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结构设计与建造

  • 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丁洁民;邵聪;刘沛;吴宏磊;王世玉;

    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DYB)是近年来基于传统屈曲约束支撑(BRB)提出的新型减震概念与装置,根据构造特点可将其分为串联型DYB和并联型DYB两种。分析了两种DYB的简化力学模型,并对其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进行模拟,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阻尼+耗能为抗震性能目标进行设计,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纯框架结构、BRB框架结构与DYB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等级下的抗震性能及构件受力,系统研究了平面框架中DYB框架结构在全过程地震水准下的耗能机理及受力性态,并在三维框架中对并联型DYB的抗震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以阻尼+耗能为抗震性能目标的设计中,不应采用串联型DYB,建议采用并联型DYB进行设计。并联型DYB在多遇地震下即开始耗能,相比传统BRB,其对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等级尤其是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改善作用最为突出,但在设计时仍需注意并联型DYB带来的“构件内力放大效应”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3年10期 v.53;No.59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8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68 ]
  • 超高层公共建筑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探索实践

    刘美霞;卞光华;陈伟;王广明;陶星宇;董嘉林;顾益明;刘云龙;

    以新发大厦项目为例,系统介绍BIM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在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基于疏散分析、采光分析、机电深化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项目数字化设计应用与探索。结合EPC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实现基于BIM的智能施工、现场平布、成本核算、设备运行模拟、可视化交底、智慧工地、进度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智慧管理平台,创新性地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inoBIM设计系统,总结了基于BIM的数字设计、智能施工技术体系,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为BIM技术在超高层公建领域的全过程、全要素落地提供实践案例。

    2023年10期 v.53;No.598 10-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878 ]
  • 矩形超高层建筑归一化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模型

    丘杏逢;曾加东;张志田;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在B、D两类紊流风场中开展了不同长宽比矩形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结果表明: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特性主要受紊流风场、气动外形和旋涡脱落等因素影响,矩形柱截面的长宽比变化将影响功率谱幅值及能量分布。当矩形柱截面长宽比小于3时,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主要受旋涡脱落控制,但当长宽比超过3后,矩形柱侧面分离再附流动的影响逐渐加强,具体表现在:功率谱峰值减小、带宽增大及高频区出现较小谱峰。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和矩形柱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特性,提出了归一化横风向脉动风荷载谱模型,该经验公式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洁,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2023年10期 v.53;No.59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85 ]
  • 杆塔结构设计规程变化对杆塔通用设计的影响研究

    房正刚;李正;李毅刚;刘蕊;

    简要介绍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86—2020)修编的主要内容。就该技术规程中对输电杆塔设计有较大影响的主要规定差异与《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86—2020)修编对35~750kV杆塔通用设计的影响,提出了杆塔通用设计的优化建议。

    2023年10期 v.53;No.59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3 ]
  • 结构用重组竹受火后性能退化研究

    呼梦洁;杨鼎宜;俞君宝;

    以经防火涂料处理前后的重组竹为研究对象,测试重组竹在不同受火时间后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及残余质量。以木材为比较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微分热重(TG-DTG)方法分析重组竹、防火涂料及云杉-松木-冷杉(SPF)的热流量和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相比于未经防火涂料处理的重组竹,经防火涂料处理后的重组竹力学性能和质量随受火时间的延长下降速率均明显减小;重组竹的热稳定性优于SPF;防火涂料在高温下吸热膨胀形成碳质泡沫,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

    2023年10期 v.53;No.59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9 ]
  • 张家口奥体中心游泳馆钢结构屋盖提升方案对比研究

    陈耀华;

    张家口奥体中心游泳馆钢结构屋盖提升方案基于沿东西中轴线对称分布原则,通过改变分区、提升架的数量及布置位置,设置了三种提升方案。为研究三种提升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对每种提升方案各阶段提升进行全过程跟踪模拟。对比分析了三种提升方案的节点竖向位移、支座反力和杆件应力比等,并研究提升不同步性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提升方案中90%以上杆件的应力比集中于0~0.4范围内;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核心筒在提升过程参与受力,能够提高上部网架、提升架和下部混凝土结构在提升阶段的安全储备;通过合理地布置提升吊点,选用合适的额定提升力的提升设备,可避免在提升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因提升不同步造成的位移差,且单点出现最大提升力时不会影响网架的正常提升和造成网架损伤。对比分析的三种提升方案均具有可行性,且方案三相对更为合理。

