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卫红;张高明;刘枫;党辉;
北京朝阳站至五环路段(里程DK14+400~DK15+050)封闭式声屏障垂直轨线方向的结构跨度约40m,采用大跨度混凝土拱壳结构形式。结构拱形由斜线+圆弧+抛物线组成,满足建筑限高和景观要求;在拱顶抛物线段设置预应力平衡拉索,以平衡高位局部拱结构的推力,显著改善主拱结构和拱脚基础的受力状态。主拱之间的混凝土薄壳采用预制装配式壳板,通过优化SP预应力空心板和主拱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提升主体结构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组织方案,按照多个施工阶段进行包络设计;主拱结构各阶段的变形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行了拱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主拱基础采用设反倾角的重力式混凝土条形基础形式,基础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不利设计工况,充分保证基础设计的安全性。
2023年12期 v.53;No.600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6 ] - 任靖哲;张志刚;
由于弯矩增大系数选取不当,很多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设计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无法实现预期中的梁铰机制。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中规定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进行了基于可靠度方法的评估,评估方法包括三步:定义形成梁铰机制的极限状态,建立其地震易损性方程,计算出其形成梁铰机制的可靠度指标。初步建立了框架梁柱节点能否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的可靠度评价体系。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在不同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值下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所对应的可靠度指标,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可靠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进行梁端负弯矩调幅和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15%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中规定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没有达到现行规范规定可靠度的要求;对于四级和三级框架结构,建议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增大到1.35和1.4,并应在结构设计中较准确的计入楼板和填充墙对框架梁的增强作用。
2023年12期 v.53;No.600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6 ] - 周志锦;罗晓勇;陈威;陈辉;孟灿;夏生生;
剪力墙稳定性是剪力墙设计中需要验算的重要内容,采用薄板弹性屈曲理论和有限元特征值屈曲分析方法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提供的剪力墙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公式对于高宽比较大、弹性约束、复杂约束等情况适用性不足,无法准确反映剪力墙真实受力特征,过低地估计了剪力墙稳定性。对于异形截面剪力墙,不能忽略对其墙体整体稳定性的计算。结合工程实例,推荐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三维屈曲分析来验算剪力墙的稳定性,以综合考虑剪力墙墙肢局部稳定、墙体整体稳定、墙体实际约束条件等影响。根据不同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临界屈曲因子的取值研究,对剪力墙弹性屈曲分析临界屈曲因子λ_(min)的合理取值给出了建议。
2023年12期 v.53;No.600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1 ] - 柴鑫;商怀帅;解宗龙;
粘结力的存在是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发挥作用的基础,而冻融循环作用会对二者的粘结强度产生影响。依据已有的冻融循环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数据,通过拟合公式分别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直径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包括多种影响因素在内的粘结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与实际试验数据相比较发现拟合程度较好。
2023年12期 v.53;No.60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75 ] - 柏美岩;吴宇清;肖建庄;谢开仲;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梁开展受弯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梁和天然砂混凝土梁受弯破坏形式、极限荷载、钢筋和混凝土应变以及梁跨中挠度等。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当石粉含量范围在5%~15%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优于天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梁相比,石粉含量为5%和10%的机制砂混凝土梁受弯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50%和52%,开裂荷载分别增加了70%和75%,当石粉含量为10%时,试验梁极限荷载最大。合适的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建议石粉含量取为5%~10%。
2023年12期 v.53;No.600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21 ] - 王廷彦;吴玉祥;赵顺波;张军伟;
通过对3根钢筋混凝土短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普通RC短梁、CFRP布加固未损伤及损伤RC短梁的破坏形态、混凝土应变、抗弯承载力、挠度变形、曲率和抗弯刚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CFRP布加固未损伤及损伤RC短梁的极限破坏特征一致,都是CFRP布部分拉断破坏;2)CFRP布加固未损伤及损伤RC短梁的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均近似符合平截面假定;3)CFRP布加固未损伤及损伤RC短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分别为三阶段和两阶段特征,加固损伤RC短梁没有开裂阶段曲线;4)采用CFRP布加固损伤RC短梁比加固未损伤RC短梁更能提高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5)CFRP布加固损伤RC短梁比加固未损伤RC短梁的延性更好。
2023年12期 v.53;No.600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61 ] - 伊庆刚;琚花花;张启志;
为了研究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和长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再生骨料的掺量与级配为变量,制备了4种不同配合比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对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孔径分布和长期徐变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再生骨料制备自密实混凝土是可行的,适当掺入再生骨料不会显著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间隙通过性。在适当的再生骨料取代率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以等于甚至高于对照组;自密实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受再生骨料的掺量和级配的影响显著,这造成了混凝土中微孔、介孔和大孔数量的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了其短期的新拌性能和长期的收缩应力及徐变行为。
2023年12期 v.53;No.600 87-9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68 ] - 李家兴;杨勇新;贾彬;黄辉;赵进阶;李文枭;王涛;武玉杭;
