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其祥
通过学习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 0 0 1 1— 2 0 0 1 )关于抗震节点设计的条文 ,总结出了在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梁 柱刚性连接节点设计中需掌握的几个要点 ,包括 :连接设计的正确方法、为确保梁端塑性铰的形成需采取的构造措施等 ,对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节点设计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2003年09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43 ] |[下载次数:756 ] - 李永梅,孙国富
在桩 土 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中 ,二阶效应及节点板域的剪切变形对于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内力、位移等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制开发的桩 土 平面杆系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程序DIPSFSA不仅可直接求解考虑共同工作后钢框架结构各杆件的内力和位移 ,而且还可以考虑节点剪切变形及轴力引起的二阶效应 ,更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与变形特征 ,便于Ⅲ ,Ⅳ类场地土上钢框架的实际设计与应用
2003年09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2 ] - 肖从真,徐培福,王翠坤
结合振动台试验现象和震害调查 ,对体型收进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分析和比较 ,研究了体型收进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对体型收进的位置、收进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带有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003年09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47 ] |[下载次数:543 ] - 吴耀辉,娄宇,李爱群,卞朝东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是一种复杂结构体系 ,其抗震设计方法与传统结构体系有较大的不同。综述了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分类、动力分析模型、动力特性以及抗震设计方法 ,进一步分析了多塔结构振型参与系数的物理力学概念 ,探讨了常用结构分析软件对其的适用性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003年09期 16-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87 ] |[下载次数:747 ] - 季征宇,施永昌,田炜,黄磊
通过对一个宽肢异形柱工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系统地分析了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强调了具体应用时需注意的工程计算模型及其计算参数的确定几个问题 ,对结构屈服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的规范 ,对弹塑性静力分析中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003年09期 20-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108 ] - 黄东升,彭飞,程文瀼
研究了短肢剪力墙宏观的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 :通过对判别式物理意义的研究 ,指出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强肢弱梁型的剪力墙 ;在理论研究、有限元分析和大量计算的基础上 ,得出了水平荷载下短肢剪力墙的整体侧移曲线属于弯剪型的结论 ;同时给出了确定整体侧移曲线反弯点位置的方程式和计算图表
2003年09期 24-2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引用频次:70 ] |[下载次数:388 ] - 李杰,刘威
根据异形柱纯框架、异形柱框 桁架和异形柱填充墙框架的低周反复试验结果 ,对比了三种结构形式在承载能力、抗侧刚度以及耗能方面的差异 ,并分析了支撑和填充墙对框架的作用 ,及其作用的变化过程
2003年09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34 ] |[下载次数:205 ] - 杨有根,何放龙
主要介绍了白沙广场高层异形柱框架 剪力墙的结构设计及有关计算的理论 ,重点讨论了基础选型、异形柱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布置与计算。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 ,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整个工程设计的特点、构思和创新情况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2003年09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0 ] - 蒋利学,邓景纹,忻鼎康,贡春成
研究了两跨 3层陶粒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分析了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延性、耗能能力等 ,总结了陶粒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特点。
2003年09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27 ] - 刘一威
针对高层建筑框支柱、转换梁、剪力墙三者中心线偏轴的情况 ,分析了转换层实际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计算困难 ,提出采用“抗偏梁”的结构布置概念和设计方法 ,并着重讨论了对应的近似计算方法。还可以推广到普通框架的梁柱偏轴处理中
2003年09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53 ] - 徐重人
被托换的剪力墙 (或柱 )不在转换梁的中轴线上 ,这时的转换梁就是偏心转换梁。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LGOR中的三维块体线弹性单元 ,对三种类型的偏心转换梁分别进行实例分析 ;并将ALGOR的应力结果积分为内力 (扭矩、轴力、剪力和弯矩 ) ,绘制成内力图。通过分析偏心转换梁的内力 ,得出了一些转换梁的特点 ,包括偏心转换梁的扭矩变化规律、轴力对转换梁的影响等
2003年09期 40-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61 ] - 蒲红克,杨菊生
对考虑施工荷载作用设有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仿真分析 ,计算结构模型采用空间形式 ,并与不考虑施工过程的传统整体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所得结论可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提供借鉴。
2003年09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4 ] - 张玉良,汪洋,张铜生
介绍了隔震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HBTA2 0的编制原理及功能 ,通过与实验室模型试验及ETABS程序计算结果的对比 ,证明用HBTA2 0程序进行动力分析的可靠性。该程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2003年09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6 ] - 王志远,魏琏,蓝宗建
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中梁与楼板作为直接承担竖向荷载的构件 ,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工作。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 0 0 0 ,对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进行大量计算 ,分析梁与楼板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及影响梁与楼板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中楼板的结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2003年09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62 ] |[下载次数:731 ] - 马宏旺,吕西林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把设计变量 (荷载、材料强度和几何尺寸 )看作随机变量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优化设计。目的是使设计的梁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能保持一致的可靠性 ,同时使设计造价达到最小。文中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计算都基于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
2003年09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7 ] - 狄谨,石清林,邹银生
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 0— 89)的修订课题 ,从荷载效应的角度出发 ,对不平衡弯矩平行于长边时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 ,提出了一种计算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的简化方法。该方法与美国ACI规范公式相比较 ,计算简便 ,且偏于安全
2003年09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8 ] - 钱稼茹,周栋梁,方小丹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柱 混凝土环梁节点的构造和基本受力机理 ,以及 3 7个节点模型、1个足尺节点单调加载试验结果和 1 4个节点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合理设计 ,环梁节点能有效地传递框架梁端的剪力和弯矩 ,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设计。简要介绍了环梁节点的设计方法及其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2003年09期 60-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75 ] |[下载次数:765 ] - 黄庆辉,梁启智
对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脚节点进行了静力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给出了静力荷载下的荷载 变形曲线、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荷载 变形滞回曲线以及关键部位的应变数据。试验证明 ,此类型柱脚节点工作性能可靠 ,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2003年09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17 ] - 杨中元
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受力性能是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应用的最关键问题。针对某电信枢纽中心的工程实践提出了穿心暗牛腿 +环梁的新型节点构造形式 ,对其依据相似原理进行了静载及反复荷载下的节点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节点传力路线明确、合理 ,受力性能较好。根据试验结果改进后的新型节点已用于工程实践。
2003年09期 66-6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71 ] - 顾万黎
介绍了我国新颁布的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1 4— 2 0 0 3 )的修订情况 ,重点介绍了材料、设计计算和构造方面的内容。修订后的规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公路桥、水泥混凝土路面及隧洞衬砌等方面 ,增加了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内容
2003年09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 李明顺2003年09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