    2023年10期 v.53;No.598 31-3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31 ]

简讯

  • 第九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投稿须知

    <正>第九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拟于2023年10月18-21日在苏州召开,为全面地交流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技术,分享先进经验与成果,促进各方合作与发展,推动建筑结构领域的进步,本次会议论文投稿已开启,会议论文请按照《建筑结构》增刊投稿格式要求排版。论文经审查后,凡符合录用条件的稿件将在本次会议内部交流使用,并同时在《建筑结构》2023年下半年增刊(有刊号,知网可检索)中刊发。

    2023年10期 v.53;No.598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钢与组合结构

  • 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整体稳定性分析

    孙翔;裴笑莹;杨雨青;王喆;牟在根;

    考虑几何初始缺陷和材料非线性,对带钢管混凝土端柱的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弹塑性整体稳定性分析,研究高度、宽度、厚度、钢板与钢管厚度、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墙体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极限稳定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和与组合剪力墙发生失稳时的应力云图。采用三项式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的整体稳定系数公式进行分段拟合,拟合出整体稳定系数计算公式。最后提出轴压作用下的组合剪力墙的极限稳定承载力公式。结果表明:拟合公式计算的整体稳定系数略低于有限元模拟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整体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较为安全合理。

    2023年10期 v.53;No.598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60 ]
  • L形双连接板实体式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杨晓明;李金杭;韩孝坤;刘凯;

    提出了一种采用双连接板的L形实体式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采用不同的钢管连接件的尺寸(宽度分别为100mm或200mm)、不同轴压比(0.4和0.6)的试件。对各试件施以不同的竖向恒载,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讨论了试验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板宽度与水平峰值荷载和刚度呈正相关,增加连接板宽度对两者的提升很大,与延性和耗能能力呈负相关,增大连接板宽度两者有所下降,而且更宽的连接板会加剧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竖向恒载与水平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呈负相关,加大轴压比导致两者均变小,且加剧了刚度衰减,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延性,强度退化也更均匀。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钢管壁厚度、钢管管径和钢材强度等级对组合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钢管壁厚度、钢管管径都可以显著加强L形双连接板实体式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水平峰值荷载和刚度,但变形能力即延性也明显下降;提高钢材强度等级则能使水平峰值荷载和延性都得到改善。

    2023年10期 v.53;No.598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5 ]
  • 单边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张玉芬;王夺;高嘉岐;苗云森;胡和涛;

    基于复式钢管混凝土双层钢管的截面特点,设计了单边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并对5个单边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和1个穿芯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得到了试件的弯矩-转角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试件滞回曲线均呈饱满Z形,节点破坏形态为T形件翼缘屈服后钢梁塑性变形,T形件因不同的加肋方式出现了三种变形特征。除了T形件翼缘厚度较薄且未加肋的试件为部分强度半刚性节点外,其余节点试件均为全强度半刚性节点;加肋T形件节点比无肋试件极限承载力提高了30%,但延性明显降低;对比穿芯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单边螺栓栓-T形件连接节点初始刚度略低、承载力相当,但变形能力明显提高,滞回性能得到改善;往复荷载下单边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为拉压交替式工作,受拉螺栓能够得到较强的锚固连接强度,单边螺栓-T形件连接节点在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中传力可靠,结构整体性较好。

    2023年10期 v.53;No.59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9 ]
  • 国产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轴心压杆整体稳定承载力研究

    熊晓莉;都坤;马萌;