选取不同纤维长度、不同尺度(单一或多种长度混合)、掺量、掺入方式、分散剂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纤维分散性试验研究,运用图像法及水洗法分别对聚乙烯醇(PVA)纤维在水中和水泥砂浆中分散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各因素对PVA纤维分散性影响规律及提高纤维分散性的调控方法。结果表明:PVA纤维长度为8mm时,分散性能最好;相同掺量时,多种长度混合纤维的分散性不如单尺度纤维分散性;分散剂对PVA纤维在水中分散性影响较小;在水泥砂浆中,纤维掺量越少、长度越短,纤维分散性越好。
2023年12期 v.53;No.600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98 ]
- 陈雨乔;王文改;强建海;畅晨鹰;
<正>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建设成本控制、建筑材料环保和回收利用等问题。在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是很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其达到设计强度较慢,导致工期较长,为适应市场需求,预制构件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概念被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不断发展。双T板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由于具有结构和力学性能好、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1 ] - 高强;
<正>在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因素合力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状态下使用、以计算功能为核心的技术,而是在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景观营造、道路工程施工等各种操作领域及应用场景中提供“辅助价值”的技术。以ChatGPT为例,其作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可为建筑师、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5 ] - 兰弘羿;
<正>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元素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渗透,“智能化建筑”也逐渐从抽象概念范畴脱离,成为具有实体结构支撑的生产形式。在智能化建筑概念下,不仅包括了建筑功能的智能化,也包括建筑实现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模型、建筑施工等环节)的智能化,由于建筑实现过程与建筑结构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结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作用对象。在传统的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工程师通过引入多元化的结构理论、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7 ] - 王丽娜;
<正>所谓课程思政,简单定义是“以各科课程体系作为媒介、以思政素养培育作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是需要多个学科参与其中的,而非思政教育课程包揽全部育人职能。多个学科的参与,意味着课程思政元素的碎片化、复杂化,尤其建筑专业领域的很多学科,彼此之间缺乏强关联性,这导致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无法充分利用资源,难以形成“思政合力”。基于此,摆在建筑专业面前的一个课程思政挑战,就是如何有效、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3 ] - 邱亲仁;
<正>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技能培养成效关乎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关乎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建筑专业建设进程,在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学科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坚持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推进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均衡达成的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思考中学”,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于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技能培养中,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 滑龙龙;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向快车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众多高大建筑、复杂建筑拔地而起,高大空间建筑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风向标,高大空间建筑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需要较大化的保障人员的便利、舒适和安全,然而,高大空间建筑却存在诸多消防难题,因此,现代高大建筑应该对自动消防系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联动的消防控制系统,能对火灾火情及时、快速地预警和解决,以满足现实消防的需要。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李超;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建设,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公共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对于建筑网架层结构安装的相关流程以及质量稳固性、可靠性的关注也大大提升。网架型结构是城市高大空间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备受青睐的结构模式之一,其中,网架层水管的科学合理化安装有利于公共建筑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和应对消防安全等需求,为了较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网架水管安装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安装技术。
2023年12期 v.53;No.600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3 ] - 张鹏;
<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对当代建筑的消防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年来,诸多严重的火灾事故也让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要较大限度地满足避免和减少火灾损失的需求,需要科学地设置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消防给水系统是提高抵御火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火灾防范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相关消防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相关理论知识并加以实践应用,在城市化进程不但加深的今天,高大建筑空间的消防给水系统更需要重点关注。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 张荣笑;
<正>简约主义流行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种追求事物本身固有真实与美感的现代艺术风格,简约主义不主张放大主观判断,力求在纯粹的形式中展现艺术对象的本质,强调简单纯粹的艺术感受。简约主义自风靡之初便与绘画、雕塑相结合,进而延伸到了室内设计艺术领域,在当代建筑中,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反映和深化了当代建筑简洁、极少的理念。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经历过一段风格雷同、简单模仿的阶段之后,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7 ] - 谭红毅;
