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大跨空间结构

  •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抗震性能分析

    夏心红;方辉;毛健宇;王四清;董冰;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长400m,宽84m;下部结构采用组合框架结构,屋盖采用曲面空间管桁架结构。屋盖长度超长,且结构两主轴方向刚度差异较大,需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单点及多点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均处于弹性状态,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下部组合框架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框架柱均处于弹性状态;屋盖钢结构主桁架部分上下弦杆出现轻微屈服,部分关键构件轻度损坏,地震后稍加维修即可正常使用,结构抗震性能较好,满足既定性能目标。

    2022年22期 v.52;No.586 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0 ]
  •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钢屋盖抗连续倒塌分析

    方辉;夏心红;

    为了分析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钢屋盖的抗连续倒塌性能,采用了拆除构件法,在MIDAS Gen上建立了屋盖大跨度钢框架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线性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关键构件拆除后剩余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对结构进行连续倒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大厅屋盖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当单根关键构件失效时,剩余结构都能保持安全状态不会发生连续倒塌,双V形钢柱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不会因为单侧结构破坏导致整体柱失效;内部圆柱相较于双V形钢柱对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较大;C1上方横向腹杆、A3上方纵向腹杆和双V形钢柱上方纵向弦杆为结构的薄弱部位,后续的管理中针对这些位置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2022年22期 v.52;No.586 7-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6 ]
  • 复杂高位连体结构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戴军平;王四清;陈丰;刘建文;方辉;龚灵力;叶俊辰;

    某钢框架多塔建筑项目包含三栋钢框架塔楼以及设置于塔楼顶部的钢桁架高位连体天空之厅,最大连体跨度为68.5m。首先通过多方向试算的方法研究在不同的地震动输入角度下支座层及基底层地震反应,得出结构的不利地震作用效应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地震动输入方向上,从而确定了最不利地震方向。然后通过时程分析法,采用MIDAS Gen 2020软件对结构跨度大、刚度偏柔的天空之厅在不同激励组合工况下的舒适度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有限单元法以中震及大震构件内力包络值作为边界条件对关键节点进行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舒适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关键节点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2022年22期 v.52;No.58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3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34 ]
  • 长沙某大跨转换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龚灵力;阳波;李鹏;刘建文;

    长沙某大型综合性办公楼,高56.8m,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间断以及局部夹层、穿层柱等多项不规则,为超限高层结构。其中因建筑功能需求存在33.6m大跨转换钢桁架,是本工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基于项目特点及不规则项,制定了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与加强措施,并对结构总体抗震性能以及大跨转换钢桁架的大震性能、关键节点、振动舒适度做了专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要求,同时大跨转换钢桁架各项性能均表现良好。

    2022年22期 v.52;No.586 16-2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29 ]
  • 某书本雕像结构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卜丹;董冰;王四清;刘建文;白秀峰;方辉;

    湘西边城书本雕像源自沈从文《边城》,采用空间异形钢框架结构体系,由15榀人字形刚架和纵向水平连系梁组成,单榀人字形刚架由内页人字形支撑柱、外页展开方向曲形框架梁、内外页水平连接梁及外页局部落地支撑柱组成,所有杆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采用SAP2000软件对书本结构进行整体受力和变形分析、稳定性分析,对曲面板按拉弯或压弯构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曲面板刚度能有效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及变形能力,结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通过设置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滑动铰支座释放柱底水平推力,解决因柱底拉杆尺寸过大引起的设计和施工难度问题。

    2022年22期 v.52;No.58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7 ]
  • 山西某景观平台结构设计与分析

    杨承超;王四清;刘建文;曹克周;刘殷岑;