    为了研究国产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轴心压杆的整体稳定承载力,用厚度为8mm和12mm的国产Q460高强度钢板制作了3根焊接T形截面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基于实测的钢材力学性能、截面残余应力和试件几何尺寸,建立考虑了初始几何缺陷和力学缺陷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预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并将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利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补充计算了24根不同长细比压杆的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将相应的整体稳定系数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的柱子稳定系数曲线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国产Q460高强钢焊接T形截面轴心压杆的整体失稳形式为绕对称轴的弯扭失稳,失稳时压杆进入了弹塑性变形阶段,在设计过程中选取b类截面柱子曲线对其进行计算是安全可靠的。

    2023年10期 v.53;No.598 62-6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96 ]
  • 双拼冷弯C型钢节点初始刚度及承载力理论计算研究

    孙芳芳;陈明;

    为了研究冷弯C型钢节点的受力性能,发挥其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的作用,建立双拼冷弯C型钢梁柱节点力学模型,依据力学原理分别对梁和节点板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模型的受力与变形的关系,得出节点在弹性阶段的转角变形及初始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根据节点的不同破坏形态计算其屈服承载力。考虑节点板厚度、螺栓间距和C型钢尺寸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得到屈服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模拟值,将由理论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与其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屈服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理论值与模拟值均基本接近,说明理论计算公式是合理且可靠的,能够应用于冷弯薄壁C型钢节点的计算当中。

    2023年10期 v.53;No.598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4 ]

混凝土结构

  • 全装配式RC楼盖横板向传力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庞瑞;孙园园;张岚波;段锦茹;

    为研究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CPCD)横板向传力性能,完成了8个对边简支试件的竖向静载试验。基于共轭法提出了DCPCD横板向刚度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板缝数量、板缝连接件数量、楼盖跨度和横板向与顺板向刚度比等参数对DCPCD横板向传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PCD试件的板缝连接件受力性能良好,可有效地传递横板向弯矩和剪力,并能较好地协调相邻预制板的变形;基于共轭法的DCPCD横板向刚度计算方法的精度比最小截面刚度法和折线变形法高;减少板缝数量、增加板缝连接件数量均可有效改善楼盖横板向的传力性能,提高楼盖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基于楼盖承载力与振动舒适度的要求,建议四边简支楼盖横纵向刚度比的取值范围为0.3~0.75。

    2023年10期 v.53;No.598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0 ]
  • 珊瑚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干湿循环耐久性的影响研究

    温媛媛;弓永胜;任蓉;闫建文;

    为研究珊瑚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抗压、抗折力学性能及干湿循环耐久性的影响,用珊瑚砂取代石英砂制备成UHPC,替代率分别为0%、20%、40%、60%、80%、100%,研究了不同珊瑚砂掺量的UHPC的抗压、抗折和抗硫酸盐干湿循环能力。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28d后,掺入100%的珊瑚砂UHPC的抗压强度为108.9MPa,抗折强度为37.7MPa,珊瑚砂由于其吸水性强的特点会抑制UHPC早期抗压强度(28d前)的发展,抗折强度变化率高于抗压强度;随着硫酸钠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UHPC抗压强度逐渐增加,珊瑚砂掺量与抗压强度差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干湿循环15次时,UHPC基体中水泥砂浆结构更加疏松多孔,孔隙直径较大,水化产物晶体数量少,而干湿循环60次时,珊瑚砂掺量为100%的UHPC组的扫描电镜中钙矾石晶体发育状态良好,其结构尺寸较小且极为纤细。

    2023年10期 v.53;No.598 82-8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34 ]
  • 铁尾矿对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孙建恒;段雅静;敦晨阳;郭垚;马馨鑫;

    以唐山地区的铁尾矿粉、铁尾矿砂、铁尾矿石分别替代粉煤灰、河砂、碎石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及粗细骨料,研究铁尾矿对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粉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比粉煤灰混凝土差;而尾矿粉-尾矿砂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优于尾矿粉混凝土;全尾矿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优于尾矿粉-尾矿砂混凝土且优于粉煤灰混凝土。

    2023年10期 v.53;No.59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29 ]

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

  • 组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刘岩;

