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专栏

  •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及不同指标对比研究

    周建龙;江晓峰;王璞;高心宇;王志骏;

    自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被纳入相关规范后,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已普遍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但有关大震弹塑性分析阶段的构件抗震性能一直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依据。首先梳理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关于延性变形的不同评价指标,简要说明了其特点和适用性,并对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换算;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数值模拟了典型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不同轴压比和不同配箍率下的单调加载试验与低周反复试验,获得了其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将结果与美国规范ASCE 41-17和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T/CECA 20024—2022)的弦线转角评价指标及其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结合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时的单元划分尺寸及与弦线转角指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基于材料应变指标的评价参数。研究成果可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化评价提供参考。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30 ]
  • 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探讨

    肖从真;李建辉;孙超;魏越;李寅斌;

    随着我国超限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团体标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已颁布实施,对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和抗震设防审查中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总结了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然后重点探讨了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3个重要指标:剪重比、框剪比和中震墙肢拉应力,提出了上述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基于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解决措施;最后,阐述了基于预设屈服模式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新方法。结果表明:长周期高层建筑的剪重比不满足限值时,建议通过修正反应谱的长周期段,验算结构的侧向刚度;对于框剪比限值,建议根据大震下的内力重分布规律对小震设计的框架剪力进行调整;基于预设屈服模式的抗震设计方法可实现对超限结构破坏模式的控制。

    2022年21期 v.52;No.58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49 ]
  • “两水准两阶段”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韩小雷;傅钦昭;季静;杨新刚;

    针对小震计算设计方法与中震计算设计方法展开对比分析,研究两种设计方法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区别。重点论述基于构件的“两水准两阶段”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即“小(或中)震结构弹性计算、构件承载力设计,大震结构弹塑性计算、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的抗震思路和设计方法。实现基于构件层次的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与基于构件试验的混凝土结构经典理论的理念保持一致。通过一栋复杂连体建筑的结构超限设计,重点论述定量评估大震作用下构件正截面变形能力、斜截面承载能力以及构件损坏程度。结果表明,通过大震作用下的构件性能评估,可以发现结构抗震薄弱位置和薄弱构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可实现结构抗震性能的精准优化,保证结构抗震安全。

    2022年21期 v.52;No.585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26 ]
  •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地震动参数与地震动记录选取

    吕大刚;王丛;伊广丽;乔卓琦;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存在不协调,对地震动记录选取和调幅的规定也较笼统。针对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场地条件下二者的回归关系,分析了EPA的两种定义,发现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目标EPA和PGA值相差不大,可直接将EPA目标值作为PGA的目标值,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线性调幅。给出了将抗规设计谱作为目标谱挑选地震动记录的流程,分析了不同调幅方法对选波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选波和调幅建议。分析了三种场地相关谱,给出了目标谱的选择建议,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T/CECA 20024—2022)中的相关条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21期 v.52;No.585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75 ]
  • 混凝土损伤变量及评价标准在抗震性能化设计中的应用

    张谨;龚敏锋;

    在抗震性能化设计中,对结构构件进行性能水准评价是重要内容,现有国内外规范标准主要提供了基于构件变形的评价指标。损伤变量作为损伤力学中表征损伤程度的基本概念,代表材料或构件受损后的性能劣化程度,在基于材料本构的弹塑性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结合现行规范及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标定混凝土损坏等级与损伤变量对应关系的方法,并进一步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基于材料指标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基于材料损伤变量的性能化评价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与现行规范相衔接,符合软件应用习惯,对规范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与评价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2年21期 v.52;No.585 33-4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699 ]
  • 美国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简介

    朱立刚;

    简要介绍美国主要抗震性能化标准发展历程,并以TBI作为主要参考,介绍美国抗震性能化设计流程、两阶段设计方法,两水准性能目标制定、设计参数,并结合ARUP美国部分项目及CTBUH制定的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for tall building所提供的部分案例,对美国抗震性能化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概括总结了中美抗震性能化设计主要差异,以及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未来前景。

