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专栏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95—2021)介绍

    顾祥林;肖绪文;亓立刚;张士前;杨起;廖显东;李厂;

    重点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95—2021)编制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该技术规程的特色和主要内容。该技术规程中对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给出了准确定义。从理论、技术、软件三个角度总结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阐述了该结构的可协同性及可操作性,详细解释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结构构成、构件设计、连接与构造措施等,并对所涉及的构件生产、施工和验收流程作了详细说明,突出强调了坐浆施工及边缘构件施工相关的操作要求,为广大工程人员更好理解该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92 ]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施工

    亓立刚;李厂;刘亚男;包睿洁;华晶晶;王良超;刘星;

    重点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95—2021)编制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该技术规程的特色和主要内容。该技术规程中对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给出了准确定义。从理论、技术、软件三个角度总结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阐述了该结构的可协同性及可操作性,详细解释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结构构成、构件设计、连接与构造措施等,并对所涉及的构件生产、施工和验收流程作了详细说明,突出强调了坐浆施工及边缘构件施工相关的操作要求,为广大工程人员更好理解该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53;No.593 7-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3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23 ]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曹志伟;朱彤;傅强;张士前;廖显东;

    为解决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存在的灌浆质量难保证、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为确定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和竖向分布钢筋断开后的设置需求,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考虑轴压比、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等参数,探究了各参数对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试验结果对比,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合理;试件延性随轴压比增大显著降低,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可取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为0.5;竖向分布钢筋断开后,配筋率变化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较小,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按照最小配筋率设置。

    2023年05期 v.53;No.593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14 ]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丁陶;肖建庄;曹志伟;房海波;朱彤;

    竖向分布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特点包括: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在楼层处断开连接,两端边缘构件采用现浇做法同时加大主筋配筋,因此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内部不需要采用传统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方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某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ETABS软件对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模型开展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不同地震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工况下模型层间位移角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1/120限值要求,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模型底部坐浆层保持完好,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2023年05期 v.53;No.59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8 ]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分析

    傅强;丁陶;朱彤;张士前;

    为探究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简称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进而为墙体厚度取值提出建议,依据SGBL整体式剪力墙构造特点,对不同支承条件下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边界进行合理简化,基于压杆稳定理论和薄板屈曲理论,建立不同支承条件下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验算方法,且与《高规》中稳定性验算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公式计算的计算长度系数β值为《高规》计算结果的1.01~1.2倍,偏于安全。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平面外稳定性验算方法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借鉴。

    2023年05期 v.53;No.59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02 ]
  • 带窗洞的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分析

    宋晓滨;蔡琪;肖绪文;曹志伟;李厂;张士前;

    为探究带窗洞的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受力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采用Cohesive接触和弹簧单元模拟预制墙板与后浇混凝土的拼缝,模拟所得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模式与文献中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带窗洞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与带窗洞现浇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差异,并讨论了轴压比和洞口偏心等参数对带窗洞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增加边缘现浇段竖向钢筋,带窗洞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可拥有等同带窗洞现浇剪力墙的承载力。此外,轴压比对两类开洞剪力墙受力性能影响均较小,洞口偏心对带窗洞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当洞口偏心率小于20%时,洞口偏心对刚度的影响小于8%。

    2023年05期 v.53;No.59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7 ]
  •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

    曹志伟;朱彤;房海波;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特点包括: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在楼层处断开连接,两端边缘构件采用现浇做法同时加大主筋配筋,从而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由于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配筋形式较传统装配整体式剪力墙配筋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提出针对于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极限位移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竖向钢筋配筋形式变化对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等效塑性铰长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剪切、弯曲变形影响的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极限位移计算方法,并通过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53;No.59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5 ]

简讯

  • 2023年《建筑结构》(半月刊)征订启事

    <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杂志创刊于1971年,历次中文核心期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担任编委会主任,1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2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近140位专家担任编委。主要栏目:多高层结构设计、大跨空间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装配式结构、山地结构、

