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结构设计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结构设计

    束伟农;陈林;李伟强;卜龙瑰;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功能复杂,存在大跨、转换、层高较高、错层等特点,考虑到文物的抗震安全,经过结构方案对比,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型钢混凝土柱-钢梁+隔震体系结构方案,其具有安全、经济、耐久的特点,并能实现建筑功能。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配套用房采用抗拔桩兼做减沉桩以控制主配楼之间的差异沉降。通过局部设斜撑的空腹桁架转化、大跨钢梁开洞、核心筒在隔震支座上下部位设置封闭圈梁转换、序厅幕墙柱脚固接等措施,提升了建筑功能及装修效果。柱廊柱顶偏心节点等关键部位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安全可靠。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9 ]
  • 新国展二期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李芊;宋子魁;钮亚楠;常婷;苏伏龙;郝振宇;张琳;韩巍;

    新国展二期项目为大型会展综合体,结构整体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地上分为2个无柱展厅、7个有柱展厅、北登录厅、东登录厅、南登录厅、连桥、会议中心和酒店相互独立的结构单元。选取部分单体介绍其结构选型及特点,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展厅大跨度屋盖采用钢桁架结构体系,非线性承载力分析及抗连续倒塌分析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东登录厅为特别不规则的超限结构,按照“C”级目标进行性能化设计,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性能标准要求;北登录厅采用钢框架结构,两侧通廊设置滑动钢支座与会议中心、酒店相连,承载力分析及钢支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布置合理、安全;展览东、西区之间设有72m大跨度钢连桥,连桥两端设置摩擦摆支座与各展厅、登录厅连通。对摩擦摆支座进行小震反应谱分析及大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支座设计允许滑动量满足变形要求。

    2023年18期 v.53;No.606 7-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3 ]
  • 广州腾讯总部大楼结构设计

    荆芃芃;陈彪;靳海卿;束伟农;刘静洋;

    广州腾讯总部大楼位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A区,建筑高度206.75m,结构由两个分离的单侧框架-核心筒+钢联系桁架组成,包括顶层在内有4个平台层,采用13~28m的悬挑结构。针对项目结构特点,对于两个单侧核心筒间的联系桁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裙房与塔楼之间的大跨桁架进行了研究;对悬挑平台进行竖向舒适度分析,并设置TMD阻尼器;对桁架悬挑端部的墙体拉力进行研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针对项目设计中的特点及难点,通过建立多道防线、调整平面和竖向规则性及提高构件延性等,从体系层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加强。

    2023年18期 v.53;No.606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6 ]
  • 三亚国际免税城酒店项目复杂混合超限结构设计要点

    赵博尧;徐福江;盛平;张沫洵;冯岩;卢帅;汤林墨;侯舒乐;

    三亚国际免税城酒店项目为复杂混合结构,主体结构仅5个核心筒落至基础,核心筒间由多个体块组成,各体块相互交错、上下断开,端部的筒体两侧存在较大的悬挑结构。结合建筑平面功能和立面布置,在各体块顶部或底部的设备层设置转换桁架和悬挑桁架,酒店客房柱为吊柱或托柱,支撑在转换桁架或悬挑桁架之上。通过多方案对比,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转换桁架混合结构形式。主要介绍了结构超限情况及超限措施,典型悬挑桁架的整体受力分析和关键节点有限元分析。采用Paco-SAP软件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布置合理,结构体系安全可靠。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5 ]
  • 厦门国际银行总部大厦框架-弱连接双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方案选型

    张万开;甄伟;张龑华;盛平;王可;李伟;慕晨曦;

    厦门国际银行总部大厦地下3层,地上45层,建筑檐口高度210m,结构存在外框不连续、核心筒呈双筒布置且筒间连系弱等不利情况,同时有楼板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承载力突变、局部不规则等多项不规则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中对整体结构方案、连接体类型、加强层方案等进行了比选分析。整体结构方案比选了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外框不连续的非典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两种方案,二者主要结构计算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综合建筑功能及外观效果要求,采用外框不连续的非典型框架-核心筒结构方案。对结构加强层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加强层加强构件类型、构件布置及楼层设置方案,采用连接体空间桁架,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良好的结构性能。