    2022年21期 v.52;No.585 42-4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57 ]
  • 建筑结构防地震倒塌性能设计

    陆新征;顾栋炼;赵鹏举;张弛;谢昭波;

    定量评价结构的防地震倒塌性能对于降低地震下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际上,美国等已将结构防地震倒塌性能定量评价纳入到相应的设计指南中。为此,中勘协《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亦将引入防地震倒塌设计,这对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分析方法、倒塌判别准则、倒塌风险评价方法三方面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中防地震倒塌性能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而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即中美规范设计结果对比、单重和双重结构体系对比,详细介绍了防倒塌性能设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2022年21期 v.52;No.585 50-5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39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栏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结构抗震设计

    罗赤宇;区彤;谭坚;戴朋森;张连飞;张艳辉;李文生;林松伟;

    为确保重大建设工程满足地震时正常使用建筑的要求,研究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的抗震性能。通过抗震性能设计,确定花冠状分叉柱大震弹性性能目标,结合超长结构的多点多维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行波效应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并确定相应的加强措施,边柱和角柱的地震力放大系数取1.3,中柱取1.1。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1.5倍设防地震作用下,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300,满足地震时正常使用的抗震性能要求。

    2022年21期 v.52;No.585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77 ]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超长结构分析与设计

    谭坚;区彤;戴朋森;林松伟;罗赤宇;骆杰鑫;刘思为;林全攀;

    研究了温度作用对广州白云国际机杨T3航站楼超长结构的影响,系统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温度作用的计算内容、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其中混凝土结构温度计算采用等效当量温差法和施工仿真分析法,两种方法均考虑了后浇带封闭时间及膨胀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混凝土楼板应力规律吻合较好,施工仿真模型结果比等效温度模型结果略高10%~20%。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措施,包括布设预应力筋等。针对T3航站楼屋盖钢结构超长问题,设计通过优化支座布置、参数,合理地释放温度应力。

    2022年21期 v.52;No.585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355 ]
  • 汕头亚青会场馆项目(一期)主体结构设计

    谭坚;区彤;张艳辉;兰春光;戴朋森;杨新;李文生;林全攀;

    汕头亚青会场馆项目(一期)包括一座2.2万人体育场、一座8 000人体育馆、一座会议中心、一座训练场。该场地为吹填淤泥成形,土体饱和,以流塑状为主,无法满足建筑功能及施工设备行走,并且存在不同沉降、不同承载力、不同建设时序等需求。通过真空预压、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固结效果,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体育场和体育馆均采用了屈曲约束支撑进行减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在小震作用下弹性不屈服,可以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中震作用下屈服,可以发挥耗能减震作用,大震作用下出铰充分,耗能减震效果明显,说明屈曲约束支撑适合在高烈度地区采用。

    2022年21期 v.52;No.585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8 ]
  • 汕头亚青会场馆项目(一期)钢结构关键技术分析

    区彤;张艳辉;谭坚;兰春光;林松伟;

    汕头亚青会场馆项目(一期)位于沿海强风、台风易发的高烈度地区,钢屋盖采用倒三角立体悬臂桁架+拱桁架的结构体系,存在结构跨度大、悬挑大、风振响应、温度效应明显等设计难点。从结构体系、设计条件、力学概念出发,通过传力路径分析、温度作用精细分析、振动分析、防连续倒塌分析等,最终采用柱内预应力拉索、弹簧阻尼支座、调谐质量阻尼器、现场温度监测等措施解决结构振动、温度效应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体系合理,抗震和抗风性能好,结构整体性强。

    2022年21期 v.52;No.585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3 ]
  • 广州空港会展中心复合张弦桁架结构体系选型与分析

    陈进于;区彤;罗赤宇;张佳武;林章尹;张增球;

