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魁;贾水钟;贾君玉;郭小农;
上海图书馆东馆属于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设计以高大空间为主,结构具有大跨度、大悬挂、大开洞的特点。建筑主要柱网尺寸为16.8m×16.8m,结构四周的大跨外挑区域采用"多层悬挂结构",在屋顶设置双向上翻钢桁架,通过桁架端部的吊柱来传递下方5层悬挂区的荷载。吊柱采用高强钢拉杆,拉杆长度可调节以适应施工误差。设计时需考虑悬挂结构的施工顺序、防连续倒塌、节点构造等问题,针对上述设计难点开展了专项计算分析、试验研究、健康监测等。
2022年01期 v.52;No.56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833 ] - 阳小泉;刘国银;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看台的抗侧力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阶梯形看台板采用预制清水混凝土板。体育馆外围周长达530m,为超长结构。采用SAP2000软件分析了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的简化模拟方法及其对整体结构的受力影响;分析了环形结构内环直径大小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比较了环形结构和长边长度分别等于环形结构周长和直径的矩形结构三者之间的温度应力差别;针对看台超长的特点,对混凝土看台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基础水平刚度等因素。各项分析结果表明,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主要影响斜向看台的环向受力,对斜向看台径向受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温度作用下,环形结构楼板拉应力小于长边长度等于环形结构周长的矩形结构,与长边长度等于环形结构直径的矩形结构比较接近。
2022年01期 v.52;No.565 7-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38 ] - 董越;霍文营;孙海林;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展廊平面呈十字形布置,东西向长507m,南北向长287m,最高点标高为35m。主次方向展廊屋盖矢跨比均为1∶1.6,属高矢跨比拱形。对此屋盖结构进行了方案比选,主要对比了纯拱结构、拱桁架和索拱结构体系。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和建筑效果等多种因素后,本工程屋盖方案最终采用索拱结构体系。区别于传统采用三角形刚性撑杆的索拱结构,本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柔性撑杆的弦撑式索拱结构。分析了结构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结构在设计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和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构件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且钢索索力在风荷载工况下未松弛;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情况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可满足规范要求。
2022年01期 v.52;No.56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4 ] - 宋怀金;刘桥;
江门站站房是由上部空间钢结构和下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空间钢结构包含顶部大悬挑钢网架屋盖和钢筒壳支承屋盖结构,钢筒壳支承屋盖结构空间尺寸大,杆件受力复杂,结构冗余约束度不高。为了得到整体空间钢结构的稳定性能水平和抗连续倒塌能力,对整体空间钢结构进行了屈曲特征值分析、非线性屈曲分析及抗连续性倒塌分析。结果表明,钢筒壳杆件面外计算长度系数小于1.6,整体空间钢结构具有较高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对初始缺陷不敏感;单根关键杆件失效后,结构仍具有一定的抗连续倒塌能力,结构安全可靠。
2022年01期 v.52;No.565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8 ] - 吕尚文;
为了解决城市廊道资源的紧张和公共交通发展需求的矛盾,出现了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的共建型式,即公轨共建的复合型交通模式,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的人民路站为例,研究公轨共建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要点。首先,为降低浅层气体对桩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影响,对遇到局部浅层气体发育的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针对公轨共建一体化车站分别进行了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研究表明构件及整体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针对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快速路桥面体系的选型、超长结构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轨道梁挠度及应力的控制、快速路桥面振动对车站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
2022年01期 v.52;No.565 24-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5 ] - 周治兴;张奎;周禹;李玉峰;蔺佼;景明娟;丁惠勇;
