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 TUS2002多层及高层空间结构通用设计系统新规范版本已推出

    2003年1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 ]
  • 搭接柱转换结构的试验研究与设计要点

    徐培福,傅学怡,耿娜娜,王翠坤,肖从真

    介绍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特点 ,通过 1∶5结构模型静力试验研究 ,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搭接块、受拉楼盖、搭接块上下柱的裂缝开展情况、预应力施加效果、应力分布、破坏形态及承载能力等 ,并给出了这些部位的设计要点

    2003年1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36 ] |[下载次数:533 ]
  • 福建兴业银行大厦搭接柱转换结构研究应用

    傅学怡,雷康儿,杨想兵,陈朝晖,顾磊,贾建英

    全面介绍了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工程中采用的搭接柱转换结构。通过该工程整体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转换层结构模型试验、整体结构两种楼盖假定计算分析、局部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 ,揭示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优越抗震性能 ,总结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要点。

    2003年1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437 ]
  • 福建兴业银行大厦搭接柱转换结构有限元分析和预应力策略

    顾磊,傅学怡

    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采用了新颖的搭接柱转换结构 ,为了验证搭接柱转换的可靠性和受力性能 ,设计过程中进行了 1∶5的搭接柱破坏试验。用SAP2 0 0 0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 ,并针对工程采用的主动预应力设计施工 ,进行了设计分析研究。

    2003年1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06 ]
  • 云南世界园艺博览园艺术广场动态膜结构顶篷

    宋晓冰 ,李卓

    2003年1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1 ]
  •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姜学诗

    针对多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探讨了 8度地震区多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多层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及墙肢截面厚度、无地下室时多层剪力墙结构底层层高及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设计等。其中有些问题规范未作规定 ,有些问题规范未明确规定

    2003年1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12 ]
  • 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

    赵勇,李云贵,黄鼎业

    在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基本规定的基础上 ,展开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讨论。提出的计算公式是对规范公式的补充 ,特别是对于非主轴坐标下不平衡弯矩在临界截面上产生的最大剪应力的计算方法 ,可应用到任意多边形的临界截面中。该法力学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广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2003年12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48 ]
  • 不规则框架结构按新旧规范设计的对比分析

    杨溥,梁莉军,黄宗明

    按 2 0 0 2新规范和 89旧规范对两栋不规则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进行了对比设计 ,比较了按新、旧规范设计的构件配筋的差异 ,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2003年1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6 ]
  • 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空间非线性分析模型

    王耀伟

    通过对平面垂直杆剪力墙单元模型的修正 ,推导了空间垂直杆剪力墙单元的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墙体平面内的非线性变形特征 ,适用于结构的空间地震反应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2003年1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27 ]
  • 钢筋混凝土偏心节点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王静峰,柳炳康

    通过九榀钢筋混凝土梁柱偏心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梁柱偏心和梁端水平加腋对节点核芯区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中观测和记录了试件的初裂荷载和裂缝的开展与分布 ,提出了偏心节点抗裂度计算的建议公式和改善偏心节点抗裂性能的一些建议

    2003年12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9 ]
  • 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矩形截面直接设计方法

    卢伟煌

    基于破坏曲面的等轴力相关曲线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矩形截面直接设计方法。有限元分析和数学回归表明等轴力相关曲线方程可靠 ,根据该方程 ,可把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矩形截面配筋设计转化为单向偏心受压矩形截面配筋设计。从算例中可看出 ,方法简单、实用、可靠 ,可供设计时参考。

    2003年1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58 ]
  • 分体柱隔板材料选择与优化的试验研究

    郝永昶,李忠献,袁文章,胡庆昌,徐云扉

    对几种不同隔板材料填缝的分体柱以及空缝的分体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进行了比较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用石膏板填缝的分体柱抗震性能和延性最佳 ,用纤维板、石棉板填缝的分体柱抗震性能和延性也能达到理想效果 ,说明分体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种隔板材料。

    2003年1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69 ]
  •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综合检测

    李国强,陈素文,楼国彪

    为了更准确、可靠地评价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实际状态 ,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检测技术 ,包括静态检测、环境激振检测以及局部激振检测等。为此 ,提出了基于互补互验思想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综合检测方法。并用一榀 1 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说明如何运用综合检测方法

    2003年12期 43-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4 ]
  •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舒宣武,韦宏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四楼单个展厅楼面的连续结构平面尺寸达 86m× 1 5 6m ,支承该楼面的最大柱网尺寸为 3 0m× 3 0m ,楼面活荷载为 1 5kN/m2 。详细介绍了该楼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03年12期 46-4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0 ]
  • 后张预应力砌体柱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王艳晗,张伟涛,范进,吕志涛

    进行了 40根预应力砌体柱的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对砌体柱施加预应力 ,尤其在大偏心情况下 ,能够大大改善其受力性能 ,提高抗压承载力 ,扩大其使用范围。分析了影响后张预应力砌体柱受压承载力的各主要因素 ,研究了施加预应力后砌体柱受压破坏形态的改变 ,并探讨了预应力损失和加载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应力的变化

    2003年1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9 ]
  • 无筋砖墙的受剪性能分析

    刘桂秋,施楚贤,周万能,刘一彪

    利用ALGORFEA计算程序 ,分析了竖向压应力和水平力共同作用下无筋砖墙的应力。基于文中提出的平面受力砌体的破坏准则 ,对墙体裂缝分布进行了描述 ,并提出了不同高宽比砖墙的水平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最后建立了墙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可供砌体结构设计和研究参考

    2003年1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423 ]
  • 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2003年1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 铅芯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的试验研究

    王威,王社良,苏三庆

    以山东邹县火电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厂房纵向框架 抗震支撑原型结构为依据 ,以铅芯消能器试验研究为基础 ,首先在钢支撑杆上增设铅芯消能器 ,把原型结构模拟为一个 3层 3跨的平面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 ,然后对模型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作了简要的理论分析。

    2003年12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9 ]
  •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子结构控制系统

    李青宁,熊伟,梁兴文

    根据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自感、自适应的特性 ,通过对土木工程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子结构控制系统模型 ,并建立了一套智能控制过程 ,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2003年1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7 ]
  • 喷射纤维加劲聚合物(S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试验与实桥应用

    周履

    综述了纤维加劲聚合物 (FRP)的优点 ,指出了FRP的设计与其所组成的材料、外形和制造方法的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克服价格昂贵的缺点 ,目前的趋势是发挥这种复合材料在强度、重量、耐久性、施工简便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使它在结构修复与加固工程中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列举了各种纤维和树脂的性质与价格。介绍了最近由加拿大首先发展 ,应用于混凝土桥梁加固中的喷射FRP技术的试验与实桥应用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这种新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2003年12期 69-7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27 ]
  • 《建筑结构》第33卷(2003年)总目录

    2003年12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