    为提高实体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精度,在总结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几点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两种标称能量回弹仪协同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组合回弹法,利用标称能量为2.207J和4.5J回弹仪两种回弹仪分别对混凝土试件浇筑侧面进行回弹,得到组合回弹值。依据不同强度等级试件的试验数据绘制组合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散点图,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到组合回弹法测强曲线公式,并给出组合回弹法检测技术的操作方法,提出组合系数的概念。最后,对实体工程结构构件采用组合回弹法进行检测,并与钻芯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回弹法测强曲线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组合回弹法较之前的回弹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2023年10期 v.53;No.598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86 ]
  • 冲击回波法识别孔道灌浆缺陷尺寸的研究

    杨海林;张宏祥;

    针对建筑结构中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的灌浆缺陷,采用冲击回波法对灌浆缺陷的识别进行研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灌浆情况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了3组现场试验模型,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了检测,得到了不同灌浆情况模型的频谱响应。通过对比理论计算频率与现场实测频率,研究了缺陷程度、预应力孔道材料、缺陷横截面周长对厚度主频和关键频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的误差;根据缺陷横截面半周长与名义厚度比值和板厚偏移率的关系推导了计算缺陷横截面周长的公式。结果表明:越靠近厚度主频,缺陷和钢绞线响应关键频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越小,越远离厚度主频其误差越大;一般密度的钢筋和箍筋对检测结果无影响;计算与实测的关键频率均随缺陷程度的增大而降低,且与厚度主频的变化趋势一致;塑料孔道模型的厚度主频和关键频率较金属孔道普遍向低频漂移,但各关键频率的影响系数和厚度主频的影响系数保持一致,可以据此估算出缺陷程度;缺陷尺寸越大,检测构件厚度越小,误差越小。

    2023年10期 v.53;No.598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19 ]
  • 红外热像技术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溪;王卓琳;许清风;张东波;陈玲珠;

    制作了3片预设缺陷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模型试件,包括2片不同厚度的E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试件和1片无机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试件。为研究不同季节室外温度对红外热像检测结果的影响,分别在春季和夏季对3个试件进行了红外热像定时拍摄。检测结果表明,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会影响缺陷区域与完好区域表面温度差随室外温度变化的规律;检测当天的环境温度波动越大,外保温系统表面温度差越大;对于保温材料厚度较薄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红外热像技术可识别出保温层与基层间的缺陷,但无法根据红外热像获得的温度差确定缺陷的类型、保温材料缺失程度等详细情况;红外热像技术可识别出外保温系统中的锚栓分布情况,因此可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措施检测。由于红外热像技术不能准确识别所有缺陷,工程现场检测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应辅以其他检测手段。

    2023年10期 v.53;No.598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76 ]
  • 船厂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

    蔡茂;倪建公;熊家才;方敬奇;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船厂结构中的应用尚未有研究。总结了船厂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特点,构建了船厂结构健康监测硬件与软件系统,基于“智能船厂数字化平台”,开发了船厂结构监测软件系统1.0版本,制定了船厂结构健康评估准则及分级阈值计算方法。将研究成果在某船厂曲面分段车间进行了应用,监测结果表明,该结构安全等级均处在一级~三级,结构负载水平不高,结构安全。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2023年10期 v.53;No.598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1 ]
  • 某高层建筑纠倾加固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

    牛文庆;张小兵;郑静;

    针对高地下水位泥岩地基软弱、施工不当等引起的高层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进而导致上部结构倾斜的工程案例,通过现场勘察研究制定了纠倾加固技术方案并实施,纠倾加固过程中运用沉降观测和倾斜观测研究了大楼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锚杆静压桩结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止倾加固,井形巷道钻孔取土结合锚索加压调控纠倾”的综合纠倾加固方案对该纠倾加固工程切实可行,工程实施后高层建筑倾斜率由3.99‰降低至1.21‰,满足规范及正常使用要求;高层建筑纠倾加固过程中沉降观测结果和倾斜监测结果可以相互验证,监测结果的及时分析反馈可以实现“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以便及时适当调整纠倾加固方案,保障大楼结构安全;对高层建筑纠倾加固工程,采取先止倾加固再纠倾加固的方式,纠倾过程及结果会比较理想。