    2023年18期 v.53;No.606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2 ]
  •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配套酒店结构设计

    张沫洵;徐福江;盛平;冯岩;汤林墨;赵博尧;卢帅;侯舒乐;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配套酒店项目为大底盘多塔结构,北侧X形塔楼与南侧L形塔楼通过2层裙房连接。地上部分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多塔、斜柱、穿层柱等多项超限不规则项。介绍了结构体系选型、超限设计要点、屈曲约束支撑减震分析,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动力弹塑性分析等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创新性设计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转换节点,给出了该节点的构造,并通过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节点的可行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23年18期 v.53;No.606 30-3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6 ]
  • 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结构设计

    周冰;马敬友;秦乐;张晧;梁振峰;张萌;巩向飞;张辉;

    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建筑灵感源于“莫比乌斯环”,其平面呈8字形,从18.1m至44.5m标高形成连续收进整体坡屋面。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细腰形、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转换层、错层、连体,为多重复杂超限高层。结构采用带转换桁架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转换桁架集中设置于地上4层,采用上托下挂的形式实现建筑立面大切角、首层大堂拔柱的需求。详细介绍了结构体系的对比选取,转换桁架、细腰连体及整体坡屋面的设计策略等,针对结构不规则及关键部位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通过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及专项分析研究,在保证结构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了建筑效果和使用功能。

    2023年18期 v.53;No.60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7 ]
  •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结构设计

    边建烽;黄泰赟;符景明;庄信;杜元增;李源波;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结构主要由内部主体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非解析连续异形曲面造型外帷幕钢结构组成。外帷幕钢结构以曲面脊线等特征线为协调或支承边界,采用基本随形单层钢网格壳体结构,通过外围随形斜折柱钢框架、前厅蜂窝网格壳体结构及内部伞撑支承于主体混凝土结构。针对结构空间受力的主要特点,采用SAP2000软件重点分析外帷幕钢结构对主体结构的附加倾覆效应;针对倾斜蜂窝网格壳体与大跨连廊构成的组合转换承载体系,对其受力特点、人行激励下的舒适度及抗连续倒塌等进行专项分析。结果表明,倾斜钢框架和蜂窝网格壳体结构在重力荷载下对主体结构的附加倾覆效应显著,设计中需要关注主体水平构件轴向力的叠加效应,需要对部分楼盖采取加厚楼板、提高配筋率、设置钢板、施加无粘结预应力等加强措施。

    2023年18期 v.53;No.606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61 ]
  • 天汉大剧院结构设计要点与分析

    刘永豪;卢清刚;詹延杰;呼延辰昭;杨会苗;刘华;展兴鹏;

    天汉大剧院由北楼大剧院、南楼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外围钢结构三部分组成,为典型的复杂连体双塔楼结构。以天汉大剧院为例,采用多种计算软件对多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和包络设计,并针对关键构件和节点进行性能化设计。对于位置关系复杂的连接节点,采用BIM技术优化型钢梁柱节点钢筋与钢骨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大震弹塑性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不同角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两个单体结构之间的水平位移差产生的结构内力对外围钢结构的影响。地基基础形式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大剧院主舞台台仓深度为17.5m,台仓范围采用筏板基础+抗拔桩,设计中合理控制相邻基础沉降差。结果表明:该项目结构选型及荷载布置合理,结构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关键节点安全可靠,罕遇地震作用下两个单体结构之间的位移差产生的结构内力对钢结构构件影响较小。

    2023年18期 v.53;No.606 49-5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50 ]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三断”结构设计研究

    孙珂;江洋;杨勇;耿海霞;刘廷锴;贺阳;季林涛;

    根据建筑造型及遗址保护的需求,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形成“三断”式结构:因遗址需原址保护,该区域无法设置基础,基础不连续;首层长扶梯及采光通风等洞口集中一侧设置,导致首层该区域梁板不连续;2层北侧通透玻璃的柱不连续,无法延伸至2层,仅南侧单侧设柱,梁最大悬挑长度约17m。选取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并采用多种有限元软件对单侧长悬挑梁柱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满足文保要求同时消除地基液化影响的基础方案;为满足大跨度覆土屋面的要求,结合建筑造型以及空间需求,分析了采用桁架、结构找坡等方式的可行性及经济性;以峰值加速度作为控制指标,研究人行大跨、长悬挑区域的舒适度。结果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可满足结构承载力及正常使用的要求。

