型的杆系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 AFJD对这些框架依次进行了相当于罕遇地震水准的 4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初步表明 ,要使结构全面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增强系数的取值应与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相匹配 ;修订后规范 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上部各层柱的增强措施与修订前相比虽已有提高 ,但提高幅度尚嫌不足 ;底层柱底增强系数也宜在修订后规范取值 1 2 5的基础上适度提高

    2003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12 ]
  •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锚固

    徐有邻,王晓锋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锚固机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新修订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 )中锚固长度及修正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并介绍了新增的钢筋机械锚固的有关内容。

    2003年05期 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31 ] |[下载次数:866 ]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房贞政,陈勇,郑则群

    进行了两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 (一个中节点、一个边节点 )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研究。通过对两个试件的荷载 位移滞回曲线的分析 ,研究了节点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基于两节点试件试验的结果 ,分析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

    2003年05期 10-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37 ]
  • 预应力转换层桁架大梁受柱抗侧刚度影响分析

    熊学玉,蔡跃,黄鼎业,王燕华

    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受柱抗侧移刚度的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有效预应力有较大削减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承载力降低 ,合理的设计必须考虑柱侧向刚度的影响。给出了考虑该影响的正截面抗弯设计和抗裂验算的设计建议

    2003年05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133 ]
  • 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林涛,黄承逵

    通过 2 5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 ,研究了钢纤维和高强混凝土对受弯构件初裂强度、极限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给出了钢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2003年05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54 ] |[下载次数:429 ]
  •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桩基厚承台空间拉杆拱传力模型的建立

    谷倩,彭波,彭少民,李继祥

    基于 9个三桩承台和 1 5个四桩承台的模型试验 ,详细分析了承台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 ,以及钢纤维混凝土 (SFRC)用于桩基承台的优越性 ;通过对SFRC桩基承台模型进行全过程材料非线性计算 ,分析承台的裂缝扩展情况、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机理。综合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 ,提出了桩基厚承台的空间拉杆拱或软化桁架传力模型 ,为《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修订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依据

    2003年05期 20-2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173 ]
  • 极端干燥地区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计算

    卫军,赵红京

    基于时间效应分析的方法 ,考虑收缩徐变对长期变形的影响 ,建立了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的变形和挠度计算公式。据此得到的曲率、挠度值与极端干燥地区的试验资料吻合良好

    2003年05期 25-2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1 ]
  • 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地震碰撞问题研究

    邹宏德,蓝宗建,梁书亭,戴航

    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主次框架发生碰撞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间隙单元动力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主次框架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部位设置缓冲弹簧装置以减小结构地震碰撞的影响是必要的 ;间隙单元动力参数对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满足缓冲弹簧装置行程限值的条件下 ,应选择刚度较小的缓冲弹簧装置

    2003年05期 27-3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37 ]
  • 考虑扭转耦联的大底盘非对称多塔楼建筑振动分析的振型数选取

    张昊

    结合工程计算实例 ,指出非对称高层建筑存在着平移和扭转振动 ,应采用CQC法进行振型组合。大底盘上非对称多塔楼在振动中存在相对独立性 ,当塔楼之间的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差较大时 ,振型与对称多塔楼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别 ,对每栋塔楼均应选取足够的振型数 ,并提出了一种选取适当振型数的判定方法。

    2003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198 ]
  • 用模糊分析决策理论优选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

    宋玉普,秦力,刘士彬

    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优选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通过简要介绍中高层住宅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优缺点 ,给出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优选影响因素关系图 ,并提出如何利用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分配系数和评价矩阵 ,最后以具体实例阐述优化选择中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全过程。方法可供关注工程决策的读者参考

    2003年05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2 ]
  • 框-剪结构剪力墙中断和楼层刚度比

    王全凤,张波,罗漪

    基于剪力墙高度不同对框 剪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以及不是对所有的框 剪结构都需要把其剪力墙延伸至整个结构高度的结论 ,作者采用杆系 层间模型对剪力墙高度不同的、剪力墙刚度中断的框 剪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得出了剪力墙可在框 剪结构反弯点以上截断的观点。同时 ,确定了该模型结构的转换层处楼层刚度比 ,并以此作为衡量转换层是否需要加强的具体技术指标

    2003年05期 39-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引用频次:31 ] |[下载次数:292 ]
  • 变截面高层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系数

    刘开国

    2003年05期 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203 ]
  • 软土地基桩筏基础弹簧刚度的探讨

    陈国杰,付赣清

    通过对软土地基桩土挤压变形的分析 ,导出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压缩变形公式 ,式中的参数由软土打入单桩试验Q s曲线确定。该公式能明确描述桩的三个工作阶段 ,同时得出了桩土弹性工作阶段的桩弹簧刚度k的理论公式 ;用于桩筏基础设计 ,可适当选择桩长 ,充分考虑地基土承载力 ,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05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7 ]
  • 永久性土层锚杆设计的安全系数和试验荷载

    郭玉荣,邹银生,王贻荪

    对比《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 2 0— 99)和《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 5 8— 97)中有关锚杆的设计规定 ,探讨了土层锚杆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和试验荷载问题。结合《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 2 :90 )提出了采用建设部规程JGJ1 2 0— 99设计永久性土层锚杆时的安全系数和试验荷载取值。

    2003年05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36 ]
  • 土钉支护结构实用计算方法

    彭明祥,何正勇,杨晓弘

    研究了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土钉支护结构进行内部和外部整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给出了相关的算式 ,该法已编制成计算机设计软件 ,并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文末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2003年05期 49-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91 ]
  • 锚杆静压桩在新建工程中的应用

    赵国选

    在城区建造多层框架房屋 ,当打桩噪音对环境有较大影响而不允许施工时 ,可采用锚杆静压桩和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的桩土共同工作方案。实践证明 ,采用该方案建筑物沉降均匀 ,节省桩 3 3 %。

    2003年05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8 ]
  • 玻璃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欧阳煜,黄奕辉,钱在兹

    进行了 6个玻璃纤维 (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GFRP片材加固节点是一个有效的加固方法 ,节点的抗剪强度和延性比加固前有较大的提高。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箍筋、GFRP片材共同作用的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2003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46 ] |[下载次数:223 ]
  • 混杂纤维加固混凝土方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杨建中,熊光晶,岑杰雄,李珏,刘金伟

    进行了素混凝土柱、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玻璃纤维加固混凝土柱和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混杂加固混凝土柱的对比试验研究 ,以探讨各种柱的工作机理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加固时混杂使用两种纤维 ,可使两种材料扬长补短 ,有效提高加固效率

    2003年05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255 ]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中的一般构造措施

    苑振芳,刘斌,王欣

    在已有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设计经验基础上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颁布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0 3— 2 0 0 1 )第六章涉及的砌体结构墙、柱的高厚比整体稳定性措施、房屋的防裂抗裂措施的条文背景 ,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或示例 ,供设计人员参考

    2003年05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225 ]
  • 带构造柱与带芯柱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比较分析

    翟希梅,唐岱新

    通过 6片砌块墙片恢复力试验及国内 1 0 0多墙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结出构造柱与芯柱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 ,两端设置构造柱的砌块墙在地震作用下构造柱对墙体承载力与变形的贡献要好于两端为芯柱的情况 ;芯柱设置灵活 ,中部芯柱的抗震作用强于两端芯柱作用。建议采用将构造柱与芯柱结合设置的方案 ,即在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 ,中间设置芯柱 ,该项措施能发挥构造柱与芯柱的各自优势 ,且利于施工 ,将使多层约束配筋砌体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2003年05期 70-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45 ] |[下载次数:36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