    山西景观平台采用带斜索的钢结构平台,悬挑尺度大,自索塔悬挑近50m,采用预应力索,整体结构受力复杂。为了研究其整体受力状态和工作性能,进行了整体结构的静力分析、施工阶段分析、线弹性屈曲分析、抗连续倒塌分析、振动舒适度分析、关键节点的有限元细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参数较为合理,竖向挠度和水平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有钢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整体应力水平较低,满足施工要求;断索后所有钢构件均未产生塑性铰,均处在弹性阶段,安全冗余度高,可满足抗连续倒塌的要求;人致激励作用下的舒适度可满足要求;节点细部分析结果表明,节点等效应力整体水平较低,小于钢材的设计强度。

    2022年22期 v.52;No.586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7 ]

高层结构设计

  • 运达中央广场结构设计

    王四清;杨承超;罗列;彭志伟;方辉;徐畅;

    运达中央广场是大型商业综合体,主塔楼为筒中筒超限高层结构。介绍了标准层的结构布置,对其进行了小震、中震以及大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可以满足性能目标C的要求;对外围框架柱的局部转换桁架节点构造进行了详细阐述,采用大震作用下的内力,对转换桁架节点细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桁架节点可以满足大震作用下的承载力要求;中部裙楼有采用型钢桁架的大跨度重荷载屋盖,对屋盖布置和选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桁架连接节点细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屋盖结构和节点细部连接的选型合理,能满足受力要求。

    2022年22期 v.52;No.586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7 ]
  • 长沙保利国际广场B3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陈宇;王四清;夏心红;朱亮;

    长沙保利国际广场B3塔楼建筑高度235m,采用混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带状桁架结构体系,属于结构不规则的高度超限结构。采用SATWE和ETABS两种软件对塔楼进行弹性分析,并采用PERFORM-3D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针对加强层、核心筒竖向收进、斜柱等重点部位采用了伸臂桁架贯通剪力墙、剪力墙中设置交叉钢筋暗撑、加强楼板构造等加强措施。结果表明,塔楼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和预期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安全可靠。

    2022年22期 v.52;No.586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6 ]
  • 大高宽比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及关键问题研究

    毛健宇;董冰;王四清;方辉;

    某结构高度为303.0m超高层建筑,最大高宽比达9.2,地上66层,地下6层,采用框架-核心筒+加强层的结构体系,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环带桁架作为抗侧力体系。该建筑简化为悬臂杆来分析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通过调整合理的周期、位移,控制了结构刚度。选用结构刚重比及屈曲荷载为指标,验证结构在水平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在极限状态下加强层构件的承载力以及节点的弹塑性发展。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的薄弱位置及延性。静力、动力的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较好,满足既定性能目标。

    2022年22期 v.52;No.586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7 ]
  • 某非对称连体超高层结构刚度和稳定性分析

    李鹏;唐辉;刘义仁;邓晓春;王四清;刘建文;

    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A塔和B塔平面尺寸、高度、层数均不相同,两栋塔楼强轴垂直相交。在方案比选中,对比了连体状态和单塔状态下结构的水平抗侧力性能;分析了连接体高度、连接体层数、连接体楼板和连接体梁系布置等参数对连体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采用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分析了单塔模型和连体模型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虽然两栋塔楼刚度存在显著差异,但两栋塔楼结构刚度强轴的垂直布置并采用刚性连接体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塔楼之间能通过连接体协同受力强弱互补,使连体后结构具有更好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2022年22期 v.52;No.58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43 ]
  • 某非对称连体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刘义仁;李鹏;杨晓;邓晓春;胡茂昂;阳波;邓欣;

    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属超B级高度的连体超高层结构,存在多项不规则项,核心筒相互正交,扭转效应明显,结构受力复杂。其中核心筒的布置、连接体的设计及加强层的设置均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结构体系、超限项判断、连接体的设计、加强层的设置等。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对结构进行了施工过程、楼板应力和连接体专项等关键问题分析,并完成了0°和45°模型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较少的加强层且未设置环带桁架,在达到较好的立面效果的同时,结构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通过关键问题分析,获得了合理的施工顺序以及楼板局部加强区域,连接体的抗震性能良好,能够很好地协同双塔的水平变形。