    2023年18期 v.53;No.606 57-6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1 ]
  • 北京歌舞剧院大埋深地下结构设计

    闫晓京;邢珏蕙;周忠发;朱忠义;孙枫然;周笋;段世昌;閤东东;

    北京歌舞剧院结构基底标高-22.600m,采用震振双控技术,在地下室基础底板底和挡土墙外侧设置减振垫,同时在标高-12.400m设置层间隔震(振)层。最大水头高达16.400m,减振垫限制了采用抗拔锚杆或抗拔桩抗浮,且观众厅和舞台区域自重轻,对大埋深地下结构抗浮提出了挑战;高悬臂挡土墙生根于隔震(振)层,向上局部收进,最大挡土高度约为15.590m,墙体边界约束条件及传力路径复杂。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提出利用配重抗浮、加厚基础底板、地下室结构考虑水浮力影响的设计方法;采用基底减振目标刚度计算分析基础底板和地下结构的抗浮稳定、承载力及变形,对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进行协同设计,有效解决了基底减振加层间隔震(振)条件下结构整体和局部抗浮设计难题;最后采用三维整体建模方法模拟挡土墙复杂边界,计算挡土墙的变形及内力,并对比多跨连续梁模型计算结果,为高悬臂挡土墙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2023年18期 v.53;No.606 63-6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1 ]
  • 北京工人体育场超长混凝土结构S形弯折钢筋诱导缝设计与试验研究

    邱意坤;李伟;丁大勇;王猛;许庆;李欣;赵明;盛平;

    介绍了S形弯折钢筋诱导缝构造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超长结构中的应用情况。以轴向拉伸加载方式代替温度作用,开展试验研究了诱导缝对于试件开裂的影响,揭示了弯折钢筋在轴向拉伸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以及钢筋弯折角度对于诱导缝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轴向拉力作用下,试件在诱导缝位置首先开裂,呈现脆性破坏现象。相同配筋率情况下,分布钢筋排布细而密时,诱导缝位置混凝土裂缝宽度有减小的趋势。此外,在相同外荷载作用下,钢筋弯折角度越大,对应其弯折钢筋位置的混凝土会分担更多的外荷载。在开槽位置将钢筋进行弯折处理,更有利于诱导缝发挥功效。试验结果显示,北京工人体育场使用的S形弯折钢筋诱导缝可在温度应力作用下首先开裂,释放了温度应力,同时解决了混凝土收缩问题,延缓其他位置有害裂缝的产生。

    2023年18期 v.53;No.606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7 ]

大跨空间结构

  •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罩棚结构设计

    陈一;朱忠义;张琳;王玮;水金锋;李东方;王毅;孙桐海;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简称梭鱼湾足球场)总建筑面积13.6万m~2,坐席6.3万座。足球场罩棚支承于混凝土看台顶部。罩棚结构为上弦斜交索系-下弦放射状索系,平面为四心圆的索桁架结构。相比常规的轮辐式索桁架结构,该体系具有更强的面内刚度和整体抗扭能力。对罩棚结构进行了形态分析,计算了其动力特性及抗连续倒塌;建立了摇摆柱支承的单压环梁的设计方法,并计算了其承载力与稳定性;设计了跨度超过30m的索系支承膜结构;介绍了上弦斜交索系上环索索夹节点,其串联式的索夹盖板连接键的设计,提高了环索索夹的抗滑移承载力。结果表明上弦斜交索系-下弦放射状索系索桁架结构体系合理。

    2023年18期 v.53;No.60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21 ]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剖析

    庞岩峰;葛红斌;束伟农;吴中群;姜子洵;黄进芳;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结构及支承系统采用钢结构,航站楼屋盖钢结构分为5个分区,中心区部分屋盖支承结构由锥形分叉柱和锥形钢管柱组成,指廊由钢管柱和幕墙柱支承。屋面为自由曲面,屋盖结构为桁架结构体系,由三角形立体桁架和平面桁架组成,屋面围护系统采用铝合金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外墙围护系统为玻璃幕墙。介绍了福州长乐国际机场T2航站楼屋盖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对屋盖结构和支承结构在抗震性能目标下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并对中心区屋盖钢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承载力和抗连续倒塌能力做了细致的研究,以确保航站楼结构在各种工况作用下是安全可靠的。