开元寺观音殿是我国典型的重檐庑殿唐式建筑,室内少柱大空间,坡屋面中额枋斗拱相互穿插、形式复杂,建筑造型限制多。采用YJK软件分别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的周期、位移比等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选择整体抗震性能好、截面满足建筑形制要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于本项目坡屋面标高关系复杂且局部开洞较大导致竖向空间不连续,采用YJK软件建立不同层概念的空间模型,进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等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安全、经济。采用YJK及PMSAP软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与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构件及整体性能满足"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同时给出了结构竖向不规则所引起的结构抗震不利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计算分析。对中国传统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局部易开裂及受力不明确位置提出了合理、可靠的解决措施,确保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功能和抗震性能。
2022年01期 v.52;No.56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18 ] - 董越;
冰雪小镇文创商街北区地上部分平面尺寸东西长约300m,南北长约260m。利用8#楼和9#楼之间的连桥设置两道结构缝,将8#楼、9#楼和连桥分成三个独立的单体。主楼部分采用钢框架+树状结构,树状结构分级节点和顶部节点均为铰接节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软件判定结构单元稳定的方法,得到树状结构单元形成稳定体系的判定准则,并以此结论为屋面构件布置的原则,进而建立整体屋面体系。讨论了树状柱单元连接节点刚接连接和铰接连接各自的利弊,并给出相应的选取准则。8#楼、9#楼之间的连桥屋盖为悬索结构,比选了四种悬索结构方案。结果表明,V形桅杆悬索方案背索垂直设置即可平衡承重索索力,本项目连桥屋盖的结构体系最终选用此方案。向桥面外侧倾斜的桅杆柱可与落在桥面上的防风索组成稳定的三角形,从而确保玻璃屋顶在垂直于桥面方向有良好的侧向刚度。
2022年01期 v.52;No.56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4 ] - 李宏胜;薛素铎;吴逸枫;刘人杰;李雄彦;付力;
针对温州某体育馆圆柱面弦支穹顶屋盖结构的索系选型,建立了Levy型索系方案和无环索型索系方案。探讨了两种方案的建筑美感,比较了两种方案的经济指标。采用MIDAS Gen软件建立模型分析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内力、节点位移和上部网壳应力,探讨了两种方案的结构刚度和索力分布特点。采用弧长法进行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探讨了两种方案的静力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基于拆除构件法分析了结构断索后的响应,探讨了两种方案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无环索方案在经济指标方面优于Levy型方案;两种方案的静力破坏模式均为强度破坏,但无环索方案的承载力较大。无环索方案的结构刚度更大、索力较低且每层索力分布均匀,上部网壳应力更小;两种方案在断索后均未发生连续倒塌,Levy型方案在环索局部破断后结构刚度下降较大,索力损失较多,无环索方案发生内力重分布且索力损失不明显,抗连续倒塌性能好于Levy型方案。
2022年01期 v.52;No.565 41-4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80 ] - 李居庆;何艳丽;
为研究拱形气肋结构的模态特征和外部流场附加质量,基于流固耦合势流理论,建立薄膜充气管流固耦合模态有限元模型,以充气管和内充气体共同作用理论模型对薄膜充气管进行干模态分析,并考虑外部空气三者共同作用理论模型对薄膜充气管进行湿模态分析,根据ETFE充气管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验证。对拱形气肋结构进行干模态、湿模态参数分析,考虑拱形气肋结构的跨度、直径、充气内压、矢跨比对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肋跨度和矢跨比的增加,模态频率随之减小;随着气肋直径和充气内压的增加,模态频率随之增加。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到拱形气肋结构前五阶模态附加质量,并提出前五阶模态附加质量的简化公式。
2022年01期 v.52;No.565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42 ] - 孙彦平;孙玉萍;
张弦桁架设计参数较多且相互影响,常伴有较大的几何非线性变形,因此需要精确寻找结构形状及预拉力,以获得结构整体性能的优化结果。在MATLAB平台上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通过命令流调用SAP2000,在对结构优化的同时,实现"找形"及"找力";第一阶段寻找各类构件的截面,发现桁架弦杆截面的改变对整体优化结果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结构整体优化。通过对10组模型优化,发现最优矢高、垂度、桁架上弦截面高度、初始预拉力与跨度呈显著线性上升变化,腹杆间距基本保持不变,而撑杆数目则在6~13范围内变化;通过分析得到各最优设计参数与跨度的方程,发现变化范围越大的参数线性程度越高,说明该方法可用于一般张弦桁架的优化。
2022年01期 v.52;No.565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15 ]
- 吴汉福;付仰强;张松;韩明明;
通过研究不同开洞区域的带50%穿层柱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框架柱地震剪力分担比例的设计调整方法,并进行了调整前后结构弹性及弹塑性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由于楼板开洞形成穿层柱,穿层柱抗侧刚度偏小,按照计算刚度分担的剪力偏小,一旦进入屈服,穿层柱弹塑性开展较快。弹性设计阶段,应通过调整梁柱截面,满足小震作用下设计指标要求,使穿层柱承担的楼层剪力比例不低于40%,宜控制在45%左右,结构的弹塑性性能满足预期要求。按照普通柱与穿层柱的地震剪力分担相当的原则,进行穿层柱的设计地震作用调整,提高了穿层柱的弹塑性承载力,增加了穿层柱在弹塑性阶段的抗侧贡献,改善了普通柱的破坏程度。
2022年01期 v.52;No.56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47 ] - 欧阳蓉;余良刚;曹薇;陈洋洋;徐希;