    2022年22期 v.52;No.586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76 ]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院区超限结构设计

    孙昱;龚灵力;王石高;毛健宇;唐春朝;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院区主体结构采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和尺寸突变、构件间断以及局部穿层柱等5项超限情况。针对结构的超限情况,结构设计制定了合理可靠的性能化设计目标,采取多项加强措施以提高重要构件及节点的设计标准,并采用多种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分析、等效中震分析和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布置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整体指标、关键构件和一般构件均能满足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

    2022年22期 v.52;No.586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7 ]
  • 某连体住宅结构设计关键问题探讨

    杨承超;罗列;王四清;马立明;彭志伟;

    某项目中两栋高层住宅通过型钢桁架连接组成连体结构,下部主体采用剪力墙结构,型钢桁架与两端主楼采用刚性连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和构件性能均能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要求。分析了连体结构混凝土楼板在大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和连体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同时对型钢桁架两端与主楼连接的连接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桁架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状态,连体结构楼板在大震作用下的受力满足要求。考虑到连体结构跨度较大,对其进行了人致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分析,并采用拆除构件法对连体结构进行了抗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连体结构舒适度可以满足要求,且连接结构能够满足抗连续倒塌要求。

    2022年22期 v.52;No.586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7 ]
  • 加强层弯曲刚度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振动特性影响

    王四清;陈宇;沈蒲生;

    假定外框柱的轴向刚度与核心筒的弯曲刚度沿结构高度不变,忽略转动惯量的影响,同时认为水平伸臂与外框柱铰接,与核心筒刚接。基于分布参数体系的振动理论,考虑核心筒剪切变形和加强层弯曲刚度的影响,对带有一道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进行动力分析,得出了该结构体系前三阶自振频率与加强层位置的关系,并对考虑加强层弯曲刚度影响时核心筒剪切变形所引起振动频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时应选择设置“有限刚度”的加强层,适当增加与水平伸臂相连的外框柱轴向刚度,合理设置加强层的位置,核心筒剪切变形对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频率影响可忽略不计。

    2022年22期 v.52;No.58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6 ]
  • 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近代历史建筑结构加固设计

    易广智;王四清;邓晓春;杨晓;刘建文;张忠喜;

    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骑楼建筑是潮汕建筑文化的代表,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结构安全性能退化严重,需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复加固。根据鉴定结果,增设了筏板基础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对混凝土框架构件进行了裂缝修补,并采用外包钢加固,形成钢管柱、格构钢柱、格构钢梁。不考虑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整体结构按钢格构式框架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综合抗震能力。楼板全部拆除,并按原材料恢复为混凝土楼板或木楼板。木楼板区域设置水平支撑以传递楼层水平力,增强主体结构整体性。建筑物加固后续使用年限不少于30年。一期加固范围已全部竣工,加固效果良好,成为当地市民体验历史文化熏陶的必去之地。

    2022年22期 v.52;No.586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88 ]

工程抗风

  • 近距离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气动噪声CFD数值模拟研究

    袁涛;杨晓;夏心红;王四清;李鹏;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气动噪声的分布特征,以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二期项目为例,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声类比法开展了超高层建筑气动噪声的数值模拟。基于Fluent软件平台,通过自主开发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生成满足大气边界层特性的入口湍流风场,并将其赋值给计算域入口边界,开展流场数值模拟获取声源信息,再基于FW-H方程求解声场。研究表明,气动噪声与流场的脉动特性密切相关,结构侧面的总声压级最大,迎风侧次之,背风侧最小。气流流经结构折角位置时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风致气动噪声的重要来源。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重视气动噪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气动噪声的不利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层建筑风致气动噪声的CFD模拟提供重要参考。

    2022年22期 v.52;No.586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3 ]
  • 削角、凹角截面高层建筑气动力研究

    刘建文;廖朝阳;邓羊晨;