<正>在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为了让建筑物设计方案更加多元化,部分建筑设计人员逐渐开始结合渤海国艺术文化内容展开相应的方案设计工作,赋予建筑物外部造型更多的艺术元素,让建筑物的外观更具观赏性。相关工作者结合渤海国艺术文化内容展开相应的设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丰富现有的建筑物设计方案,而且能为渤海国艺术文化内容的传承工作带来新思路,有效拓宽渤海国艺术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建筑设计方案来增加自身对该部分文化内容的熟悉程度。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2 ] - 刘凤芹;
<正>就业发展的需要、相关政策的推动、资源条件的变化,推动人们向城市聚集。在近二十年间、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常住人口急剧增加,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应运而生:汽车数量激增而造成的城市碳排放量超标、城市规模过大引发的热岛效应、人口密度过大而引造成的环保危机,类似问题层出不穷、使城市居住环境不断恶化。如何将创新技术与绿色科技合理运用于城市建设中,以此来改善都市面貌、扩大发展空间、营造宜居环境,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 胡辉兵;
<正>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对现有的建筑物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居住体验,继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以更好的状态向前发展。《建筑设计看这本就够了》一书主要讲述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论述了建筑行业从业者对建筑物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设计原理。为了促使工作者所设计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0 ] - 王丽萍;
<正>高校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书籍、专刊和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高校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结合学生需求优化图书馆原有的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朱颖心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环境学(第四版)》一书,以人的身体和心理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人体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讨论了室内与室外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影响建筑环境的各方面因素,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2 ] - 肖艺莘;
<正>土建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通常需要与国际公司、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因而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协作至关重要。此外,大量的工程管理相关技术文献都是用英语撰写的,如果能够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新发展和趋势。由宁欣和吴春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一书,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旨在加强读者对工程管理专业词汇的掌握,并提高读者的专业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 杨希云帆;
<正>中国古代建筑与绘画看似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实则是相互联系的。古代建筑是“活”的、立体的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则可以被理解为平面的、二维的古代建筑。由王其钧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一书,主要介绍了古代绘画中的建筑,强调绘画与建筑同样重要。把绘画作为建筑的一个载体,当作建筑的视觉表达,以朝代的更迭为线索,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3 ] - 张俊连;
<正>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凭借节省资源、缩短工期、绿色节能等优势在全球建筑领域内受到高度关注。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各部件通常需要在工厂制造,而后将其运送至现场进行组装,因此物流运输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装配式建筑物流管理成本除了包括运输成本外,还包括物流过程中的仓储、包装、搬运和处理等成本,而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物流管理成本成为当前各建筑企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此,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5 ] - 赵宗泽;
<正>随着们对生活环境与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行业对环境建筑设计艺术的重视不断加深,希望建筑环境不仅仅能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够满足人类对环境艺术的审美需求,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感。如何创新表达环境建筑设计理念,使其更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文章参考由霍珺、韩荣、陈嘉晔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建筑设计与表现》一书,对环境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简单介绍,
2023年12期 v.53;No.600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3 ] - 邹涛涛;
<正>农村地区较好地保留了传统建筑文化,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很多古建筑面临坍塌、损毁的现实问题,传统建筑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地区要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将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中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诸多前辈和同行的经验和学术成果,其中南雪倩编著的《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建筑保护与改造》一书,从建筑师的专业角度分析了乡村建筑的发展历史、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36 ] - 王德才;
<正>合理的空间布局对于教师教育培训环境的打造、教师教育培训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培训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内,故合理的教室环境空间布局对提升教师教育培训的效果、实现教师教育培训的目的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关于教室环境布置和空间设计应用的研究多数还发生在师生互动的教室这一领域,一般强调教室布局要适应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洪耀伟编著,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7 ] - 金勤可;
<正>从古至今,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的见证。人们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与室内设计在不断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获得了创新发展,建筑与室内设计已经是建筑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基于此,文健、毕秀梅等人编写了《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一书,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联合出版,本书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中心,以大量彩图为实例,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 ] - 高洁;