    2023年05期 v.53;No.59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减震技术》投稿须知

    <正>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旨在有序推进房屋建筑工程应用减隔震技术,并确保工程质量。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广州大学周云教授联合《建筑结构》杂志社于2014年5月共同创立《减震技术》杂志,并邀请周福霖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任庆英、周云和王学东担任副主任委员。内容涵盖防震减灾的技术发展趋势、减隔震结构研究、

    2023年05期 v.53;No.59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CECS标准诚邀参编

    <正>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相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相关文件通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剪力墙结构免拆复合保温外模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已经通过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审核并正式批准立项。

    2023年05期 v.53;No.59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建筑结构》人物访谈栏目陆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正>当下建筑行业市场变幻莫测,与其踌躇不定,不如立足当下。为此,《建筑结构》杂志社邀请部分结构专家,谈一谈当下做的项目或遇到的挑战,聊一聊关注的那些人或事,说一说自己的周边或远方等等,报道当代结构工程师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愿为迷茫犹疑中的您带去亮光,为砥砺前行中的您加油鼓劲。

    2023年05期 v.53;No.59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建筑结构》投稿须知

    <正>《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建设部科技情报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报道内容以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性为特色。悠悠五十载,与祖国同进步,与时代共奋进。50多年来,在业内同仁支持和厚爱下,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建筑结构》逐步构建起集期刊、新媒体矩阵、品牌活动、行业研究为一体的科技传播与媒体融合平台,不断为结构专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混凝土结构

  • 初始预压应力水平对混凝土超低温下预压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时旭东;韩大全;李亚强;

    通过试验探讨了初始预压应力水平对混凝土超低温下预压性能的影响,考察的应力水平为0.2、0.4及0.6,选取的作用温度分别为-40、-80、-120℃及-160℃。结果表明,不同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损失量在各降温区间的降温阶段随降温基本上呈线性增大趋势,而其恒温阶段随恒温时间则先有所增大后呈减小甚至出现预压应力损失量恢复状,且作用的低温越低时恢复越明显;混凝土预压应力损失率在各降温区间的降温阶段随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提高而降低,但恒温阶段则变得较为复杂;不同初始预压应力水平混凝土预压应力损失量均随降温点温度的降低呈现出近于线性增大的趋势,而随温均点温度的降低则呈先逐渐增大之后趋于平缓的变化态势。结合试验数据,给出了降温点和温均点时混凝土预压应力损失量随温度变化的拟合关系式。

    2023年05期 v.53;No.593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9 ]
  • 混凝土夹芯复合板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赵考重;刘梦璇;黄良朋;

    通过9片混凝土夹芯复合板的拟静力试验,对一种混凝土夹芯复合板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高宽比、竖向压应力对墙板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连接件,能够保证混凝土夹芯复合板两侧混凝土面层整体工作,该种墙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混凝土夹芯复合板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最终发生正截面受压破坏,未产生剪切破坏;由于钢筋网强度较高,试件破坏时钢筋强度未得到充分发挥;墙板内的钢筋网对墙板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钢筋网应为完整的网片,不能由两片点焊拼接而成;混凝土夹芯复合板的延性与高宽比及竖向压应力有关,高宽比及竖向压应力越大,延性越好;墙板的水平抗侧承载力由正截面弯曲受压决定,其承载力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但计算时考虑到钢筋强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应将钢筋的强度乘以0.55的利用系数。

    2023年05期 v.53;No.593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38 ]
  • 盐冻循环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

    高剑飞;刘悦;双学珍;杨超;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盐冻循环作用下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试件在盐冻循环0~100次下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氯离子浓度、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盐冻循环100次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的试件表面未发生明显变化,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和50%的试件表面出现再生粗骨料剥落和少量浆料脱落,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至70%和100%的试件表面出现了贯穿性裂纹和再生粗骨料剥落现象。随着盐冻循环次数从0增加至100,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呈现减小特征;在相同盐冻循环次数下,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越高则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越小,再生保温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都随着盐冻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盐冻循环过程中,裂纹先在旧界面薄弱区产生,并随着盐冻循环次数增加而出现裂纹扩展并贯穿至新水泥砂浆中。