    因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自振周期较长、阻尼低以及沿高度分布质量较轻的特点,风荷载往往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控制荷载,而高层建筑的外形对结构的抗风性能影响显著,为研究不同横截面高层建筑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六种不同截面(方形、矩形及10%修正率的削角、凹角截面)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全风向下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截面的风压系数、气动力系数以及斯托罗哈数等参数。结果表明:削角、凹角截面可以有效减小气动阻力,其中,削角截面减阻效果最为明显,在小风向角下阻力可以最大减小30%。但是,削角、凹角截面的角点上风压系数变化剧烈,其中最大可达到未修正截面的14倍之多,且相比于未修正截面,削角、凹角截面风压系数受紊流度影响较大。

    2022年22期 v.52;No.586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4 ]

减隔震(振)技术

  • 超大吨位屈曲约束支撑在超限高层伸臂桁架中的应用研究

    夏心红;袁涛;王四清;杨晓;彭爱萍;龚灵力;卜丹;巫振宏;

    屈曲约束支撑(BRB)在地震作用下可以率先吸收能量,提前进入屈服,在结构刚度不变的情况下,成为高耗能的结构构件。以一个超限高层项目为例,介绍了超大吨位BRB在伸臂桁架中的应用。开展了单根屈曲约束支撑1∶2缩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并通过ABAQUS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RB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和刚度增量为正,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其最大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与之相邻的竖向混凝土关键构件,在1.5倍控制荷载作用下,很少量混凝土发生损伤;与之相邻的钢结构构件,在1.35倍控制荷载作用下,仅部分框架梁腹板达到了屈服,而其他钢结构构件及节点均未屈服。

    2022年22期 v.52;No.586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0 ]
  •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邓晓春;易广智;王四清;杨晓;刘建文;李磊;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医技住院楼位于高烈度区,地震作用大,设计复杂程度高,需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方法。从可实施性、减震效果和经济性几方面进行比选,黏滞消能器减震方案是较优方案;详细介绍了黏滞消能器减震设计流程及分析结果。经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黏滞消能器可为主结构提供附加阻尼5%,不提供附加刚度,大幅降低地震作用下剪力,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二道防线设计要求。

    2022年22期 v.52;No.586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83 ]
  • 抗风缆对大跨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蒋望;周越;张勇;温青;李寿科;

    抗风缆是大跨人行悬索桥重要的抗风措施,会改变桥梁的动力特征,对桥梁的人致振动舒适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以某大跨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比较了不同倾角抗风缆桥梁的人致振动加速度峰值和侧向动力失稳临界人数,分析了抗风缆对大跨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人行悬索桥的模态分布十分密集,抗风缆可提高结构竖弯和侧弯模态频率;增设抗风缆后,人致竖弯共振模态数略减少且最大加速度峰值减小,人致侧弯共振模态数不变且最大加速度峰值无明显减小;增设抗风缆可以略微提高侧向动力失稳敏感模态的失稳临界人数,但是提高人数有限;增设抗风缆对大跨悬索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有限。

    2022年22期 v.52;No.586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83 ]

地基与基础

  • 某地下室结构和边坡支护协同受力分析

    曹克周;杨承超;刘殷岑;王四清;刘建文;

    在复杂场地上进行结构设计,常会受到边坡支护的影响。以某项目地下室为例,由于红线距离避让不足等原因,需要考虑地下室结构承受边坡支护结构的水平力。介绍了建筑和周边场地地形的关系以及工程概况;考虑边坡水平推力作用,分析了边坡和地下室结构的协同受力。阐述了结构的传力路径、结构布置要求、基本计算假定、地下室结构和基础的受力情况以及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计算假定与计算结果相吻合,整个结构受力可靠,可以满足要求。考虑逆作法,进行了施工阶段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地下室结构和边坡支护协同受力的可靠性。