    2023年18期 v.53;No.606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7 ]
  •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结构设计要点

    杨育臣;张琳;朱忠义;奚琦;王毅;杨晓宇;许洋;黄飒;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为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主场馆,亚运会期间作为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的比赛场馆。该场馆总建筑面积约39.7万m~2,东西向尺寸609m、南北向尺寸200m,包含一座18 000座的体育馆和6 000座的游泳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两馆连接体非线性造型场馆。介绍了该场馆的概况、结构体系、设计要点等相关内容。着重阐述了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超长混凝土结构、体型系数、屋盖参数化、屋盖支承边界、异形跳台,稳定性分析等。

    2023年18期 v.53;No.606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4 ]
  • 邯郸市体育中心三万座体育场钢屋盖罩棚结构设计

    卫东;朱忠义;周忠发;李芊;吴珀江;

    邯郸市体育中心三万座体育场平面投影尺寸约为240m×260m,屋盖结构最大悬挑37.6m,接近超限大跨的40m限值要求,受力复杂。屋盖采用悬挑倒三角形立体钢桁架结构,内圈混凝土柱和外圈V形钢柱形成混合支承结构,为罩棚结构提供竖向承载和水平抗侧能力。竖向荷载为大悬挑结构的控制工况,同时风荷载和温度效应显著,且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为保证屋盖下部混合抗侧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并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性能分析验证。同时为避免局部杆件失效引起屋盖连续性倒塌,采用拆除构件法进行了防连续倒塌分析。通过系列分析论证,保证了大悬挑屋盖结构的受力安全。

    2023年18期 v.53;No.606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0 ]

隔震减震技术

  • 唐山紫荆学校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

    刘华;史炎升;卢清刚;苗启松;王俊亮;

    唐山紫荆学校是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学校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隔震体系。以该项目为例对3种隔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梳理了抗规减震系数法、抗规整体设计法、隔标整体设计法的设计流程、计算参数,对比了3种设计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关键技术指标的影响。隔震层分别落在人防地下室顶、普通地下室顶和基础顶,存在楼、电梯穿隔震层,局部大跨度结构隔震等问题;采用错层隔震法解决了楼、电梯托挂结合穿隔震层的难题。对比分析了柱底铰接模型与带支座整体模型对大跨度结构隔震支墩内力的影响,归纳了大跨度隔震层设计要点。

    2023年18期 v.53;No.606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6 ]
  • 某大底板多塔隔震结构设计

    于森林;顾振华;韦劲宏;陈仪;杨阳;马静;张然;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医疗综合楼项目为隔震项目。通过对隔震层位置进行比选,采用上部多塔楼共用隔震层顶板的大底板隔震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传统单塔隔震上部各塔楼缝宽过大带来的建筑处理难题。采用性能化设计,通过PKPM与ETABS两种软件对多塔隔震结构进行中震性能详细分析,采用ETABS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分析和隔震支座校核,并对大底板进行专项分析,保证了大底板多塔隔震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2023年18期 v.53;No.606 104-10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4 ]
  • 某隔震建筑连廊结构设计与分析

    李林;王安梅;周忠发;张江滔;陈诚;

    某隔震建筑连廊由23.9m高的框架隔震结构和35.1m高的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通过跨度为25.3m的钢桁架连廊分别在5.15m和16.55m标高连接形成。两侧塔楼水平位移和体量差异大,进行了3种连廊连接方式的选型分析,确定了一端固结一端滑动的连接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连廊对两侧隔震建筑的影响较小,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有无连廊连接时两侧隔震建筑底部剪力和倾覆力矩基本一样,塔楼结构按单体模型进行承载力设计基本可行。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连廊整体模型和单体模型的变形分析,确定了连廊滑动支座的设计参数。有连廊整体和无连廊单体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塔楼结构相关范围构件均能满足性能目标要求。人群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作用下,连廊结构的舒适度满足规范要求。