采用一栋122m高的深圳地铁常用高层住宅楼作为地铁车辆段上盖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试验模型,对其缩尺比例为1/20的结构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介绍了模型制作、相似关系的确定方法,测试了模型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并分析了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小震作用下结构自振频率仅下降3%左右,构件未出现裂缝,模型结构处于弹性阶段;中震作用下,模型无肉眼可见裂缝,结构自振频率下降11%左右,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大震作用下,结构自振频率下降48%~60%,模型结构在4层(转换层上第2层)剪力墙首先出现裂缝,继而其他构件出现裂缝,但模型未发生倒塌,进入了弹塑性阶段,模型结构在各地震水准作用下能够满足规范的抗震性能要求;地震波的频谱特性对大震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影响较大;全部加载完成后模型结构转换梁和底部框支柱完好,全框支层结构抗震性能较好。
2022年01期 v.52;No.565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547 ] - 鲁博宽;龚景海;
为了研究多遇地震下柱面张弦桁架结构多点地震反应规律,采用STCAD软件建立了9个常见尺寸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再导入SAP2000中分别进行多点和一致激励时程分析,考虑了行波效应的影响,选取了合理视波速和不同地震波传播方向。通过对比多点和一致激励时程分析结果,得到了多点激励对柱面张弦桁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多点激励效应随结构尺寸参数、地震波传播方向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点激励对上部桁架的影响很大,对主索和撑杆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上部桁架多点激励效应与结构尺寸参数存在相关性;结构形式的差异性导致地震波传播方向对上部桁架多点激励效应影响很大。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上海地区此类柱面张弦桁架结构考虑多点激励效应后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
2022年01期 v.52;No.565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71 ] - 张广泰;张文梅;王明阳;章金鹏;陆东亮;
为研究老化-荷载耦合作用下废旧叠层轮胎隔震垫(STP)的力学性能,选取废旧的四季胎制作15组规格为180mm×180mm×69mm的6层STP,其中3组为对照组,其余12组STP置于老化温度100℃及荷载5MPa的条件下进行77、154、231、308h的加速老化试验;对试件进行竖向力学性能试验和拟静力试验,分析老化时间对STP的竖向刚度、水平等效刚度、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屈服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影响,并将废旧轮胎隔震体系中STP(无卡槽STP)和新型村镇墙下隔震体系中STP(有卡槽STP)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TP的竖向刚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STP的滞回环面积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有卡槽STP滞回环面积均高于无卡槽STP滞回环面积;有卡槽和无卡槽STP的等效阻尼比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有卡槽STP的水平等效刚度和屈服刚度均高于无卡槽STP,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有卡槽STP的水平等效刚度和屈服刚度均高于初始值,说明老化后的有卡槽STP的力学性能稳定,能明显提高基础的隔震性能。
2022年01期 v.52;No.565 86-9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4 ]
- 芦静夫;樊则森;孙占琦;邱勇;刘鹏;
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框架结构是一类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其预制梁柱铰接,屈曲约束支撑与铰接框架构成水平受力系统,而竖向力由框架柱承担。该体系受力明确,梁柱节点构造简单,现场施工便捷,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该结构体系的某项目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静力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合适的结构刚度,能满足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规范对结构性能指标的要求;屈曲约束支撑作为该结构体系的"保险丝"和"第一道防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下部屈曲约束支撑滞回曲线饱满,耗能作用明显;刚接柱脚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未出现塑性铰,其在部分屈曲约束支撑失效的极端情况下可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补充提供抗侧刚度。提出的节点设计简单,构件生产便捷,现场施工方便,可为同类型工程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52;No.565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937 ] - 耿耀明;刘文燕;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设计制作了1榀带黏滞阻尼器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和普通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对两模型进行了水平正弦激励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两模型的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设置黏滞阻尼器框架的滞回曲线较普通框架饱满,结构的耗能能力及附加阻尼比显著提高,结构的抗剪刚度增加,地震响应显著减小;设置黏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滞回特性与加载位移相关,加载频率变化对两模型的滞回特性影响较小。