    2022年22期 v.52;No.586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0 ]
  • 新型桩基托梁扶壁式挡土墙受力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李海平;陶五平;沈为;王伟杰;汤达前;张志军;聂峥;

    受周边环境条件约束,高填方工程中呈现多种组合式桩基托梁扶壁式挡土墙。结合某高填方项目条件,设计出一种支撑梁与桩基托梁组合的新型桩基托梁扶壁式挡土墙。为研究该新型挡土墙受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别从支撑梁间距、是否设置拉梁及支撑梁基础类型等因素分析支护体系内力及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支撑梁间距增大,支撑梁轴力及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增大,支护桩身弯矩变化微小;设置拉梁时,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减小,支护桩在拉梁位置产生较大反弯矩突变;支撑梁基础采用桩基时,其支护桩最大弯矩及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均大于支撑梁基础为条形基础的情况。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及规范变形控制要求,提出了经济、适用、安全的支护体系方案。

    2022年22期 v.52;No.586 126-13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06 ]

产品技术

  • 节能要求下的装配式集成化楼板产品应用思考

    廖超;刘捷超;李凤武;李德辉;

    基于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中的建筑节能要求,以提升建筑品质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集成化夹芯叠合楼板,并从研究背景、产品构造、材料选型以及连接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新型装配式集成化夹芯叠合楼板的热工性能以及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力学性能,通过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验证了其在实现集成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具备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应用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建筑品质和形成应用效益提供了一种产品思路。

    2022年22期 v.52;No.586 131-13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9 ]

  • 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精细化景观规划设计——评《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驱动的规划设计方法》

    聂蕊;王丽洁;孔维东;

    <正>大自然本身具有一套精妙的雨水管理系统,从沉淀、蒸发、被植物吸收,到渗入地下、流向河流和湖泊,精巧的控制着雨水传输的各个阶段,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基础设施。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使得雨洪成为需要干预和持续管理的问题。在城市中,不透水的下垫面会产生城市径流,雨水被当作环境淘汰的废物,与污水一起被排入下水管道,大自然的正常水循环被破坏,导致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退化,洪涝灾害频发。

    2022年22期 v.52;No.586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6 ]
  • 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王曦;

    <正>环境艺术设计涵盖空间艺术、建筑、商业、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设计既满足了公共建筑的需求,又兼顾了艺术的效果,环境设计行业发展前景可观。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美术、雕塑、公共艺术、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从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来看,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问题长期存在,“灌输式”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标准不统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弱化等问题。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中,

    2022年22期 v.52;No.586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52 ]
  • 隧道项目施工质量监理措施分析

    孙成;

    <正>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沉管隧道通行能力强、横断面形状选择灵活、良好的防水效果等优点,质量和施工程序备受关注和重视。由于沉管隧道施工的工序十分复杂,受地质条件影响具有危险性,要做好其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是沉管隧道施工整体安全难点和挑战。在新形势背景下,沉管隧道的建设面临技术进步和提升施工装备,地基处理方式和质量控制确保隧道结构耐久性,选择有效的技术方式和手段合理解决问题。针对桥梁隧道施工中所发现的问题,更要结合现实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2022年22期 v.52;No.586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4 ]
  • 融合与互动——以艺术之眼发现建筑之美——评《建筑与艺术》

    李昕;

    <正>建筑与艺术虽然分属两个领域,拥有明显的属性界限,但就两者的起源而言,彼此渗透,互为关联。它们既象征着生命,又表达着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以及审美趋向等。建筑通常被称为“空间的艺术”“凝固的音乐”,借艺术比喻建筑在节奏感、韵律感与空间感的审美体验,也揭示建筑与艺术的审美共通性。建筑还被称为艺术与技术的相结合,技术的更新为艺术家探索新形式提供了无限可能,为摄影、电影、装置、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2 ]
  • 全屋定制家具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鲍盈宇;