    2023年10期 v.53;No.598 122-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91 ]
  • 基于钢筋约束作用的混凝土受弯裂缝注浆修复技术研究

    王猛;吕伟荣;尹国林;卢倍嵘;钟小金;吴记东;

    目前混凝土结构裂缝化学注浆主要是针对平滑等宽的收缩类裂缝,注浆孔往往沿裂缝开展深度方向等距布置,这对于不等宽的受力裂缝常导致在表面溢浆的同时,内部未能有效封堵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注浆效果。为此,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反向加载试验,研究了受弯裂缝宽度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钢筋对受弯裂缝开展的有效约束范围为5.9d(d为钢筋直径),建立了考虑钢筋约束作用的受弯裂缝宽度模型;结合环氧浆液扩散半径理论公式,提出了混凝土受弯裂缝的最佳钻孔深度为距表面0.60H(H为裂缝沿截面开展的总高度),该注浆孔位置可实现受弯裂缝表面溢浆的同时,内部亦能有效封堵的预期效果。

    2023年10期 v.53;No.598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6 ]

地基与基础

  • 孤石群地层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设计优化与应用分析

    余渊;潘多忠;邹锦华;

    孤石地层的存在是困扰桩基础施工的主要难题,其不仅关系到桩基稳定,更关系到工程的投资。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以深圳某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工程为研究背景,此工程地层存在分布范围广且尺寸大的孤石群。根据总体地勘资料、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提出了孤石群地层中桩基础施工设计优化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原设计桩基极有可能穿过巨大孤石,浪费明显,成本高;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层内,采取桩底分别进入孤石内4.5m和3.7m深,锚杆进入岩层长度在3~8m的方案;优化施工方案后桩基和锚杆数量分别占其总数量的57.34%和5.04%,相比原设计方案节约造价1 559.38万元和449.22万元,同时桩基的质量检测均符合要求。

    2023年10期 v.53;No.598 134-13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44 ]
  • 无结构底板挡墙承台梁计算分析与工程设计

    刘德彬;

    重庆及周边区域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支承于桩基承台梁上的地下室结构挡墙形式较为普遍,而对于此类挡墙结构形式的挡墙根部计算约束的假定,不少结构工程师有着不同的见解。为进一步探索此类挡墙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采用YJK软件中的实体单元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并借鉴《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规范》(GBJ 69—1984),通过分析承台梁与挡墙截面刚度关系来明确挡墙根部约束类型,给出承台梁内侧增设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结构底板或人字形地梁以满足其可视作不动铰支座的设计建议和配筋设计要点。

    2023年10期 v.53;No.598 140-14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4 ]
  • 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TRD)在赣江某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徐晓兵;韩小凡;邓彪;胡琦;丁继民;刘羽;

    在水利防渗工程中,渠式切割水泥土连续墙(TRD)作为防渗墙,其设计方法、施工控制要点和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依托江西赣江某综合整治工程,根据项目工程地质特点,比较不同防渗墙的施工优势,设计了联合双轮铣深层搅拌技术(CSM)的TRD施工方案,通过试成墙试验,确定了TRD的施工参数,并对成墙质量进行了钻孔取芯和地质雷达检测。试验结果表明:TRD防渗墙在富水圆砾地层中施工效果较好,成墙速度8~10m/d。钻孔取芯检测结果表明:芯样率较高,完整性好,防渗墙连续均匀;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4~1.9MPa,渗透系数小于1×10~(-6)cm/s,强度、渗透性等满足防渗性能要求。地质雷达检测结果显示:TRD防渗墙成墙完整性好,墙体均匀连续且达到设计深度。

    2023年10期 v.53;No.598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45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连载专栏

  • 《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钢板剪力墙(二)

    周佳;童根树;应姗姗;李常虹;刘宜丰;付波;