    2023年05期 v.53;No.593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10 ]
  • 石屑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翟雪强;李晓军;

    使用破碎、筛分后的废弃石屑代替石英砂作为骨料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于单因素分析试验,研究了各因素(水胶比、胶集比、减水剂掺量、钢纤维掺量)对石屑UH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流动度的影响规律,考查了四种不同养生方式下石屑UHPC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胶集比、水胶比、减水剂掺量、钢纤维掺量分别为0.63、0.2、2.1%和1.5%时,石屑UHPC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最优,7d抗压强度最高为113.7MPa,抗折强度为35.2MPa;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发现,掺加钢纤维不仅可以提高石屑UHPC的力学强度,还能显著提高石屑UHPC的韧性和残余抗压强度;经过水浴养护、干热养护和水浴+干热组合养护后,石屑UHPC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5.7%、27.1%和40.3%,但热养护对抗折强度影响不大。

    2023年05期 v.53;No.59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01 ]
  • 单轴循环加载海水腐蚀下的SMA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蔡榜文;裴强;崔迪;李维红;

    采用单向循环加载对钢筋混凝土柱受人工海水盐溶液腐蚀后进行形状记忆合金(SMA)加固,研究其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经盐溶液腐蚀后,SMA加固试件的刚度、延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承载力提升不大,且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其刚度、延性以及承载力提升幅度在减小甚至无明显变化,说明SMA丝加固对试件遭受一定浓度盐溶液腐蚀具有抵抗作用。盐溶液浓度的增加会降低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承载力降低幅度增大,耗能性能降低幅度变小。盐溶液浓度为15%时,SMA加固试件的耗能性能比未腐蚀未加固试件高约4倍,表明SMA加固能很好地改善试件的耗能性能。

    2023年05期 v.53;No.593 63-6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87 ]
  • 加固用绿色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张会芳;陈汇鋆;颜政伟;王联庆;张占超;刘海静;魏文博;王国斌;

    为研究建筑、工业废弃物在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中的应用,主体胶凝材料是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水胶比、再生细骨料、胶砂比、铁尾矿粉、粉煤灰五个因素对灌浆料基本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0min和30min的试块流动度,并分别对养护1、3、28d后的试块进行抗折、抗压试验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养护28d为最终强度标准条件下,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发现水胶比对试块力学性能影响最大,胶砂比影响最小;建筑、工业废弃物能充分应用于加固灌浆料中,能促进水化反应,填充空隙,提高强度。较合理因素水平组合为水胶比0.36,胶砂比1:0.8,再生细骨料掺量40%,铁尾矿粉掺量8%,粉煤灰掺量8%。

    2023年05期 v.53;No.593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75 ]
  • 地基沉降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状态X射线试验研究

    荣建;王颖轶;

    采用足尺模型模拟地基沉降对养护期混凝土结构影响,通过对典型混凝土样本的大功率X射线切片扫描和三维重构,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混凝土在地基沉降作用下内部结构、微裂缝及其断裂损伤状态。结果表明:地基沉降量及沉降时间对混凝土胶结状态有不同程度影响,地基沉降量越大,其粗骨料与周围的胶结情况越差,内部微裂缝出现的概率更高;初凝混凝土受地基沉降作用后,粗骨料周边易被折断或拉裂,萌生张拉裂缝;混凝土内部孔隙、裂纹、缺陷等损伤区域在地基沉降作用下存在扩展演化和微裂缝相互贯通和断裂局部化的可能性,对结构抗渗性和耐久性存在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大型污水处理池等混凝土结构抗渗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53;No.593 76-8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88 ]

装配式结构

  • 新型不出筋拼缝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肖宇;李贤;

