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大跨空间结构

  • 大跨铝合金结构设计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李亚明;贾水钟;李瑞雄;

    首先总结了铝合金结构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大跨铝合金结构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及设计技术特点。结果显示在国内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大跨度铝合金结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装技术,某些设计技术已领先。进一步从铝合金材料、结构体系、构件截面形式、连接节点等分析了技术发展创新的重点和难点,给出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世博温室两个铝合金结构的典型示范案例,阐述了解决大跨度铝合金结构支座温度应力等关键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设计技术的开发创新及应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023年01期 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44 ]
  • 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实践

    贾水钟;李瑞雄;石硕;

    胶合木轻质且具有很高的强重比,与大跨空间结构的要求十分契合。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具有优势。太原植物园中展览温室建筑采用胶合木结构,其造型呈“贝壳”形状,其中1#温室最大跨度为89.5m,最大高度29.5m,采用双向叠放胶合木梁形成网壳结构体系;太原植物园水上餐厅建筑跨度为21m,采用密肋叠合胶合木梁;上海滴水湖人行桥的F桥跨度48m,采用胶合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以3个已竣工工程为背景,阐明了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关键性技术,其中新颖的结构体系及节点设计为胶合木结构创新提供依据,促进并拓展我国胶合木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

    2023年01期 9-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69 ]
  • 上海世博温室张弦铝合金网格结构体系研究与工程应用

    李瑞雄;贾水钟;李亚明;

    以上海世博温室热带雨林馆(P3)为工程背景,结合温室建筑对结构通透性的需求,首先对平板型屋盖结构体系的设计难点进行分析,对结构体系方案进行比选及计算分析研究。采用小模量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并结合边界条件对屋盖结构进行找形分析,构建张弦网格结构体系,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张弦网格结构体系和蜂窝型空间网架结构的特点,分析结构体系的竖向和水平向抗力系统。结果表明两种结构体系均能满足结构刚度、稳定性及受力要求,都可有效解决多边形铝合金平板型结构面外刚度不足的难题,且对屋盖结构复杂边界的适应性好。结合项目建筑效果、加工和施工难度等综合考虑,本项目最终实施方案为张弦铝合金网格结构体系,可推广应用于自由曲线边界屋盖建筑中。

    2023年0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44 ]
  • 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馆大跨度钢-铝组合张弦空间桁架屋盖体系设计技术研究

    孙求知;许建立;李亚明;刘宏欣;

    针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馆大跨度屋盖,提出一种钢-铝组合张弦空间桁架新型受力体系,其中上部组合桁架的下弦杆、腹杆采用钢构件,组合桁架上弦杆采用铝合金型材,撑杆和拉索为钢结构,该体系集合了传统张弦桁架空间受力特点和铝合金结构的优点,形成铝合金主结构与屋盖围护系统一体化设计。介绍了屋盖受力体系的构成、钢-铝合金连接节点、一体化屋面和张弦桁架的分析设计结果,同时研究了屋盖结构的稳定性、抗连续倒塌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屋盖体系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为钢-铝合金组合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17 ]
  •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结构设计

    徐晓明;张士昌;史炜洲;潘钦;倪萍;侯双军;崔家春;巫燕贞;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在原盐城火车站基础上进行改建,下部结构采用框架+BRB结构,上部屋盖采用大跨度桁架加强网壳结构。对大跨度屋盖选型优化进行了简化模型对比分析,对格构柱底铰接、刚接方案进行了讨论,对超限判断和应对措施、钢屋盖整体稳定和抗连续倒塌能力、下部主体结构加固方案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桁架加强网壳结构结合了桁架和网壳结构的优势,钢屋盖整体稳定性能和抗连续倒塌性能均较好。马鞍形屋面相比平屋面,竖向和水平刚度均大很多,结构设计时充分利用桁架加强网壳结构和马鞍形造型的优势,实现了用较小的结构高度实现大跨空间。

    2023年01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77 ]