    2023年18期 v.53;No.606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2 ]
  • 某续建改造项目裙房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许关飞;武京;刘性硕;刘长东;閤东东;卢清刚;陈晗;卢筱;

    建筑方案的修改导致本工程有以下设计难点:南侧既有地下室结构在±0.00标高处,柱未甩筋或甩筋不足,部分柱位未对齐;商业裙房地上部分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不规则等不规则项。为解决这些难点,对上部结构体系与柱脚连接问题统一考虑,以期得到裙房的结构体系。为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采取了合理的概念性设计、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并对关键构件进行了计算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裙房采用钢框架-支撑(屈曲约束支撑(BRB)+局部防屈曲钢板墙(BRW))结构体系最为合理,BRB的设置大幅减小了首层柱脚位置的内力,优化了裙房构件尺寸,保障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23年18期 v.53;No.606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6 ]
  • 某烧结厂房改扩建设计与分析

    张晧;张偲;马敬友;秦乐;周冰;

    某烧结厂房原为炼钢厂烧结主厂房,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次改造,本次改造后的功能为商业和办公。旧厂房原结构为框架结构,结构检测鉴定结论显示综合安全性等级为C_(eu)级。本次改造在采用多种常规加固方法的同时,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和结构需求,在适当位置布设屈曲约束支撑(BRB),使结构成为双重抗侧力体系。BRB在多遇地震时为主体结构提供抗侧刚度,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时BRB进入塑性,起到消能减震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得以提高。此加固方案减少了传统加固措施的工程量,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建筑保留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需求。

    2023年18期 v.53;No.606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7 ]
  • 高烈度地区超高层结构方案研究

    李博宇;曲原;王然;束伟农;张连河;毕鹏飞;

    针对高烈度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以西安市万博商业综合中心项目中的250m超高层建筑酒店为例。在方案阶段,依据不同结构体系在安全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上的对比,最终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梁+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作为本项目的主要结构体系。在深化设计阶段,对比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传统结构体系,即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和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消能减震结构(防屈曲约束支撑)体系这两种结构体系的整体指标和结构受力分析结果,并且研究了在超高层建筑中不同楼层设置伸臂桁架的部位对结构整体指标和结构受力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采用消能减震结构的结构体系作为合理的结构方案。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对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对高烈度区超高层结构方案的对比研究,使结构方案更加安全、合理。

    2023年18期 v.53;No.606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5 ]
  • 高层建筑加强伸臂结构分析及应用

    薛红京;束伟农;

    加强伸臂技术的采用是高层建筑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一般刚性伸臂加强作用非常明显,但容易造成楼层刚度突变,耗能性能也相对较弱,在超高层建筑中将屈曲支撑、黏滞阻尼器等技术与一般伸臂技术结合,可以在发挥刚度加强作用的同时,提高伸臂耗能效果。介绍了一般刚性伸臂、BRB伸臂、黏滞阻尼伸臂以及基于放大技术黏滞阻尼伸臂的性能,与一般的刚性伸臂技术相比,基于新技术组合型伸臂材料选择更加多样化,综合性能也更加突出,可以显著提高主体结构附加阻尼,减少地震输入,改善竖向楼层刚度突变,为超高层建筑结构提供了更好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2023年18期 v.53;No.606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14 ]

工程抗震

  • 新型钢管混凝土端柱-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设计方法研究

    王鑫鑫;于东晖;伍敏;王龙;

    为满足在多层建筑底部设置大跨空间的建筑功能布局,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结构设计采用了大跨多层叠合布置的结构体系。为满足转换桁架支座刚性连接要求、同时提高转换层抗侧刚度,采用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端柱-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作为转换桁架支承构件及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针对本项目新型组合剪力墙构件进行了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包括破坏形态、刚度、承载能力等;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现行规范要求,提出了该新型组合剪力墙简化设计方法及截面控制要求并在设计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了构造加强措施。研究显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采用的新型钢管混凝土端柱-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承载力及刚度均大幅提高,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2023年18期 v.53;No.606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8 ]
  • 带摩擦剪切耗能节点的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黄泰赟;边建烽;李兆凡;符景明;程晓艳;翁沉卉;祝志华;