    广州空港会展中心标准展馆利用结构参数化工具对多种类型展馆结构进行选型对比,综合建筑效果、使用需求和经济指标,首次在展馆内采用复合张弦桁架结构体系。对复合张弦桁架结构进行非线性设计分析、双非线性稳定分析、防连续性倒塌分析和不平衡吊挂荷载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足够安全冗余度。高风压作用下拉索可维持足够的索力并且不松弛,屋面变形可控。相关索节点传力清晰,背锚节点有利于现场张拉施工。下弦拉杆在初始态到全荷载态的全受力过程中拉压变向,下弦杆受力满足不同荷载状态需求。复合张弦桁架结构体系满足多种施工方式选择,张拉施工快捷、方便,地坪、屋盖施工互不干扰。复合张弦桁架结构在沿海高风压地区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和建筑表现力。

    2022年21期 v.52;No.585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4 ]
  • 南海区体育中心结构设计

    廖旭钊;劳智源;罗赤宇;谭和;王俊杰;李恺平;赖鸿立;石开荣;

    南海区体育中心的罩棚平面为鱼钩状,平面尺寸为220m×375m,属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为保证细长罩棚的平面内刚度,结构采用交叉钢桁架。为了解决抗侧需要强约束、消减温度效应需要释放约束的矛盾,内圈三叉柱、外圈V形柱采用弧形布置,在刚性屋盖的协同作用下,共同构成空间抗侧力体系;所有钢柱上下节点均铰接,外圈V形柱为间断式布置,利用高耸柱身的微转动、弱化屋盖边缘的波浪式变形来释放结构温差形变。创造性地采用了多种新型构件:外观为伞状单脚独立铰接而实际利用了空间效应可抵抗水平力的“错位柱”,有较强抗侧能力又可释放扭转约束的“翼柱”,压、拔转动时基本共心的大抗拔力、大抗剪力、低约束力矩的万向球铰支座。

    2022年21期 v.52;No.585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0 ]
  • 广州金融城交通枢纽复杂曲面网壳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张帆;罗赤宇;王金锋;李扬;向前;乐李辉;苏瑜;吴一非;

    广州金融城交通枢纽采用单层复杂曲面钢网壳结构构成独特的外立面造型。由于项目钢网壳为风敏感的大跨度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风环境下的风洞试验考虑周边建筑对主体结构风荷载作用的影响,并采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对各工况下的风荷载作用进行包络计算,以确保主体结构安全。此外,由于钢网壳部分属于大空间建筑,设计时通过火灾场景分析,合理确定了火灾升温曲线进行防火验算,与标准室内升温曲线验算结果相比,该曲线计算所需杆件尺寸大大减小,结构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性,并实现了美观建筑效果。通过细致的结构方案比选,合理地设置支承构件,并结合线性及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最终使得钢网壳具有了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2022年21期 v.52;No.585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1 ]
  • 特殊体型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与研究

    罗赤宇;徐刚;张显裕;林景华;林昭王;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是150~250m超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结构体系,目前在常规矩形平面及规则竖向立面的基础上,出现了较多特殊体型的框架-核心筒结构。通过归纳汇总若干类特殊体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特点,主要从纺锤形立面、曲折外框柱及大退台立面等不规则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体系研究、结构设计重点及抗震性能目标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实际超限项目结构设计,提出特殊体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结构控制性指标及结构加强措施。

    2022年21期 v.52;No.585 111-11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72 ]
  • 佛山城发中心结构设计

    林昭王;林景华;蔡凤维;叶浩;郑仰东;罗赤宇;

    佛山城发中心结构高度为189.0m,塔楼为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的曲折柱大跨度框架-核心简结构。基于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士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塔楼采用设防烈度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分析验证了大跨度外框架的抗侧力性能,根据改进叠加法对钢骨混凝士梁的抗扭承载力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关键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了外凸转折层楼板的抗拉抗裂性能。通过设置暗梁前后的结构模型的对比,验证了双向密肋楼盖不配置暗梁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结构及构件满足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结构体系合理可靠。

    2022年21期 v.52;No.585 120-12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0 ]
  • 多拱联合受力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苏恒强;欧阳秋;李雨盈;何军;何岸;