简讯

  • 2023年《建筑结构》(半月刊)征订启事

    <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杂志创刊于1971年,历次中文核心期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担任编委会主任,1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近140位专家担任编委。主要栏目:多高层结构设计、大跨空间结构、

    2023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体育场馆结构

  • 上海浦东足球场钢屋盖结构设计

    徐晓明;陈伟;史炜洲;高峰;张士昌;潘钦;叶伟;

    上海浦东足球场是国内外首个采用中置压环索承结构体系的足球场,将一般放置在柱顶的压力环向内移动到V形支撑上,形成空间的曲线的中置压环,解决了外置压环索承结构体系不能适应矩形建筑平面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找形分析,确定了内环和径向索的预应力,使压环在自重下几乎没有弯矩。通过物理风洞试验和数值风洞试验确定了结构的风荷载,并进行了双非线性整体稳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对径向梁进行了局部稳定分析,从考虑截面有效性和最大化利用钢材的角度来选择腹板壁厚。介绍了径向索与径向梁连接节点和索夹节点,以期为其他工程提供数据参考。在屋盖钢结构上布置健康监测系统,对其在施工和长期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应力监测值与理论值相接近,位形与理论值基本相符,结构安全可靠。

    2023年01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88 ]
  • 上海体育场2021年世俱杯改建结构设计与研究

    夏冰;徐晓明;高峰;王群;史炜洲;张士昌;潘钦;万瑜;

    上海体育场作为承办2021年世俱杯开闭幕式和总决赛的场地,按照国际足联(FIFA)相关的场地要求,需对现有场地及相应的设施进行改建。改建主要有四个方面:接待区域升级、场芯下挖1.7m、首层看台上抬约1.8m和屋盖钢结构悬挑向内延展16.5m,其中屋盖改建方案填补了国内在既有空间钢结构上进行大比例悬挑延伸改建的空白。为实现屋盖如此大比例的悬挑延展,既有屋盖钢结构在新增结构施工前,进行了负载状态下的加固,包括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受力转换的加固和杆件与节点的补强加固,保障了结构的安全。同时为了体育场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设计中在新增悬挑段中满布设置了LED天幕和南北侧两块大屏,给观众更好的观赛体验。

    2023年01期 43-4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2 ]
  •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屋盖钢结构设计

    徐晓明;陈伟;史炜洲;叶伟;高峰;张士昌;潘钦;贾如钊;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屋盖主体结构采用周边刚性环壳承托的大开口正交索网结构,其设计完全贴合建筑造型的几何形态。索网屋面由外压环、承重索、上下层稳定索、内拉环和折面膜构成,通过找形工作得到合理的索网形态,因屋盖形态复杂,进行了风致雪漂移试验、数值风洞试验和物理风洞试验,屋面拉索均采用进口全封闭索,屋面膜材采用以玻璃纤维为基布的PTFE涂层实体膜材。内圈索网结构为自锚体系,与外圈网壳的连接支座采用施工张拉阶段可滑移支座,用以消除张拉力对外圈网壳的影响。屋盖结构的多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双非线性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屋盖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关键节点的设计分析保证了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基于索网结构的内力分析结果和构件重要性程度,设置了屋盖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

    2023年01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9 ]
  • 雄安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

    徐晓明;高峰;叶伟;张士昌;史炜洲;潘钦;周露;万瑜;

    雄安体育中心体育场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屋盖钢结构由外圈屋盖钢结构和屋顶中央网壳组成,看台区域均采用组合型肋梁预制看台板。详细介绍了该体育场结构方案,包括看台钢结构设计、拱脚滑动释放、网壳结构体系、典型节点设计等。通过方案比选,屋顶中央网壳采用分索式索承铝合金网壳的结构体系,提高了索承结构对不规则建筑平面的适应能力。设计中对南侧拱脚进行了施工工序优化,拱脚处采用滑动释放措施,降低了看台钢结构南侧拱桁架的水平推力。本项目位于高烈度区,采用了速度型黏滞阻尼墙作为结构的减震措施,在多遇地震下黏滞阻尼墙作为结构的安全余量储备,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墙耗能占比5%。在部分应力较大的铝合金网壳节点中设置腹板加强板,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2023年01期 54-5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16 ]