    钢板剪力墙具有构件形式简单、连接节点容易实现、受力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介绍了考虑竖向加劲肋共同受力时钢板剪力墙的受压稳定计算方法和竖向加劲肋门槛刚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与现行规范计算方法的结果对比,同时还介绍了钢板剪力墙上开设门洞的设计方法。希望可为实际工程项目中钢板剪力墙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v.53;No.598 152-15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6 ]

  • 体育场地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陈利娟;

    <正>校园内的体育建筑是校园基础设施之一,在学生们的学习以及生活过程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体育场地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对体育场地建筑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合理的体育场地建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以及体育教学质量,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乐趣,让学生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当代中国体育建筑的建设历程与发展趋势》主要研究1949年至今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过程以及发展历程,举了多个体育场馆建设典型案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分析体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3年10期 v.53;No.598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0 ]
  • 建筑专业外语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肖冰雪;

    <正>在建筑专业外语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们的元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以及英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建筑专业英语学习过程当中,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较差,学习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需要在建筑专业外语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们的元认知能力,进而帮助学生们提升英语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们英语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23年10期 v.53;No.598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3 ]
  • 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建筑与空间改造

    龙政;

    <正>我国近代图书馆建筑大部分效仿西方的基础布局,并未形成规范具体的设计原则。高校图书馆真正走向成熟和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省级图书馆数量共计18所,各大高校开始真正按照欧美图书馆模式进行规范建造,这一现象代表近代图书馆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近代高校图书馆依然是以“藏”为主,按闭架管理方式进行设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这种模式不适应于大众,以借阅为主的功能性图书馆逐渐成为主流,近代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以及管理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

    2023年10期 v.53;No.598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7 ]
  • 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杨明;

    <正>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工具,在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成本,实现利润较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地安排和控制开支,这大大节省了资金,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各种资源不断整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想要在施工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有效提升竞争力,那么就要优先考虑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64 ]
  • 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梁捍东;

    <正>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背景下,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产生了建筑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建筑类专业院校顺应时代需求,进行了扩张招生,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教育如何平衡成为各大建筑类专业院校的难题。尤其近年来,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增长向缓,建筑相关人才趋于饱和,以数量为主的扩张招生的弊端逐步显现,建筑人才的质量成为建筑教育的衡量标准。建筑工程是建筑全阶段的总和,不仅包含建筑结构本身,还包括前期勘探、设计、施工、后期保修等各个阶段。这要求建筑类专业人才除了专业能力要过硬之外,还要具有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1 ]
  •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朱云;

    <正>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系统地阐述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等业务方法,在帮助学生熟悉建筑企业筹资管理、建筑企业营运资本项目管理、建筑企业投资管理、建筑企业收入和利润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企业财务预算、建筑企业财务控制、建筑企业财务分析等能力,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3 ]
  • 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辅导员结合建筑元素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英慧平;钟晔;

    <正>在当下教育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为了让高校求学者拥有更好地学习体验,部分高校辅导员逐渐开始结合建筑元素对高校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让求学者在校园内的活动范围更加宽敞。辅导员还需结合思政内容对求学者进行教育,继而提高他们对辅导员所拟定的建筑空间规划方案的满意度,让他们以更积极地心态参与后续学习活动。一、书籍详情。《厦大建筑元素》一书主要讲述了厦门大学校园的建筑规划方案,以校园内建筑布局为例,详细阐述了厦门大学校园环境中建筑元素的运用方法,论述借助建筑设计理念对校园空间进行有效规划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厦门大学与其他院校进行建筑规划的方法。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5 ]
  • 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李柄宏;

    <正>在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凸显的今天,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养老经济的崛起具有一定关联性。为了迎合社会环境需求,部分设计人员逐渐开始结合适老化理念对养老建筑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以期能够提高整个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商业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剖析》一书主要讲述了现代建筑从业者对商业用途建筑物进行设计时所需要遵循的工作理念,为了进一步增加读者对此种类型建筑物的熟悉程度,在书中详细列举了相应的设计案例,以此能够有效增加人们对商业建筑设计理念的认知程度,以便设计人员能够以更专业的水平展开相应的建筑设计工作,继而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09 ]
  • 新时代建筑类院校辅导员基本能力素养提升

