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明,石永久,王元清,罗忆,徐慷
国家大剧院的屋面系统包括结构层、防水层和装饰层。防水屋面板采用铝镁锰合金板 ,装饰层通过连接件固定于屋面板的板肋上。外部荷载主要由屋面板承担 ,进而传递到檩条上。通过试验研究了屋面系统在各种主要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2005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239 ] - 莫世海,胡刚,梁汉吉,刘宏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屋盖结构采用了空间钢网壳与空间桁架结合的结构形式 ,根据建筑造型的要求 ,先后考虑了三种设计方案 ,最终实现了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的完美结合。介绍了展厅屋盖结构形式的变化过程以及实施方案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2005年02期 6-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24 ] - 黄楠楠,赵宏
北京兰华国际大厦是由主楼、副楼、空中连廊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复杂空间体型高层建筑。设计采用了多项技术措施 ,分析了连体模型、空中连廊和超长斜柱的受力性能 ,解决了由建筑方案带来的困难问题 ,使工程设计通过专项审查。
2005年02期 10-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0 ] - 汪宁,王雷
通过石家庄金环钢结构办公楼的设计工作 ,全面地考虑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 0 0 1 1— 2 0 0 1 )第 8章中关于无支撑纯框架的各项要求 ,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和推导过程 ,并且对抗震规范的关键条目进行了探讨 ,供设计人员参考。
2005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6 ] - 唐柏鉴,李亚明,沈之容
结合某工程的转换结构 ,对三种设计方案的内力幅值、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以及转换结构层刚度比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格构式钢骨混凝土结构有较多的优点。重点阐述了钢骨混凝土构件的粘结强度设计、裂缝宽度验算。为保证节点的工作性能 ,采取了梁端加腋和设置节点加强桁架的构造措施 ,并提出了格构式钢骨混凝土节点受剪强度计算公式及转动刚度分析方法。
2005年0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1 ] - 黄坤耀,王益勇,赵富莉,邹金林
对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扩建工程中以组合梁为上弦的钢桁架屋盖进行了分析。主要讨论了组合梁截面的压弯承载力 ,研究了分阶段施工对桁架受力性能的影响、组合梁中剪力连接键的设计和后浇带设置等问题。结果表明 ,以组合梁作为上弦的钢桁架由于合理利用了现浇楼盖 ,有效地提高了桁架的整体刚度和上弦的承载力 ,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5年02期 21-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13 ] - 徐珂,程燕立,王雷
从设计角度分析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介绍异型钢柱住宅项目的设计思路。针对框架结构采用不同阻尼比、基础方案等问题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总结设计中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对设计标准提出不同意见
2005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07 ] - 2005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6 ]
- 吴昶,张崇厚,叶桢翔
通过对一钢结构住宅建筑方案实例的空间分析 ,说明了错列桁架结构体系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特性。并对结构进行了具体设计和经济评价 ,阐述了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优势 ,提出多层住宅错列桁架钢结构体系设计的要点。
2005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01 ] - 魏潮文,陈友泉
详细讨论了混凝土柱上两铰直线拱的静力分析及拱脚相对位移的影响。对于H型截面拱肋 ,提出了拱脚构造做法 ,拱肋截面验算方法以及位移限值 ,并提出了适用范围和相关的其它问题 ,供设计参考。
2005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170 ] - 彭晓彤,顾强,赵永生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 7— 2 0 0 3 )放宽了热轧剖分T型钢压杆腹板高厚比限值 ,促进了剖分T型钢的推广使用。对剖分T型钢压杆腹板局部屈曲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在试验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腹板高厚比限值简化计算公式并对规范公式进行了验证。
2005年02期 34-3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81 ] - 侯娟,叶志明,邹立华
首先利用分解法建立了梁柱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模型 ,然后基于梁板理论给出了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解析公式。公式综合考虑了端板变形、柱翼缘以及螺栓对初始转动刚度的贡献 ,可方便地推广于平端板和外伸加劲端板连接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作了对比 ,吻合较好。同时给出了便于工程设计的简化公式。
2005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444 ] - 朱爱珠,郭耀杰
通过冷弯矩形管中截取的板件和短柱以及相应母材板件试样的冷弯效应试验 ,研究厚壁冷弯型钢冷弯效应对钢材强度的影响。根据板件试样的实测数据 ,分别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我国相关规范建议的公式计算全截面屈服强度 ,并将计算结果与短柱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修改我国现行的冷弯薄壁(厚度≤ 6mm)型钢强度设计规范公式 ,得到冷弯厚壁型钢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建议公式。
2005年02期 40-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301 ] - 刘力英,莫海鸿,曹洪