减隔震结构

  • 上海某中学三维隔震设计与抗震分析

    张坚;刘文光;李梦露;许浩;陈睦锋;

    上海某中学校史馆为三层钢结构,其地下一层为篮球场,层高9.6m,结构跨度34.8m,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和振动舒适度。介绍了校史馆所采用的三维隔震技术方案及其水平、竖向响应控制效果等关键技术问题。在篮球场顶部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共布置16套三维隔震支座,结构水平隔震周期2.679s,竖向隔震周期1.233s。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X、Y向的水平减震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6、0.33,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44,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三向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竖向加速度减震率可达到35.8%,罕遇地震下竖向支座的剪应变均小于250%限值。通过三维隔震设计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实现结构的性能化设计。

    2023年01期 59-64+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57 ]
  • 兰州环球港负刚度阻尼伸臂结构设计

    刘桂然;张西辰;孙飞飞;雷振群;杨嘉琦;陈云;

    兰州环球港项目地处8度设防烈度区,超高层塔楼建筑顶部高度317m,结构高度248m。考虑刚性伸臂引起的结构竖向刚度突变及普通阻尼伸臂耗能较小,在超高层塔楼中创新性地采用了带负刚度阻尼伸臂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负刚度阻尼伸臂是在普通阻尼伸臂基础上增设负刚度装置而成,由于负刚度装置对运动的促进作用,阻尼器行程得到放大,其耗能效果也得到提高。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负刚度阻尼伸臂后,结构的附加阻尼比得到显著提升,并以很少的阻尼器用量获得更好的降低位移和加速度的性能。

    2023年01期 65-7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3 ]
  • 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与研究

    张坚;周正久;周佳祺;刘桂;

    随着消能减震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基于结构性能需求的各种消能器产品应运而生。目前建筑市场应用较广泛的消能器主要包括位移型和速度型两种。根据项目应用实际情况,大部分减震项目使用的消能器类型单一,未能结合不同结构体系的特点、需求及限制进行消能减震机理及效率研究,且经济性一般。在设计日趋精细化形势下,提出基于结构性能需求的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即针对不同结构体系、不同楼层等根据性能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类型的消能器,以最大程度发挥不同类型消能器减震效率及共同作用的一种组合减震技术。两个不同工程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单一消能器方案,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可根据结构特点及性能需求,为不同阶段及设计水准下的结构提供附加刚度及附加阻尼,“量身定制”消能器减震机理明确且减震效率、经济性均较好。

    2023年01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15 ]
  • 四行仓库修缮技术探讨

    张坚;英明;刘桂;

    文物保护项目不同于一般建筑,加固设计应遵循对建筑最小干预的设计原则,并在结构安全性与文物保护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结合四行仓库修缮项目的建筑改造内容,对项目中应用的结构体系加固、东西区整体加固、无梁楼盖加固、“西山墙”加固、竖向构件加固、构件托换等技术进行探讨,从结构设计师角度提出“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各种加固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旨为类似加固项目提供借鉴。

    2023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8 ]
  • 高烈度区某体育馆建筑隔震设计与应用研究

    贾水钟;苏朝阳;石硕;

    以9度区某体育馆为例,对高烈度地区体育馆建筑进行隔震设计研究。通过对比减震方案和隔震方案,结果表明隔震方案减震效果更明显,经济性更优。对比了隔震层位于首层和基础层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隔震层位于首层承载力更好,经济性更优。通过对比隔震前后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隔震层上部结构最大水平减震系数为0.33,隔震方案减震效果显著。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关键构件均处于性能点IO之前,说明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作用,抗震设计达到性能2的设计要求。对中震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截面配筋的承载力可以包络中震时程分析构件内力。