<正>随着我国建筑消防工程规模的扩大,建筑消防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基于此,建筑消防工程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建筑消防工程师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的《建筑消防工程》一书,是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建筑消防工程系统地介绍,重点阐述了建筑消防等内容,能够在建筑消防工程中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9 ] - 段赵敏;肖冰雪;
<正>随着中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国际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建筑英语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应当重视建筑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对建筑英语的特点以及翻译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掌握建筑英语的特点以及建筑英语的翻译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建筑英语翻译水平。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3 ] - 秦春波;刘立新;
<正>校园建筑能耗在学校的所有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校园建筑的节能在能源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不同于其他建筑,校园建筑的能源系统很复杂,因为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气象条件,建筑特性,人员行为,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这些分段部分的运行。这些复杂特性使得想快速、准确地进行建筑能耗的预测或者故障检测和诊断十分困难。对建筑能耗进行分析、评价和对建筑设备与设施进行优化运行无疑成为建筑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0 ] - 王贺;李茜;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筑类专业的外语翻译及词汇特点研究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专业英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方便建筑行业人员交流学习国外先进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技巧的基础,对相关翻译人员而言,加强对建筑外语专业词汇特点与翻译方法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度,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帮助。目前,专门从事建筑领域外语专业词汇特点与翻译问题的研究资料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相关从业者加强对此方向的研究。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0 ] - 王明睿;
<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是建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如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控制不力、资金使用效率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实效性。因此,研究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023年12期 v.53;No.600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 范栋浩;蔡彬彬;高路恒;
<正>张弦梁技术是一种用于大跨度空间屋面建设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刚度。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建筑既要保持结构的强度,也要具备一定的柔性这样才能够实现大跨度建筑的设计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张悬梁结构施工方式应运而生。《大跨度钢结构张弦梁施工技术》这部书详细地阐述了张悬梁施工全过程,并且给出了张弦梁力学预测方式,这本书有利于提高机器学习预测张弦梁结构施工力学数据。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7 ] - 杨华;
<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消费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目前年轻人大都选择网购,网络中的商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价格比实体店要低,并且网购所需时间较短,可以买到全世界的货物,从而产生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这一全新产物,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的建设能够解决货物运输、存储等等问题,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时效性。中心的建设应当以提高虎屋存储能力、缩短物流时间节约建设成本为目标,《形式空间和秩序》这本书,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8 ] - 赵怀昆;
<正>《高层建筑施工》一书中注重工程实例说明,并且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与普通建筑施工进行了有效地区分说明,《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讲述了高层建筑施工概论、地下水控制、机械设备应用等多种高层建筑施工方式,这些方式的介绍与探究,提高了我国高层施工的质量。高层建筑铝膜板施工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施工工序,高层铝模板施工是一种环保的绿色施工方式,铝膜板的使用代替了传统木模板,采用技术铝模板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率,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4 ] - 范义敏;崔宏光;
<正>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化决定着建筑结构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降低结构成本投入,就需要加入财务管理,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在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把控作用。这既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还要在理论中进行指导与总结,由建筑大师爱德华.R.福特撰写的专著《建筑细部》在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可谓是正当其时。该书围绕什么是“节点”这一主题出发,详细的讲述了图纸设计以及理论分析将建筑细部的建筑学定义缓缓为读者展开。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2 ] - 郭杰;
<正>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BIM在预防性安全管理、应急响应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都有具体应用,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场地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和模拟,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将BIM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构建集成化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施工目标。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96 ] - 杨红兵;