2022年01期 v.52;No.565 102-10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9 ] - 吴杨;宋磊;朱兆晴;种迅;方宜成;邵叶;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一种新型的叠合板,为了便于推广使用,介绍了一种设计方法。在施工阶段,叠合板是由钢管桁架和混凝土底板构成的预制底板,按单向板进行设计。在使用阶段,叠合板预应力方向与垂直预应力方向的刚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这种正交异性,提出了简化的设计方法。预应力方向按单向板进行设计,垂直于预应力方向按普通现浇混凝土双向板进行设计。详细介绍了叠合板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计算单元与截面的选取、荷载选取与组合、内力值及预应力的计算、主要的验算内容以及连接构造。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通过理论计算对叠合板施工浇筑阶段和使用阶段进行设计和验算,并采用有限元模拟验算施工脱模阶段。该设计方法趋于保守,但思路明确,便于设计使用。
2022年01期 v.52;No.565 109-11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630 ] - 舒田宇;徐福泉;谢剑;
预制空心板空心率大,板顶混凝土厚度小,无法使用常规界面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叠合加固。对9组混凝土推出试件(共27个试件)进行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研究几种界面处理措施下预制空心板叠合界面的粘结性能,同时研究尼龙锚栓应用于预制空心板叠合加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凿毛并辅以尼龙膨胀锚栓的界面处理措施可以满足叠合界面的规范要求,但是尼龙锚栓单独承受剪切作用时效果不佳。
2022年01期 v.52;No.565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80 ] - 张雪锋;李丕伟;夏晋;甘润立;金伟良;
混凝土结合界面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结合界面直剪性能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设计试验研究了钢筋锈蚀对直剪荷载作用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结合界面的裂缝开展、破坏形态、裂缝宽度-竖向相对滑移关系以及名义剪应力-竖向相对滑移关系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钢筋锈蚀对结合界面剪应力-竖向相对滑移曲线特征参数与特征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的发展对结合界面直剪加载过程中的裂缝发展刚度具有两个阶段影响,在加载初期,随锈蚀率增长,裂缝发展刚度下降;而在加载后期,随锈蚀率增长,裂缝发展刚度上升。钢筋锈蚀会显著降低套筒灌浆混凝土结合界面的极限剪应力和残余剪应力,当钢筋锈蚀率为3.5%和7.5%时,结合界面的极限剪应力分别下降41%和49%,残余剪应力分别下降约35%和59%。
2022年01期 v.52;No.565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96 ]
- 王国安;
探讨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高层建筑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存在的问题。指出基础埋置深度不仅仅与建筑的高度有关,还应与建筑的体型、高宽比、地基土质、风荷载、地震设防烈度等有关;当高层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不满足上述规范的要求时,应验算抗倾覆稳定性和抗滑移稳定性,并采取可靠的抗倾覆和抗滑移措施;当高层建筑基底零应力区范围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时,抗倾覆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最后建议对基础埋置深度不宜作硬性规定,而宜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来具体考虑。
2022年01期 v.52;No.565 127-13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41 ] - 孔凡峰;包筑雄;
对满堂地下车库的纯地下室部分,目前设计中大多采用平板柱帽式筏板基础,采用JCCAD或YJK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软件计算的结果,混规要求"应对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但目前缺少校核手段。针对该问题,从分析筏板地基土变形特征及受力特点入手,推导出由高水位控制筏板内力的近似解析解,并给出由裂缝控制配筋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论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为设计提供一种校核手段。
2022年01期 v.52;No.565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38 ] - 黄大明;黄栩;王坤为;胡大柱;赖世华;
受运输及起吊能力的影响,单幅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长度和重量受到限制。为推广预制地下连续墙的应用,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分节预制、现场拼装连接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案。提出一种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螺栓连接横向接头方案,利用1:1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横向接头的承载力及刚度进行分析,并将提出的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螺栓连接横向接头方案应用于某地铁车站附属基坑工程中。模型试验及工程实践均证明,分节预制地下连续墙螺栓连接横向接头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满足车站附属基坑开挖、回筑及结构使用和防水的要求,效果良好。
2022年01期 v.52;No.565 138-14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51 ]