    2023年01期 84-8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56 ]

特殊结构

  • 抗疫应急医疗项目结构实践

    姜文伟;张坚;程熙;沈磊;

    应急医疗项目往往使用周期较短,但要求建成速度快、灾后易拆除。在结构设计上应遵循快速、简便、适用和易恢复的原则,按建造方式可分为新建临时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两类项目。新建结构应优先选用成品化、模块化程度高的结构体系,目前常用的户外新建应急医疗临时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大型篷房和箱式钢结构临时用房。改建项目宜选用新近建成或使用维护状况良好的工程,常选内部空间便于迅速搭建隔断且消防技术条件较好的公共建筑。结合上海市2022年抗疫应急医疗项目的实践,从设计原则、结构体系、设计要点、现场施工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各结构体系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

    2023年01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0 ]
  • 软土地区科学装置微振动控制研究

    王沁平;贾京;杨军;

    鉴于科学装置对振动要求十分苛刻,且不同装置的控制标准也各有不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振动控制设计。简要介绍了适用于科学装置的振动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软土地区环境振动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振源对科学装置的影响。采用现场实测和计算分析相结合的微振动控制设计方法,结合上海软土地基科学装置的工程经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控制标准确定的影响,分析了振动测试对微振动控制设计的重要性。将现场实测与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软土地区工程中,并将分析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场实测与计算分析相结合的微振动控制设计方法可以真实反映振动衰减规律,评估振动水平。

    2023年01期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98 ]
  • 上海滨江城风塔高耸悬挂结构设计

    杨军;张朕磊;钱方明;李伟;

    上海滨江城风塔主体结构高度约180m,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外悬挂圆柱面斜交网格钢网壳的高耸悬挂结构体系。通过优化核心筒墙体布置及墙厚、分析筒体在重力二阶效应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拉压形态变化和屈曲模态、对比外悬挂幕墙对结构重心提高的影响,确保了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结合风洞试验结果,在悬挂结构底端采用自主研发的连杆支座实现了铰接连接节点的功能,且分析结果表明:节点试验结果与节点设计的性能一致,说明节点设计可靠,可以保证外悬挂幕墙钢网壳的安全性。

    2023年01期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4 ]
  •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片区双子山项目主体结构设计

    刘宏欣;李亚明;贾水钟;孙求知;潘法超;张朕磊;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片区双子山项目为人造山形建筑,是位于城市敏感环境及软土地基上的国内规模巨大的仿自然山体之一,采用空腔堆山方法进行建造。综合考虑空腔内建筑功能区域划分、表皮仿自然山形特点以及预制装配要求等因素,结构划分为下部规则腔体结构和可方便进行山形塑造的上部表皮结构。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本项目特点并通过计算分析,其中框架部分的结构选型比较了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和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称PEC组合结构),得到PEC组合结构在整体刚度、节点连接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表皮结构采用加密框架和现浇梁板体系,结合等高线坡度,表皮形成斜板加挡土墙的分仓设计。对比了采用考虑表皮效应的整体模型和仅考虑下部规则结构的计算模型的主要控制指标、动力特性及大震下的破坏形态等内容,并进行强度包络设计,提高了结构安全度。整体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体系选型合理,各计算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023年01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8 ]
  • 上海世博温室外表皮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一体化设计

    贾水钟;石硕;张海;李瑞雄;许建立;司俊伟;

    对传统幕墙的设计方法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幕墙的设计方法已不能适用于不断发展的特殊建筑效果需求。基于上海世博温室新型幕墙体系分析了一体化设计的技术难点,提出将主体结构与外表皮幕墙进行一体化设计,并给出主体结构与幕墙一体化设计方法、一体化有限元建模方法以及相互连接边界条件的假定方法,进一步对上海世博温室一体化整体模型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得到每块玻璃和连接件的变形和应力。为了验证一体化计算的可靠性,将一个单元的主体结构变形反加至对应玻璃上进行单独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分析方法可行有效,该设计方法可优化幕墙连接框材料用量,可优化传统幕墙设计构造缝宽,提升了建筑整体效果。