<正>结构稳定荷载理念是指在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结构设计。公路施工中,采用结构稳定荷载理念可以有效地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路面、路基、桥梁等方面都涉及相应的公路设计施工,其中,涉及到了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阐述结构稳定荷载理念进行公路施工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势,这对于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 ] - 张月平;
<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大型建筑用发电机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大型建筑用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发电机组中的作用。并且分析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大型建筑用发电机组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信息化模式下,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监测、运行状态检测、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功能,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6 ] - 张斐斐;彭英;涂娟;
<正>在生态环保理念不断落实贯彻的今天,如何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材料的浪费、避免资金的铺张浪费、弱化有害物质的排放为原则,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怡人、简约美观的室内氛围,创造出更加自然、更加朴素、更加简便的办公环境,是办公室环境空间设计的一大追求。本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上述原则,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意义。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7 ] - 孙海平;李杨;
<正>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更是一种通过形式、色彩、材料和构造等元素来表达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的方式。在建筑装饰中,美术元素的应用对于营造建筑的美学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某中心广场项目和某中式会客厅项目为例,探讨美术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的美学体现。
2023年12期 v.53;No.600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2 ] - 刘学艺;
<正>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打造既有旅游特色又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酒店应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和优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成为酒店管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的策略和优化方案,为酒店管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参考。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05 ] - 张旭;
<正>近年来,党史主题展览通过丰富的展示方式和展陈手法,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本文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化展和“两学一做”专项学习展为例,探讨党史主题展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党史文化大型展览展厅设计效果图。突出红色主题,大量使用红色元素,能使参观展览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进入展览的瞬间有一种红色文化扑面而来的强烈感觉,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8 ] - 左文斌;
<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培养优秀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校园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某高校国学文化墙和走廊国学文化元素设计探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的关系。国学文化墙的设计效果图。主题墙位于校史馆内部,综合运用图书、凳子、竹、飞鸟等寓意深远的、意境无穷的元素。在色调的选取上,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7 ] - 张瑞华;张蓓;
<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建筑立面的肌理以及图像的变化进行呈现,通过采集建筑立面的图像数据,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立面肌理变化的模拟和分析。同时利用纹理映射、特征提取等技术手段,将不同材质的纹理信息合成为统一的肌理效果,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还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逼真的建筑立面呈现效果。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19 ] - 何春华;汪永吉;
<正>计算机建模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使原本平面的图形设计以立体化、高仿真的形态呈现,不仅展示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新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某改扩建工程项目。改造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创新的设计思路,兼顾了工程设计方式、改造投入等内容,在工程改造设计中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结构,呈现可视化的建造模型。建筑的扩建设计不仅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搜集建筑结构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数据,对数据分析整理,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8 ] - 黄璐滢;
<正>各具特色的新村居,既在整体造型上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又不破坏农村整体的色调。灰瓦白墙,青山绿水,既是对村居建筑整体风格的继承,同时,连栋、四合院等不同形态的村居建筑,也能满足地发展乡村游的要求,给村民一个舒心的环境的同时,也给旅客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本文探究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环境艺术的融合设计。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1 ] - 吴添;
<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桥梁和水利工程等领域中应用广泛,首先,在设计中引入了结构荷载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对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等。然后介绍了结构稳定性的基本原则,涵盖了失稳形态、抗震设计等级以及稳定性计算方法等方面,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荷载稳定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结构设计以及形态设计,也可以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结构荷载和稳定性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2023年12期 v.53;No.60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