    张松林;

    <正>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大学生群体距离较近、接触较多、联系较密切、情感较亲近,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基本能力素养提升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范畴和应有之义。建筑类院校辅导员在培养自身基本能力素养时应突出建筑类专业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钢筋混凝土风格的高楼大厦,大跨度的桥梁以及宽阔的道路,这些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线条。一个新时代的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正在逐渐形成,这是建筑工程重要的发展方向。建筑类院校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关注现代主义建筑,结合教育信息化技术,深化教学,立足实践,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8 ]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政教育与建筑实践的融合路径分析

    杨嘉鹏;

    <正>在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业的发展速度逐渐有所提升,这不仅与人们的住房需求有关系,与部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部分乡镇机构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选择合适的建筑场所,为当地居民进行思政教育,提高他们的个人思想高度,继而促使乡村当地居民在乡村振兴发展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人员,以此达到推动乡村经济向前发展的目地。《融合思政教育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研究》一书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理论内容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运用。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0 ]
  • 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韩卓育;

    <正>高校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阶段的教育中,育人教育是关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要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用好课堂这一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高校教师是一线的战士,如何将思政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多角度思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成为每个高校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今天,由于科技的进步,建筑技术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2 ]
  • 艺术设计在建筑装饰材料与制作中的应用

    张琳珊;侯中杰;

    <正>用饰面石材、建筑卫生陶瓷、木材及木制品、玻璃、金属等材料装饰表面、搭建空间的过程,是建筑室内设计行业创作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营造满足人们功能需求与美学需求的宜居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同的建筑装饰材料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密度、不同的肌理、不同的抗压力、不同的光滑度,在具体设计与运用过程中呈现的作用大不相同,例如玻璃相比木制品,更适合用来是做高层建筑的窗,建筑陶瓷相比金属,更适合用来做地面铺设,木制品相比金属,更适合用来装饰古风建筑,石材相比玻璃,更能给人稳重感。其艺术性设计、制作与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023年10期 v.53;No.598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8 ]
  • 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建筑课程教学的方向转变

    白月;

    <正>近年来,为加快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聚焦于乡村建设领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视角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应以国家需求作为教学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特色化乡村建筑课程教学,从而实现建筑专业产教融合,为乡村建设提供优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建筑课程教学方向普遍局限于城市建筑,且教学手段僵化,缺乏实践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转变建筑课程教学方向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3 ]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探地基技术分析

    高旭;刘骞;黄启迪;

    <正>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筑发展迅速,其中,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筑中的主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质存在区域性差异,高层建筑岩土工程较多,为保证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人员应正确开展勘探地基等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运用勘探地基技术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岩土工程质量,从而提高相关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章将对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地基勘探技术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7 ]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建筑结构课程的探索实践

    张静;

    <正>“大思政课”教育理念是在新时代下,根据立德树人的发展思想所提出来的全新思政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青年的教育理念。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越来越需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高校开始重视起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的思政建设工作。由于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专业教学质量,所以建筑专业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还需要结合新时代思政教育理念开展创新课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个人思想境界的目标。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64 ]
  •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周若晗;

    <正>社会经济和人们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领域越来越需要个人思想觉悟高的专业人才,为满足建筑行业领域下的新要求,各大高校需要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培养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课程思政”是一种适用于各个行业的教学模式,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建筑人才人文素质培养。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69 ]
  • 美术色彩学在建筑中的运用与创新

    徐新丽;

    <正>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设计工作是建筑结构、建筑功能以及建筑造型等内容的前提,所以提高建筑设计审美,已成为当前建筑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将美术色彩学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可以美化建筑外立面,提高建筑艺术性,提升建筑物美感,因此在建筑中运用美术色彩学已成为当下的潮流趋势。《建筑美术一色彩》一书阐述了建筑专业美术色彩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美术色彩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71 ]
  •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邓琪;王昌运;王常林;