    提出两种预制底板不伸出钢筋的新型拼缝,即阶梯拼缝和弧形螺栓拼缝,并针对两种新型拼缝和后浇带拼缝开展了混凝土叠合板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通过试件的破坏过程和形态、应变分布特征、荷载-挠度曲线、特征荷载值的对比,研究了后浇层厚度、拼缝附加钢筋的配筋设置、拼缝形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新型拼缝可以防止拼缝处的裂缝沿叠合面横向发展而过早破坏;抗弯刚度和承载力随钢筋屈服强度的增大及后浇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阶梯拼缝板可以达到与后浇带拼缝板一样的受弯性能。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两种新型拼缝的配筋设计方法。

    2023年05期 v.53;No.593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561 ]
  • 装配式钢框架柱法兰栓焊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舒兴平;钱鑫;刘筱钰;贺冉;张再华;姚尧;

    为研究一种新型法兰栓焊连接柱节点在多高层钢结构中的工程应用,对3个法兰连接足尺模型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并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对比论证以及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法兰栓焊连接节点受力性能良好,对比传统法兰连接节点其刚度和承载力均有所提升;新型法兰栓焊连接节点的破坏模式有所改善。得出了不同焊缝尺寸下新型法兰栓焊连接节点的螺栓与焊缝承受弯矩的受力分配比,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23年05期 v.53;No.593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97 ]
  • 钢结构装配式变电站一体化围护结构抗火性能研究

    盛学庆;曾聪;潘胜军;陈佳慧;

    当前钢结构装配式变电站仍存在围护结构装配化程度低、主体结构防火构造与围护结构不匹配等技术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变电站的一体化围护结构,一方面实现对梁柱的防火保护,同时也可以实现防火板与墙板的一体化。对单榀钢框架进行了足尺抗火试验,并对不同厚度蒸压轻质混凝土防火板(ALC板)的抗火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由50mm厚ALC板+50mm厚岩棉层+50mm厚ALC板组成的一体化墙板和使用100mm厚ALC板作为梁柱防火板的主体结构均能满足ISO-834标准火灾模拟下的耐火极限要求。

    2023年05期 v.53;No.593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43 ]
  • 专用预埋钢绞线吊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孟宪宏;孙晨;夏程;

    为研究专用预埋钢绞线吊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强度,考虑不同锚固长度、弯折角度、末端形式对承载力的影响。对专用预埋钢绞线吊件进行了与混凝土粘结锚固强度的试验、三种拉拔承载力试验以及与圆钢吊环试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预埋钢绞线吊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强度。结果表明:钢绞线吊件的锚固长度达到40d(d为钢铰线直径)以上时,粘结锚固力会大于吊件强度,使钢绞线吊件发生屈服破坏,钢绞线吊件的弯折角度在120°~150°中间对钢绞线吊件承载力基本没有影响,钢绞线吊件的末端经过处理后破坏形态由脆性变为延性且承载力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钢绞线吊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钢绞线吊件在承载力方面优于圆钢吊环。

    2023年05期 v.53;No.593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5 ]

钢与组合结构

  • 屈曲约束翼缘盖板连接的钢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研究

    冯玉龙;韦明途;种迅;蒋庆;

    为提升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实现塑性铰转移、损伤集中和损伤构件的可更换,针对带悬臂梁段拼接节点,提出了一种屈曲约束翼缘盖板连接的钢框架节点。对7个系列共14个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节点的性能差异并研究了关键设计参数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节点塑性变形集中在可更换的屈曲约束翼缘盖板上,滞回较为饱满且稳定;翼缘盖板与翼缘面积比增加时,节点承载力增加,但比值超过约1/2时,梁柱可能出现损伤,难以实现损伤集中的设计目标;梁段间隙过大,翼缘盖板可能发生局部屈曲,建议控制其厚度与梁段间隙比值不低于1/5;约束板约束范围达到50%时,即能有效约束翼缘盖板;增加翼缘盖板削弱段长度,使梁段间隙偏心率在0~0.25区间时,节点滞回曲线变化不大,翼缘盖板损伤减小;当螺栓数量较少时,翼缘盖板在屈服耗能前会产生滑移,进而影响节点滞回性能;腹板近翼缘侧螺栓孔由圆形改为槽形时,可以改善腹板螺栓孔处应力状况。