    2023年01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21 ]

地基与基础

  •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填方地基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与实践

    梁永辉;黄玮;梁志荣;李伟;

    以陕西省延安市某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西北湿陷性黄土丘陵沟壑区域开展挖填方工程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挖填方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高填方地基设计和施工对策。结合场地形成的过程,对施工期及工后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黄土高填方场地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地基沉降的特点和规律:填方区工后沉降量随填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填土厚度相近区域,原地基覆盖土层的厚度越大,工后沉降越大。

    2023年01期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43 ]
  • 深厚承压水层下临江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与实践

    梁志荣;李成巍;李伟;魏祥;刘静德;

    基于上海世博B06地块深大基坑工程,根据场地临近黄浦江、场地分布有深厚承压水层、周边环境非常敏感等条件,采取了分坑施工、悬挂式止水帷幕和坑外设置回灌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通过现场单井抽水试验,取得了承压水含水层的详细水文力学参数;通过现场群井抽水试验,获得了承压水水位降深与地面沉降的初步关系。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渗流模型,研究了不同止水帷幕深度下,坑内降压对坑外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坑外环境对象的保护要求,确定了合理的悬挂式止水帷幕深度(42m)。实施结果和监测数据表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有效地减小了基坑坑内降压引起的坑外水位降深,保证了周边环境的安全。

    2023年01期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85 ]

  • 文化遗产视域下抗战遗址建筑物的保护

    李俊;

    <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抗战遗址建筑物。这些抗战遗址建筑物是伟大抗战的历史见证,是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弥足珍贵,要倍加珍视和保护。《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图说》就是由李建平等编著,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抗战遗址建筑物收集整理的宏大著作。全书将内蒙古、重庆、陕西等西部地区10个省(市、自治区)现存的458处抗战遗址分为9类进行解说,目的在于通过图说,

    2023年01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6 ]
  • 视觉传达在室内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朱亮;

    <正>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极具表现力的信息传播载体,将其应用于室内展示空间设计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给人以较好的视觉享受效果。由陆玮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室内展示空间设计》一书,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分析,融合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更加全面解读室内展示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为室内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决策参考。

    2023年01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8 ]
  • 中西方建筑美学的差异与发展探析

    王军平;

    <正>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学呈现的形态是多元而复杂的,它涉及到设计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等知识,与环境、心理、技术等内容密切相关。换言之,建筑离不开人的活动。为了与建筑的多元属性相适应,研究建筑美学必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基于此,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辉老师撰写的著作《建筑美学形与意》提出将“美”与“人”

    2023年01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58 ]
  • 基于生态足迹模式下城市可持续发展

    何子淑;

    <正>城市是人类生存发展中进行各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凝聚着人类文明成果和发展条件,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多方面结合的协调发展,包含城市资源环境、城市经济、城市社会等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结构优化,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现代化,既满足现今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不对未来构成发展危害。而生态足迹有适当的承载力,能够提供给一定数量的人类可再生资源或能处理废物的生态系统,

    2023年01期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81 ]
  • 探析油画风景建设

    锁冬冬;

    <正>城市建筑油画展现城市发展之中人类社会状态与生活状态的改变,对于油画艺术多元化有积极影响,此类油画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发展的提高、建筑元素的增多等等,由于城市生活当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相关油画,促使油画发展更为多元,而在各类题材中的城市油画创作中,脱颖而出的城市建筑特色较大,比较受欢迎;此类油画表现得形式语言与内在情感更为丰富,其所展现出来的不止当代社会现象与生活状态,还有城市建筑建设的特色;不论是高楼大厦抑或是低矮小屋全都来源自人类生活建筑,人类生活脱离不开建筑建设,

    2023年01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9 ]
  • 课程思政理念下建筑类专业教学创新探索

    帅焕丽;卢航;