    新疆哈密市民服务中心采用一种多拱联合受力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由主拱、次拱、水平卧拱、水平桁架、腰桁架及预应力拉梁等组成,其中主拱部分采用非对称拱结构。通过MIDAS Gen软件分别对单主拱、带腰桁架的单主拱、带次拱的双主拱、带次拱及腰桁架的双主拱进行稳定性分析对比,并对三种侧翼抗侧力方案进行力学性能及经济性分析对比,以及对卧拱刚度与结构侧向刚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了整体分析和吊杆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拱联合受力结构体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以及受力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构自平衡、自稳定;在主拱左右两侧采用不同截面的桁架杆件及在轴力较大的拱脚处设置钢管混凝土弦杆的措施可有效提高主拱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水平卧拱可有效抵抗大跨度斜面结构的支座推力、水平风压力和温度应力;吊杆的设置对减小腰桁架的竖向位移和杆件内力有显著作用,并可为腰桁架提供杆件截面优化的空间;在设计中需考虑温度影响。

    2022年21期 v.52;No.585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7 ]
  • 工字形布桩群桩基础在大跨度拱形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苏恒强;陈志海;何军;何岸;

    大跨度拱形建筑结构在拱脚处会产生较大双向水平推力,因此此类建筑结构的群桩基础基桩数量众多。为研究此类基桩数量众多的群桩基础各排基桩的受力特性,结合某大跨度拱形建筑,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地基土及群桩基础模型。通过对不同桩中心间距的矩形布桩群桩基础计算各排基桩受到的桩周土体作用力,得到本项目桩中心间距为桩径的2.5倍是较优解的结论。此外,还得到如下一些可借鉴应用于相似项目的有益结论:基桩数量众多的群桩基础的前两排基桩及外侧基桩(不包含最后一排内部基桩)受到的桩周土体作用力较大,可为群桩基础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并以此提出一种能高效抵抗拱脚水平推力的工字形布桩群桩基础。

    2022年21期 v.52;No.585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94 ]
  • 某学院楼减隔震方案比选与设计

    屈涛;卫文;古静欣;

    某学校学院楼项目结构高度为23.5m,下部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有一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横跨在两端教学区结构上。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摩擦摆支座三种隔震方案,对各方案均进行了相关的隔震支座设计,确定了各方案的支座及阻尼器的力学参数,通过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可使摩擦摆支座在保证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罕遇地震下变形,且耐久性较好。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方案可以达到铅芯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方案的隔震效果,并且能使结构变形不至于过大。

    2022年21期 v.52;No.585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58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连载专栏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钢支撑

    周佳;童根树;李常虹;刘宜丰;张磊;潘宇;

    根据《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人字支撑、交叉支撑以及框架-支撑结构在不同层间侧移角、不同支撑长细比下的抗侧力性能。介绍了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关于受压支撑剩余承载力系数、竖向不平衡力折减系数的确定依据。阐述了框架-支撑结构中框架抗侧承载力不小于25%的原因。最后介绍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关于支撑系统中弱支撑强框架设计理念的实现方法,并对人字支撑系统中横梁的轴力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2022年21期 v.52;No.585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92 ]

  • 建筑工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宋云华;

    <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单位对建筑商务英语愈加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于翻译以及翻译中文化信息等价值类的内容较为重视,部分国内外学者都做过很形象的阐述,将其简化为用自己熟悉的等值的篇章材料去直接替换另外一种言语的文章材料。由此可见,学者对于翻译的理解主要强调在某一种对等的理解重要性。建筑工程的商务英语本身就是一种用语言在内在以及形式上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且完整表述出来的内容,其所包含的并非只是字面上的含义,更涵盖一种深层次的本质。《建筑英语》一书共包括1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划分为讨论、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建筑文化自信的教学构建

    段杰辛;