    2023年05期 v.53;No.593 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9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09 ]
  • 采用BP-ANN模型的梁柱平齐端板连接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预测研究

    刘仲洋;李冰阳;黄轶淼;王浩;陈伟;翁维素;

    筛选文献中报道的143组试验数据,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建立和训练了1个2层BP-ANN模型,对梁柱平齐端板连接节点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进行了预测。该模型利用20个组件特征参数作为输入,以极限抗弯承载力作为输出。通过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并依据模型推导出一个实用简化的极限抗弯承载力数学表达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训练的BP-ANN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5.28%,均方误差(MSE)为5.79×10~(-4)。另外,对特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组件特征对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ANN模型能够综合考虑组件特征对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该模型为梁柱连接性能评估和改进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可作为数值模拟和结构试验研究的有力补充。

    2023年05期 v.53;No.593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19 ]
  • 轻钢龙骨防火外墙及其与钢框架连接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分析

    李可;王琳;汤万里;王新玲;

    针对轻钢龙骨防火外墙在L形角钢连接、异形角钢连接两种连接方式下的平面外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进而考虑竖向轻钢龙骨间距及布置方式、横向轻钢龙骨厚度、异形角钢连接件个数、L形角钢与型钢梁连接自攻螺钉个数、L形角钢厚度六个因素的影响,对轻钢龙骨防火外墙及其与钢框架连接的平面外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异形角钢连接件个数或L形角钢的自攻螺钉个数可提高墙体平面外极限承载力和刚度及连接件平面外刚度,且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减小龙骨间距能提高墙体平面外极限承载力及刚度;增加横向轻钢龙骨厚度能提高墙体平面外极限承载力和连接件平面外刚度;增加L形角钢厚度可明显提高墙体及连接件平面外刚度。

    2023年05期 v.53;No.593 12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38 ]
  • 波纹钢板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邹昀;缪嘉炜;王城泉;时建新;陈明;吴艺超;

    基于波纹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U形外包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梁,以“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施工便捷、传力明确的节点连接方式。对中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延性、梁端塑性铰区以及节点核心区关键部位钢材的应变变化,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节点进行模拟,并与试验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试件最终破坏的位置为梁端理想塑性铰区,节点核心区域未发生明显破坏,实现了塑性铰的外移;试件滞回曲线饱满,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206,延性系数为3.67,说明试件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以及延性。节点域钢材各位置应变分布均匀,传力效果良好,节点核心区未屈服,梁下翼缘塑性铰区应变达到屈服应变,节点工作性能良好,能有效传递弯矩以及剪力。

    2023年05期 v.53;No.593 136-14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1 ]
  • 含UHPC薄层的新型栓钉组合剪力键抗拔性能试验研究

    吕伟荣;马慧心;卢倍嵘;周卿祺;赵思钛;刘福财;戚菁菁;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为UHPC)良好的受力性能,提出了一种由钢板-UHPC薄层-普通混凝土叠合而成的新型栓钉组合剪力键,用于增强基础环式风力机基础中基础环与混凝土间的界面抗拔能力。通过对1:3缩尺模型进行了3组共9个静力拔出试验,研究了UHPC薄层厚度对新型栓钉组合剪力键的荷载-滑移曲线、破坏形态及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受力过程可经历4个阶段,即界面间摩擦传力弹性阶段、栓钉受剪弹性和弹塑性阶段、混凝土受拉破坏阶段。UHPC薄层的加入,栓钉不仅在钢板与UHPC薄层界面(简称第一界面)即栓钉根部出现了塑性,同时在UHPC薄层-普通混凝土交界面(简称第二界面)上亦出现了明显的塑性,使得新型栓钉组合剪力键抗剪刚度及承载力均较普通栓钉剪力键有显著提高。同时栓钉根部剪应力峰值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剪力键的抗拔性能。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基于双界面栓钉屈服的新型栓钉组合剪力键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反映UHPC薄层厚度对承载力的贡献。