    <正>人们对于居住空间内家具功能性和审美性的追求,促使家装行业不断创新,全屋定制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使人们对于居住空间内家具的一切想象成为可能。《全屋定制柜体造型与尺寸》是由著名室内设计师张胜雄编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本书实用性强,用详细的设计图和效果图为设计师和业主提供了全屋柜体设计的造型和具体尺寸,对于研究全屋定制家具设计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共有八章内容,以全屋的收纳空间为主题,对鞋柜、电视柜、酒柜(餐边柜)、书柜、榻榻米、衣帽间、衣柜、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46 ]
  • 建筑专业英语翻译知识及技巧

    王慧;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国际化水平也日益增强,逐渐开始承包国外工程、对接国外建筑合作项目,需要在国际范围内的投标招标、施工建造、学术会议等场合中应用建筑英语进行交流。在此情况下,熟练掌握建筑专业英语特点,灵活应用英语翻译策略,成为现阶段培养专业建筑人才的重要方向之一。《简明建筑英语翻译教程》是由杜苗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聚焦建筑专业英语翻译需求,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地阐述建筑英语的翻译技巧、语法知识,并且基于人文视角,对比分析社会习俗、地域文化、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09 ]
  •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王彦琦;

    <正>现阶段,各城市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时,会借助各种信息科技手段来完善其建设规模与建设技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本文参考由段军朝、任伟、杨亚琴等联合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一书,详细论述BIM技术在城市轨道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依托不同阶段的智能化辅助实现轨道交通的数字化建设,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共包括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简单介绍BIM技术的概念与应用背景。第二单元论述BIM技术的应用,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65 ]
  • 基于传统建筑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王雨茜;

    <正>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执着、创新的精神品质,体现着个体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能力,是新时代优秀职业人才的必备素养。将工匠精神渗透于教学各个领域,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人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一书,是一部系统介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的著作,旨在传播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工匠文化。具体来看,全书甄选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具备建筑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遗产,包括紫禁城、古城泉州、蔚县村堡等,并由14名建筑专家对这些建筑遗产的建筑精华及变迁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62 ]
  • 高校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张雪媛;

    <正>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殿堂,人性化是高校图书建筑设计中应秉持的设计理念。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有助于为高校图书馆营造更和谐的空间和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更舒心且更具沉浸感的学习之地。由顾建新、林光美和袁曦临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多元生态和谐》一书,以图书馆建筑发展为核心,作者通过与160多位建筑学专家、建筑师、图书馆馆长以及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对图书馆建筑的信息环境、服务理念、运用品质和价值、空间和功能布局、生态和人性化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论述。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2 ]
  • 生态适应性理论在民宿改造设计中应用

    支芙蓉;

    <正>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体验自然、感受乡土人情为主的特色民俗旅游业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如何提升游客的出游体验,成为当前民俗旅游区需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实现对民宿的生态创新改造,成为了当前民宿改造的重点方向。由先锋空间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民宿改造设计》一书,旨在对当前民俗建设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既有取舍,又有创新地将民宿改造至一种有别于城市化的自然舒适状态。本书的出版对当前民俗旅游业发展中的民宿建设设计方向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也对广大建筑设计者、专业学生以及建筑设计爱好者的空间设计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96 ]
  • 职教本科建筑类大学生就业方法与技巧

    胡烈;

    <正>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为了确保本行业能够持续不断地维持高速发展的状态,各大教育院校都加快了建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速度,为本行业的发展过程储备大量人才。与此同时,并为应届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职教院校此类专业学生的就职情况进行有效规划,达到人尽其才的目地。虽然教师会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但是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跟从别人的选择,这样无疑在加大自己竞争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充分展示自己职场优势的机会。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5 ]
  • 建筑元素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作用

    郭劲光;张瀚亓;

    <正>随着网络办公方式被大力推行,有关政府部门逐渐也开始将这种办公方式运用于工作中,并结合建筑元素加快数字政府的建设工作,以此使有关部门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时能够更加便捷,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政府部门的被认可度,继而推动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数字政府——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一书主要讲述了数字经济形势下,相关部门在展开管理工作时的发展过程,并对其整个管理机制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研究。