    <正>课程思政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类专业的育人模式,它以思政理论为育人基石、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方向、以专业课程为育人媒介,对于创新建筑专业教学方法、丰富建筑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建筑专业教学模式等具有引领作用。《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案例》一书由张媛媛、陈红兵、李大伟及北京建筑大学多名教授联合编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2年8月出版,其在全面统筹土建类专业教学成果与课程思政典型经验的基础上,

    2023年01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52 ]
  • 公路工程建筑施工与技术养护探索

    肖红刚;

    <正>经济与交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公路是我国交通系统中为基础的设施。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养护到位,无疑能够保障交通安全、改善居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指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023年01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09 ]
  • 新时代下高职教育中建筑类专业教学方法革新

    周海飞;

    <正>建筑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向前平稳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一直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革新,建筑业对该行业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满足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保高职院校向社会输出的建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能够符合建筑业的用人标准。高职院校需要适当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为求学者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以此有效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日后步入工作中时能够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2023年01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4 ]
  • 交通土建行业思政工作的改进路径探究

    田秋香;

    <正>当前,交通土建行业处于改革攻坚的重要时期,做好新时期交通土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交通土建行业健康有序运作、稳步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面对新时期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交通土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于多元,给相关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交通土建行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寻求思政工作的进路,以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交通土建类企业、事业单位中心工作融合,激励高素质从业人员积极投身到中国交通土建行业的改革浪潮之中。而由胡兴福等人著写的《高职土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

    2023年01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0 ]
  • 关于强化建筑动画的视觉语言表达与艺术表现的研讨

    孔素然;

    <正>既可在技术上充分实现建筑设计要求,又可在画面色调、构图、节奏等方面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建筑动画,不仅是一种承担着直观表达设计者思想任务的便捷性设计工具,还是一个演示媒体,一种先进的营销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将建筑作为一个影像作品呈献给大家。也正是因为如此,建筑动画相比其他建筑类设计工具更加讲究视觉元素的运用与艺术表现。由薛巍、孙志新等人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的《建筑动画的视觉语言》

    2023年01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4 ]
  • 如何运用建筑元素优化当下中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策略

    张世铨;

    <正>在教育领域中,中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受关注度并不高,而在这一教育体系中所展开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就更加不被重视。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使社会为教育机构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很多授课者逐渐开始结合建筑元素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使整个课堂更有活力,为求学者创设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促使中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主要讲述了在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2023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4 ]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建筑文化自信的构筑探究

    孙洁;

    <正>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从事建造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于社会伦理、道德习俗、意识形态、技术水平等的整体认知,其建设与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要求与举措。而高校作为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弘扬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是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坚定建筑文化自信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如何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构筑建筑文化自信的任务与使命。

    2023年01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00 ]
  • 当代高校思政课堂与我国建筑历史文化内容的融合路径分析

    鹿志海;

    <正>在建筑文化历史内容不断被人们所提及的今天,高校教育组织也根据人们文化需求程度的提升,而重新调整现有授课计划。为了进一步拓宽此类文化的宣传途径,部分授课者逐渐将其与思政课程的教育过程进行紧密联系,以此提高人们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中国建筑史》一书主要讲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史,以朝代为时间线,分别为读者介绍了不同朝代下所流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元素有哪些,

    2023年01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2 ]
  • 野炎·新派餐饮空间设计

    梁燕敏;任燕飞;

    <正>~~

    2023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3 ]
  • 古韵·中式商业空间设计

    孙志伟;仵晨;

    <正>~~

    2023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9 ]
  • “洞”居·现代简约客厅设计

    牟彪;徐鑫;

    <正>~~

    2023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1 ]
  • 新中式茶室空间设计

    赵珏;陈勇勇;

    <正>~~

    2023年01期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16 ]
  • 居住空间设计

    韩亮;陈凯;

    <正>~~

    2023年01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0 ]
  • 悦府·室内空间设计

    边艳;