- 邓蓉;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王娜;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 ] - 谢志远;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2 ] - 梅骏翔;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高凡丁;崔鑫龙;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7 ] - 吴明杰;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1 ] - 黄雪峰;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6 ] - 张军;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 张琼;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 周佳驿;朱晨曦;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 王荔;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7 ] - 储若男;许岩;
<正>随着"两山"理论的持续渗透,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优先级方面,对环境的保护将成为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经济形态较为单—的西北乡村地区来说,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特色经济之—,通过融入西北特色的乡村民宿,实现西北地区传统文化在乡村民宿旅游经济产业中的渗透,在给游客带来不同旅游体验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区域多元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57 ] - 罗卫;
<正>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为建筑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现代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融合特征,新中式文化美学主导下的室内空间设计效果更加多元化,且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艺术上的差异化美学需求。同时,新中式文化美学主导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强调文化元素应用的同时,还要求文化元素组合形态与室内空间结构的适应性等。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式风格室内装饰设计中,基于文化元素的室内艺术空间构造更加复杂。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82 ] - 何俨;
<正>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艺术美学视角下的传统室内装饰设计与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对创新室内装饰元素组合与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家居产品造型在坚持实用性、功能性等前提下,还需要参考室内空间结构的具体形态,以保证家具产品造型设计在室内装饰中的艺术体现效果。在此情况下,丰富的家居产品造型设计能够为室内装饰设计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同时,结合差异化的家居产品造型,能够营造不同的艺术空间,从而保证室内装饰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3 ] - 叶立文;张梅洁;
<正>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室内装饰中对于多元文化意境空间的构建需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室内文化意境,从而给人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在室内装饰中应用书法艺术可以有效提升空间文化艺术效果,并能够更好与室内环境相融合,实现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渗透。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9 ] - 田雪梅;
<正>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在成本、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应用。区别于传统建筑结构特征,装配式混凝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建筑场景,满足多元化的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借助了信息化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降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定程度的解决。
2022年01期 v.52;No.565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7 ] - 刘婷婷;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生活空间的文化意境美学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空间意境美学的典范,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多参考传统园林意境美学的构建手法,在丰富园林景观意境表达效果的基础上,强调多元空间结构的意境组合,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与意境美学理论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的结构形态、景观元素和效果的整体性三个方面。
2022年01期 v.52;No.565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31 ] - 王依然;梁晓慧;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 梁晓慧;陈爱;宋雨晨;莫坤达;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0 ] - 梁晓慧;宋雨晨;莫坤达;王依然;
<正>~~
2022年01期 v.52;No.565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