    <正>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1+x”证书制度,即在拥有学历证书的情况下,进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保证应用型本科学生同时拥有多项证书的制度。伴随国家对于建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改革,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1+x”证书制度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综合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创新的沟通合作、拓宽建筑工程管理的社会服务等方向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针对“1+x”证书制度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潮流下的必然趋势。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1 ]
  • 建筑智慧化的核心要义及转型思路探索

    彭强;

    <正>智慧建筑是人类建筑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众多现代技术实现了建筑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简单来说,智慧建筑就是将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实现互联,感知人的需求,为人提供便捷服务,较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和价值。但随着建筑智慧化的发展,建筑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智慧建筑的优势,需要掌握建筑智慧化的核心要义,积极推动建筑智慧化转型发展。

    2023年10期 v.53;No.598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4 ]
  • 风景园林建筑在油画创作中的别样呈现

    韩丁虎;

    <正>风景园林建筑不仅是一处建筑景观,而且其功能更加多元,这也造就其技术应用的多样化,在艺术展现方面更重视自然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生态之美,在设计上讲求自然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风景园林建筑这些独特的内容使其具有巧于立意、恰于选址、妙于布局、精于体宜、特于造型、便于使用、美于天成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风景园林建筑在其他领域中也能够有所应用。油画是西方美术艺术的代表,其具有色彩丰富、立体性强、易于长期保存等优势,在当代美术界仍有重要影响。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4 ]
  • 城市共享化视角主题下的建筑空间更新设计与运用

    贺炜;

    <正>建筑空间更新设计是现代空间营造以及城市微更新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人们审美认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参与公共化的城市空间,同时对于场景中的布置以及构筑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城市共享化空间形态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将建筑场景与城市景观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场景化空间,它注重空间的融入性,也通过共享化的方式让空间为人服务,也让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8 ]
  • 核心素养主题下大学生思政公园的设计与运用

    黄嵘;陈琦;郑丹;

    <正>大学生思政主题公园的设计是基于核心素养主题下的场所设计。在设计上,应该注重公园环境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并在布局中融入党建主题和思政主题,以便让大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党建和思政知识。同时,在公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提高他们的思政意识和素质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公园管理,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大学生思政公园是提升大学生思政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来达到预期效果。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5 ]
  • 基于宜人性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与应用

    宋明轩;

    <正>智能家居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产品,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基于宜人性的设计和应用对于优化用户体验和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家居产品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机APP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并且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家庭环境和节省能源。在设计智能家居产品时,需要考虑用户需求、使用习惯、人机交互等因素,打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36 ]
  • 健康体育健身理念融入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于洪涛;

    <正>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体育运动备受青睐。在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中融入健康理念和科技元素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从其从建筑外观设计、场馆功能规划、智能化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设计,并且将健康理念和科技元素应用于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场馆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还可以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推广,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4 ]
  •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

    何凤;

    <正>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成为现代化乡村振兴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对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的分析,确定乡土建筑的核心价值,以及结合旅游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乡土建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等问题,也成为当下的一大热点话题。该设计则强调了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的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文化展示等,旨在为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v.53;No.598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85 ]
  • 智能物流场站空间优化与提升运输效率探索

    郑丽娟;

    <正>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购物的崛起,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联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物流行业向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和物流装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物流的装卸、搬运、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但同时也对物流场站的规划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物流场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性的规划、功能和定位不准确、智能物流装备参差不齐等,如何解决物流场站空间布局、建筑结构、装备和管理水平,成为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2023年10期 v.53;No.598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2 ]
  • 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

    陈楠江;

    <正>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装饰中。这种运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涵,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时,必须注重文化价值与实际效果的平衡,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因此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建筑的内涵,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3年10期 v.53;No.598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5 ]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杜敏;杨转运;

    <正>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度在24m至100m之间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用地紧张,高层建筑能够缓解人地矛盾,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建筑结构关系到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若设计不合理,强度和刚度不达标,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在建筑结构选型和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环境、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经济因素、施工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建筑要承受的竖向力和水平力水平合理设计,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经济、高效。

    2023年10期 v.53;No.598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1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