    <正>~~

    2023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5 ]
  • 非遗竹编餐饮空间设计

    卢鹿;

    <正>~~

    2023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34 ]
  • 庭院景观设计

    黄婧婷;

    <正>~~

    2023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2 ]
  • 雅居乐富春山居·现代风格空间设计

    何艳;

    <正>~~

    2023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4 ]
  • 公共休息空间设计

    庄奎龙;

    <正>本案例为室内公共空间休息大厅设计,休息设施采用休闲座椅和异形造型空间为主,为成人和儿童营造专属空间,整体造型采用渐变、重复、韵律、对比等装饰手法来突出空间气氛,使用点线面的的交集,运用曲线元素,提升空间的流动感和时尚感,同时绿色调的运用使人心情愉悦更加放松。

    2023年0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7 ]
  • 汉卿博物馆学术报告厅设计

    王锐;

    <正>~~

    2023年0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9 ]
  • 校园景观手绘设计效果图

    韩晓明;

    <正>~~

    2023年01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7 ]
  • 图像美学文化主导下的室内空间设计与应用

    范菁菁;周泽;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室内空间设计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设计趋势,其中图像美学设计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风格。图像美学侧重于强调图像的视觉与展示界面,运用图像与室内装饰等相互结合,或者将图像成为室内中主要的展示界面,运用图像去突显出室内的空间展示美学,让室内空间显示出特有的魅力。同时这些图像美学也更加类似于一种符号化的体现,将室内的符号美学与空间的形态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具有文化感的室内空间。

    2023年01期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8 ]
  • 基于艺术创作化为底蕴下的室内家具产品造型设计

    郭曼;

    <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的产品设计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而对室内产品造型有相应的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功能需求,而是更加与室内整体风格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产品造型设计。在这些室内家具产品造型设计背后蕴含着相应的美学逻辑与文化创作逻辑,这些是基于艺术创作与美学化下的产物,在室内空间中将感知生活学融入到室内家具产品中。

    2023年01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3 ]
  • 乡土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民居的更新与设计

    郭涛;

    <正>作为乡村发展中比较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乡土文化体现着乡村地域特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不断推动下,以旅游的视觉赋能乡土民居建筑的更新,也是乡村发展的主要策略与方向。乡村民居在更新设计中可以利用其特色化的地域环境以及民俗风情,通过在民居更新改造中置入乡土文化元素,彰显其特殊的生态环境与人文气息,使其成为乡土地域的文化标识,进而不断的吸引游客进行参观。

    2023年0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05 ]
  • 党建主题公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柳杨;姚媛媛;

    <正>在现代化的党建主题公园设计中,党政文化是其重要的表现方面,在主题公园展示中,党政文化可以依托景观设计的方式进行融入式设计,将党政理念传达到景观场所,同时将党政文化与相应的主题公园构筑物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形成标识物,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在党建主题公园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主题形象的展示作用,让党建文化理念与思想融入到主题公园中。

    2023年01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0 ]
  • 动漫绘画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王雁;卢珍宇;

    <正>在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其内部的风格以及式样出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内部空间界面以及立面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进行风格化融入设计。有些是采用动漫ip绘画方式与室内空间以及装饰相互结合,并且将动漫绘画以装饰的方式成为室内的展示界面。动漫绘画在室内是一种风格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多元化室内装饰界面,将动漫自身的风格以及文化属性较好的融入到室内装饰与空间中。

    2023年01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9 ]
  •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的交融与互动

    姜春燕;

    <正>建筑是以实体的方式进行呈现,建筑艺术是抽象化空间以及视觉化图像,而舞蹈是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动作类行为,也是由身体机能出发进行互动化的艺术。建筑艺术与舞蹈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筑艺术可以从舞蹈艺术中汲取灵感,并且反映在建筑的设计以及空间的营造中,以舞蹈的柔和以及流动性表达出建筑空间艺术的融入感与参与感,建筑空间又为舞蹈艺术提供相应的舞台以及视觉化场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2023年01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