    2022年22期 v.52;No.586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6 ]
  • 课程思政视域下建筑美学的教学思考

    李秋实;韩丹;

    <正>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建筑美学教学该如何开展,以更好地发挥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是思政教育与建筑专业有机融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是建筑美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由王静、朱逸茜、刘敬超等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7月出版的《建筑美学》一书,则在阐释建筑美学基本概念、建筑美学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反思当前建筑美学的教学方式、内容、模式等,对课程思政视域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启发性。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4 ]
  • 清雅·书吧咖啡馆设计

    周璇;高彩霞;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24 ]
  • 憩盒·梦游记甜品空间站设计

    克明亮;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3 ]
  • 课后时光·自习室空间设计

    王馨平;黄嵩;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10 ]
  • 墨香·木式书屋设计

    韩雨卓;高彩霞;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2 ]
  • 默·叙事性办公空间设计

    王榕;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2 ]
  • 传统工艺家具于家居空间中的展示设计

    宋帅康;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2 ]
  • 现代轻奢风格别墅客餐厅室内设计

    叶福权;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94 ]
  •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赵振广;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03 ]
  • 品牌商业空间展示设计作品

    汪洪洋;

    <正>~~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4 ]
  • 中式符号元素在现代室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武峰;

    <正>中式风格的家居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尊重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的象征体现,也逐渐的在现代的室内空间中采用中式符号元素进行室内界面的营造与设计。同时传统中式的符号也具有明显的文化气息,可以将符号融入到新的室内式样中,与室内的家具装饰界面等相互融合在一起。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营造一个富有中国传统家居韵味的生活空间,同时不同材质也打破了传统的表现形态,精彩演绎出中式家居的时尚魅力。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18 ]
  • 基于生态认知教育的民宿景观设计

    李月新;吴紫琪;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乡村民宿经营服务中的主客互动不足等问题日渐暴露。以生态认知教育活动开展作为民宿经营特色是解决民宿经营中主客互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生态认知的民宿入口景观设计。乡村民宿景观应区别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在景观的基础上有生态认知教育的作用,利用农业景观手段与民宿景观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生产性景观设计,加强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交流。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41 ]
  • 基于绿色智慧型模式下的物流园规划与设计

    沈钧;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物资储备方式的转变,物流园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用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物流园在现代的运输储存中也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同时物流园在现代的功能中不仅起到相应的运输储存作用,还置入一些绿色智慧型的功能,基于这种模式下的物流园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现自身供给,并且通过智慧型的处理方式可以让运输方式变得简便与生态化。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92 ]
  • 窑洞式民居在景观建筑小品中的设计应用

    张甜景;

    <正>窑洞式民居作为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的一脉,是展现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其依山就势的形态特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群落聚居生存模式被众多建筑、景观设计师关注研究。而建筑小品是景观环境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公众休憩娱乐、社交沟通、地域文化等的重要作用。本案设计中,设计师尝试结合窑洞式建筑群的形态特征、设计理念、生存模式应用于景观建筑小品设计中,以达到美化区域形象、提升人居体验、符合环境需求的作用。

    2022年22期 v.52;No.586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4 ]
  • 城市绿地环境艺术设计

    乌日瀚;

    <正>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园林绿地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街头公共休闲绿地也掀起新的设计潮流。同时城市街头公共休闲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相应的城市标示化与视觉化的作用,在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面,发挥着城市符号的带领作用。城市绿化艺术趣味化设计效果。城市绿化作为公共开放的区域,既是城市空间形象的展示面,同时也是绿化界面融合城市符号的体现。城市绿化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街区生活以及公众交流参与的主导作用,也会通过环境艺术的设计方式起到昭示化作用。在城市绿地空间的设计中,

    2022年22期 v.52;No.586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