从悬臂式支护桩的受力特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出发 ,对圆形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支护桩的截面特征、强度和构造措施进行分析 ,推导出单侧配筋公式 ,提出配筋的合理角度以及极限抗弯强度与桩径的关系。通过工程实例 ,证实了悬臂式预应力支护桩既可以节省钢筋用量 ,又可以控制桩顶位移。
2005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84 ] - 罗银禄
近年来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上海市卢湾区共五栋高层建筑住宅工程中成功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说明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提供了较完整的设计、施工、检测等资料 ,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05年0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30 ] - 2005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 ]
- 陈天镭
通过对某岩石地基工程事故的跟踪调查和检测分析 ,指出了盐渍岩土对工程的严重危害性 ,提出了处理和防治岩石地基溶陷的方法。其诊治方案和工程设计建议可被同类工程借鉴。
2005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9 ] - 2005年0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 ]
- 高洪波,姚庆钊,熊瑞生,陈哲,邹银生
利用承台底实测土反力分布和塑性极限分析方法 ,假定钢筋和混凝土均为理想的刚塑性材料 ,导出桩基承台受冲切承载力的上限解 ,计算公式与规范公式相似 ,与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比规范公式好。
2005年02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8 ] - 蔡建,周健
对两组钻孔灌注桩进行二次现场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每组试桩的两次荷载沉降Q s曲线 ,总结出二次加载钻孔灌注桩侧摩阻力、端阻力、承载力和刚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静载荷试验后的钻孔灌注桩 ,在桩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情况下能作为工程桩使用。
2005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2 ] - 袁建标,张弭,王晓冬
对浙江某实验大楼基坑坍滑进行反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土钉墙支挡结构不仅存在内部整体滑移问题 ,而且还存在边坡外部深层整体滑移问题。分析表明 ,土钉墙支挡结构边坡外部深层整体滑移破坏特别易发生于软弱地层中 ,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2005年02期 56-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1 ] - 李永梅,杨庆山,张毅刚
根据索承网壳结构受力特点 ,从适合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双控目标函数满意度法 ,建立索力优化的数学模型 ,采用改进的复形法研究了选定截面情况下的索力优化 ,并附有算例 ,对其结构设计以及工程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该法可供索拱结构、张弦梁结构等空间杂交索结构体系的索力优化借鉴。
2005年02期 58-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56 ] - 马燕红,关富玲,张轶
以台州大学风雨操场屋盖为例 ,简要介绍了在跨度大、支承结构较柔的实际情况下 ,采用面内稳定索辅助脊索、谷索共同承力的张拉膜结构的设计过程。并结合风洞试验结果 ,对三种找形方案 ,即不采用稳定索、采用交叉稳定索、采用斜稳定索的结构形式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5年02期 61-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2 ] - 陈务军,董石麟,吕子政,吴开成
介绍了风雨操场的建筑结构概况 ,重点论述了膜结构的设计 ,体系优化 ,荷载分析 ,稳定分析 ,细部节点设计 ,钢结构、膜结构的制作与安装等 ,并总结了该工程的经验。
2005年02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57 ] - 吴丽丽,王元清,石永久,罗忆,韩维驰,白飞
国家网络中心点支式玻璃建筑采用了鱼腹式自平衡和单层索网两种柔性支承体系 ,使得其设计进一步复杂化 ,除了进行常规的静力设计外 ,还需进行必要的抗震分析。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法 ,阐述了该类复杂柔性支承体系的设计特点。
2005年02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46 ] - 梁宇钒,王元清,马赢,石永久,罗忆,徐慷
玻璃面板的强度设计中 ,带孔玻璃板孔边的破坏应力至今尚没有方便的公式来计算 ,目前设计中孔边应力一般不予计算 ,然而孔边应力恰是强度设计中应力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在试验的基础上 ,通过曲线拟合和插值的方法得到了带孔玻璃板的孔边破坏应力 ,为点支承玻璃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005年02期 72-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06 ] - 裘毅冲,卓新
研究了沉头式点式玻璃幕墙在风荷载和紧固件安装预紧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并讨论了预紧力对孔边应力和玻璃板中心位移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存在最佳安装预紧力。结论对指导工程实践有实用价值。
2005年02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8 ] - 王晓锋,徐有邻,程志军,李晓明
介绍了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SG43 5 1~ 2 )的主要内容、编制特点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供结构设计、施工及构件厂的技术人员参考。
2005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5 ] - 沈金,裘涛,宣基灿2005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5 ]
- 陈荣毅,董石麟2005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