    2023年05期 v.53;No.593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15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连载专栏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钢柱脚

    周佳;童根树;李常虹;刘宜丰;费少沣;王铭意;

    根据《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钢柱脚的轴力传力机制以及外包式钢柱脚的弯矩传力机制。对于外包式钢柱脚,指出规范关于外包混凝土最小高度要求的实质,提出了钢柱传递至外包混凝土的轴力、界面抗剪、外包混凝土的抗冲切等计算公式,并对《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关于外包式钢柱脚极限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现行规范关于钢柱下混凝土的局部受压计算,偏不安全,提出了基于壁板以及钢柱整体的混凝土局部受压计算方法。

    2023年05期 v.53;No.593 148-15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24 ]

  • 思政教育融入建筑专业教学的探索

    林珂;

    <正>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建设也在逐步开展。由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一书,按照教育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要求,以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切入点,对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8 ]
  • 对当代演艺建筑艺术的分析

    梅永刚;

    <正>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衍生出了各类艺术形式,人们对承载各类艺术的演艺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艺术类别也花样百出,其目的是为了遮风挡雨向更为实用更具特色转变。建筑也越来越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而演艺建筑多为剧院剧场等类型,其新颖的造型可以捕捉人们的“眼球”,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走进建筑里一探究竟,这也是当代演艺建筑的魅力。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

    刘杨;

    <正>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一个建筑项目中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项目竞标、后期建设等等。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率的升高,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得到提升影响着工程造价,这致使建筑工程成本消耗超过工程造价预算,影响着工程建设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现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应当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的建筑工程造价方案、实际成本、预算控制等等方面上存在不合理性,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保证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进行研究,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460 ]
  • 景观建筑手绘技法艺术表现

    赵明芝;

    <正>在设计界中,手绘表现是设计师将抽象的头脑想法转化为具象的可视化图形符号较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及时记录着设计师头脑风暴和灵感想法较为快速的表现手段,也是评测设计师绘画功底能力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通过手绘艺术来表现景观建筑的细部,更是体现了精品蕴于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景观细部设计手册(Ⅰ)》是一套纯手绘技法表现书籍,编者从大量的国际顶级公司中挑选了很多大师级的精品代表之作,按照设计元素分门别类地重点介绍大门、围墙·栏杆、花钵·雕塑、亭·塔楼等景观中的一些建筑构筑物。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3 ]
  • 创新创业教育与建筑课程的有效结合

    李珊珊;

    <正>建筑类专业教学的指向是以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和国家政策保障为支撑,以素质教育、思政教育贯彻为要求,以推动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促进房屋建筑业、建筑材料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等与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紧密结合,培养创新精神突出、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勇于投身实践的建筑专业人才队伍。其课程与具有素质性、通识性、基础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并以两者共通的教学逻辑为脉络支撑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既可培养建筑专业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为建筑专业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进入建筑或其他行业、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6 ]
  • 建筑元素对声乐表演教学效果的影响力

    陈萌璇;

    <正>为了有效提高声乐表演教学效果,很多授课者逐渐在课堂上开始融入建筑元素,以期能够丰富课堂授课内容,提高求学者对声乐课堂的关注度,并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授课者在运用建筑元素展开该部分教学活动时,通常会结合故事教学法展开授课活动,将蕴含建筑元素的故事与声乐表演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融合,继而有效提高求学者对声乐表演的兴趣,让其自主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声乐表演教学效果有所提升的目地。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传统建筑元素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应用

    宋辉;

    <正>在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大高校的教职人员不再将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唯一工作目标,逐渐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并结合传统建筑元素展开该项工作,以期能够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频率,继而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学校管理的本质》一书主要讲述了高校教职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有效展开学校管理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教职人员提高自身对管理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还需要加强其自身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继而有效展开后续管理工作。

    2023年05期 v.53;No.593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 ]
  • 现代教育视角下建筑英语翻译技巧及特点分析