    <正>“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即将不同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意识引领、政治培养工作相结合,力求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作用的重要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模式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建筑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有关建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社会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当代建筑文化的认可。在新兴教育模式支持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提升,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45 ]
  • BIM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付亮玲;

    <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工期较长,使得进度延误情况时有发生,工程造价也遭受重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显著降低,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这是建筑工程全过程中十分必要且关键的一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精确预算工程造价并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经济价值较大化。参考由邹雪梅、朱溢镕、兰丽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工程BIM造价应用》一书,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10 ]
  • 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单片机与PLC设计实践教学

    何朝峰;石彦辉;

    <正>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主控器单片机与PLC是控制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重点课程,单片机与PLC原理和应用依托于行业的现实需求,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以为行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而课程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728 ]
  • 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分析

    刘源;

    <正>数字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兴艺术形式,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事物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此提升事物本身的艺术性以及审美性。在信息化发展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数字媒体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景观设计中,这有利于建筑设计师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园林景观。《建筑景观设计基础》是由龙燕和王凯共同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从概念、类别、要点、内容、元素、表达等角度入手,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3 ]
  • 生态文明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韩博;

    <正>园林景观是一定范围内经由人为行为形成的兼具观赏性与生态环保价值的重要工程,可在一定范围内供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感受良好生态环境,同时在大范围内多个园林景观又起到调节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园林景观工程便是各地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体现。因此,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由肖晓萍编著、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684 ]
  • 金属建筑材料制造及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黄艳丽;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金属建筑材料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程应用愈发广泛,在运用中也多了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金属材料更加强调工艺、强度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装配式建筑作为典型的绿色建筑,从上世纪起发展至今,到最近十年间才在我国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的重点计划被提及,为了响应低碳和绿色健康发展的国家号召,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将金属材料与装配式建筑结合起来,催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

    2022年21期 v.52;No.585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2 ]
  • 敦煌莫高窟遗址保护探索性实践

    冷维娟;

    <正>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这些具有现代风格建筑物的存在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但是它们无法替代古建筑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性,时至今日,像敦煌莫高窟这类古建筑的存在,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让敦煌莫高窟遗址得以继续传承下去,人们开始使用建筑材料对其外部结构进行加固保护,以此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性,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74 ]
  • 教育政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谢瀑;

    <正>近年来,我国社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该行业,但是现阶段该行业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并不太高,该行业缺乏高精尖人才。为了满足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相应的建筑专业,有效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要时刻关注有关部门所颁发的新教育政策,及时根据新政策走向而调整授课计划,以期能够使教学计划符合建筑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6 ]
  • 建筑中的工匠精神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启发

    王丽娜;

    <正>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再将理论知识作为授课重点内容,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这其中,具代表性的便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教育环节的授课质量,授课者需要适当结合建筑行业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完成教学任务,使求学者在未来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建筑的故事》一书以多个远近闻名的建筑物为研究对象,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80 ]
  • 借助建筑器材在短视频营造画面的空间表现

    王怡文;

    <正>在当下信息流时代,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在借助媒体的力量,提高大众对社会多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度,建筑业也不例外。现阶段,短视频作为引流方式较快的一种宣传方式,逐渐成为建筑业推广营销人员将房产变现的方法之一。工作者将工程队所建造的房屋内部空间布局及构造方式,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继而提高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知程度,增加人们对行业的认可度。在这过程中,为增加内部空间布局的美感,工作者可以适当将建筑器材运用于内部空间装饰过程中,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 ]
  • 建筑动画的视觉元素与艺术表现

    张慧;

    <正>建筑语言中,建筑动画是传神、生动直接的一种,能够跨越国界、语言和行业的限制,直观地表达建筑的精髓所在。建筑动画不仅仅能够作为设计师的表达工具传达建筑设计的理念,还能让客户在动画筑成的建筑虚拟空间中自由穿梭和观看,品味建筑设计的细节和完整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建筑动画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成熟而不断发展,表现形式、技术难度和应用途径都有大范围的提升,然而如今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境,由于房地产行业迅速扩张,与之配套的营销手段之一——建筑动画呈现出了越来越商业化、模式化的趋势,与此同时,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1 ]
  •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吴阿莉;李静娇;

    <正>超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诸多一线城市,由于经济增长,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其中承担着产业集群、人口安置的重要作用,不仅大大缓解了土地的压力,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能够让人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象,但其具体施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一个仔细斟酌,思路科学的设计方案,在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更是如此。高层机电安装结构复杂,

    2022年21期 v.52;No.585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17 ]
  • 乡村视觉审美意识语境下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吴佳璇;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人居环境建设的不断扩展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景观旅游作为景观学科,旅游学科等具有相应的综合性前沿领域,同时也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以及政策的倾斜,通过乡村自身优势的将旅游产业相互整合,形成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旅游景区。通过规划乡村旅游景区,让乡村体现出其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及审美意识,从而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加农村的时效经济,提升农村的发展水平,也起到相应的改善环境以及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主要作用。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95 ]
  • 建筑室内设计的色彩元素应用原理

    杨颂;

    <正>室内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可以创造各种环境气氛,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线以及改善室内的空间感觉。室内色彩之间的搭配与组合也要根据需求者对美的理解。通常三原色是室内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将三原色进行适当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彩,同时色彩化差异也是室内装饰视觉的重要元素,家具以及硬质铺地不同的色彩搭配会让室内呈现不同的色彩美学。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83 ]
  • 现代公共建筑中室内自然景观设计的应用与设计

    高婷;

    <正>室内景观设计依附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存在于它们之中,作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的过渡,协调三者的关系,并且将室外的自然景物与人造景物直接引入建筑或通过借景的方式引入室内而形成对室内庭院设计、室内景观设计的创造性设计。同时室内自然景观的设计会让室内呈现出新的空间美学,也会带来实际的功能。因此室内自然景观是公共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2 ]
  • 基于建筑学理念下的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探索

    王盛瑄;

    <正>在现代的房产营销策略探索中,如何将房产进行有效的售卖普遍成为现代开发商的重点。而回归到房产销售时候,主要在于对于房产背后本质的认识。不能通过一些虚无的概念故事进行编纂进而欺骗消费者,而是从建筑设计的理念下进行出发。从建筑学的维度进行故事的叙事,通过设计打动消费者,也通过设计进行合理的阐述的,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建筑设计带来的美学以及对生活的影响。这是以设计为出发点进行综合阐述的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探索。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492 ]
  • 株洲清水塘废弃物景观化设计

    陈罗辉;郭仟禧;

    <正>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生活的环境。而传统的工业与现代的环境理念相互违背,于是出现许多大量工业废弃物。例如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是原国家重点建设的产业区,也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工业的起步与发展,然而随着结构转型等一系列历史遗留的问题,清水塘也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因此要通过景观设计方式赋能株洲清水塘,通过设计将株洲清水塘从“工业锈带”转换为“生活秀带”。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9 ]
  • 动画元素在建筑室内装饰中的运用

    寇昊;

    <正>在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风格与式样也与不同的需求相互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室内空间。而不同的室内空间也同样具有不同的主题化功能与展示。动画元素现在经常被运用在不同的场所中,在幼儿园空间室内装饰中动画元素运用的比较普遍,通过动画元素与室内家具装饰等相互结合,突出活泼的室内空间主题,同时也将动画元素融入到日常的装饰与视觉图像中。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 环境景观建筑的手绘艺术表达

    黎凤林;郑硕;

    <正>在现代的环境景观建筑空间的表达中,景观侧重于一种动态的流线化,不拘泥传统的形式,构图以及植物的摆放,而是更多的从美以及自然的角度出发去整体建构景观场地。在整体景观空间中同时会将建筑构筑物构成场地设计中的一部分,让构筑物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并且景观的表达方式通常以手绘艺术化进行表达,将自然化的流线形态与手绘等相互结合在一起,成为景观构图的重要手段。

    2022年21期 v.52;No.585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