    陈佳妮;

    <正>跨国项目的增多、产业融合的加速、专业研究的深入,为建筑专业学者进行跨领域合作创造了契机,如何巧妙运用翻译技巧、为不同国籍的学者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准确表达专业术语的同时展现各国语言魅力、融洽交流氛围,成为与会学者和翻译人员共同研究的方向,《翻译与建筑》便是研究成果之一。由七大章节和参考文献构成的书籍主体,处处透露着专业的风格和实用的气息。以充满远见的目光、专业审慎的态度、逻辑清晰的思维,通过基础知识介绍、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4 ]
  • 建筑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创新整合

    白佛;

    <正>在教育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授课者逐渐丰富现有的教学体系,在课堂上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为求学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建筑类专业也不例外。为了使建筑类专业的授课过程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展开相应的授课过程,继而提高建筑类专业学生对思政授课内容的运用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思想高度,促进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7 ]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在建筑空间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罗佳;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行业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贡献力度,高校部分授课者逐渐开始结合BIM技术以及大数据资源展开建筑空间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以期能够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求学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授课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结合大数据资源丰富现有的教学元素,提高BIM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率,继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能力更强的建筑类专业人才。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15 ]
  • 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的融合

    王峡;

    <正>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设计方案的艺术性,逐渐开始结合建筑装饰完善现有的设计方案,继而使得建筑物外部造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为了使所选用的建筑装饰元素更加具有艺术性,他们需要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艺术视角选用更加美观且安全系数足够高的建筑装饰,以期能够有效实现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的融合目标,继而促进建筑业工作者设计水平的提升。《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一书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构成元素有哪些,并论述了有效展开建筑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2 ]
  • 新型槽型梁结构的桥梁发展

    董文学;凤淼;康雄飞;

    <正>在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桥梁建设工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通过桥梁工程的顺利竣工,能有效加快城市交通行业的发展速度,并有效提高新型建筑结构在整个桥梁结构中的被利用率,槽型梁便是得以广泛运用的建筑结构之一。运用槽型梁展开桥梁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桥梁建设质量,继而推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城市桥梁建筑理论》一书主要讲述了城市桥梁建设原理与城市规划方案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展开相应的桥梁建设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书中不仅为读者阐述了与桥梁建设理论相关的内容,更强调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业的重要性。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4 ]
  • 绿色理念装配式建筑空间

    郎凌云;

    <正>绿色理念是现代建筑空间以及建筑建构中比较重要的设计理念,绿色理念也是体现在其空间营造中的低碳化生态化。而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筑方式中大量的现场工作以及构件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一种标准化预制构件,这些预制化构件可以在现场进行组装,形成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绿色理念下的装配式建筑空间具有新的形态特点,整合建筑构件,建筑空间以及绿色生态等。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62 ]
  • 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王军;

    <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行业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和途径,相比传统的建筑模式,具有流水线作业、质量统一、工期可控、减少损耗、节约劳动力等优势。但是装配式建筑涉及到涉及、生产、安装等多个环节,对各个环节协同管理要求比较高,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全建设周期的各项信息数据整合起来,保证各个环节有效共享信息、高效协同施工,因此将BIM推广至装配式建设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8 ]
  • 数字媒体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王哲;徐欢潇;

    <正>数字媒体艺术是近些年来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通常被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公共景观以及商业之中,可以为公众带来比较新的空间数字化体验。数字媒体艺术有其比较独特的优点,拥有数字化的视觉技术以及图像化美学,再结合新的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让景观设计在空间层次上的表达更加丰富,并且也能让景观与大众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以及关联,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也有利于促进城市景观的发展。

    2023年05期 v.53;No.593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42 ]
  • 全面健身场所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设计

    纪寿汉;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日益得到关注。同时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将公共空间进行普及化融入化的设计进程。全面健身场所与公共空间的融合设计是新的趋势,也是一种对于体育文化与强身健体的追求。破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需矛盾,同时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2023年05期 v.53;No.593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