    结合建筑外立面的特点,树根互联全国总部&三一集团华南总部超高层建筑采用由24根钢管混凝土斜柱构建的外露斜交网格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内部24根钢吊柱竖向分区段悬挂承重的结构体系。每5层外框斜柱交汇节点处存在3.2m跨度的马鞍形短梁节点,在侧向作用下,剪切变形显著。将摩擦型材料应用到马鞍形节点处形成摩擦剪切耗能节点,对该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化分析,表明马鞍形摩擦剪切耗能节点在设防烈度及罕遇地震作用下能起到一定“保险丝”的作用,参与结构耗能机制,提高第二道抗震防线外框结构的延性,保护外框钢管混凝土柱。

    2023年18期 v.53;No.606 144-14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2 ]
  • 一方向为短肢墙的高层住宅楼抗震性能分析

    常为华;蔡洁;

    在高层板式住宅楼中,一个方向设置门窗洞口后剪力墙数量较少或截面长度较短,另一个方向分室、分户剪力墙数量较多。由于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剪切刚度差别较大,合理调整结构布置可以使结构两个方向的基本周期和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基本相当,但地震作用下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变形特征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弯剪型和弯曲型。另外,地震作用下各墙肢轴力分布不均匀,而规范中对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不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且采用同样的限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剪力墙延性;补充双向地震作用分析并控制墙肢名义拉应力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剪力墙延性。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亦表明,剪力墙损伤程度与考虑多遇地震作用组合下轴压比和设防地震作用名义拉应力大小一致。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9 ]

  • 分布式相变储能系统在工业建筑上的应用

    黄勃 ;陈辉 ;蒋宇宁 ;

    <正>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工业建筑需要采用节能技术和策略。分布式相变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储存和释放热能,实现能源的平衡和优化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由邢锋和崔宏志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英文版)》一书,对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包括PCM/粉末复合材料、微胶囊相变材料、宏观封装相变材料、PCM结构-功能一体化水泥基材料等的制备和性能表征进行了实验分析,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1 ]
  • 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胡家荣;

    <正>研究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土层特性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有效解决地基工程中的难题,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孔清华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桩基的绿色创新技术》一书,系统研究了建筑桩基领域的绿色创新技术,包括设计理论、施工方法和机械装备,能够提高桩基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全书共八大章节。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8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公共艺术建筑空间探索

    赵丽娜;

    <正>乡村公共艺术建筑作为面向公众的一种艺术,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将乡村特色和人文历史融入建筑空间,既可以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村民生活幸福感,也可以让村民和外来游客对乡村公共艺术建筑空间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在现实的乡村建设中,建筑风格同质化现象严重、使用频率不高、缺乏维护管理服务等问题日渐凸显。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26 ]
  • 公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马发俊;王震雄;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建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公路桥梁等重要民生工程。公路桥梁工程作为便利人们出行的基础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对整个交通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其进行不断深入研究与创新探索,结合现代化施工技术与新型材料的应用,公路桥梁在施工方面质量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2 ]
  • 浅析学校建筑结构设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林冰;

    <正>大学时期是学生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从固定的学习模式中走出,并且有的学生是第一次孤身在外漂泊求学,所以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当人们遭遇任何障碍和困难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稳定,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这种稳定和适应的状态被称为心理健康。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并且各高校为充分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2023年18期 v.53;No.606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2 ]
  • 网络营销模式下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行业发展趋势探析

    袁笑一;唐代芬;

    <正>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国年轻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涵盖了家具家电、生活用品、衣物、食品等多个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这种足不出户就能满足消费的购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此背景下,网络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传统商业的引领者,其使用人群占比也在逐步扩大,其已经逐渐变成了企业的新鲜血液,不管是对于发展初期或者是中期企业来说,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5 ]
  • 绿色发展视域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杨盼盼;郭杨成;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在实际施工中除了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还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一旦没有被妥善处理,将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这与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是相悖的。对此,科学合理的将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坚硬物质,适合作为道路工程中的基层材料,因此,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对建筑垃圾进行一系列工艺措施制作成建筑垃圾再生材料,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53 ]
  • 传统建筑中装饰绘画实践与思考

    田军;

    <正>装饰绘画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设计者创造意识和审美观念、高度概括并受到图案规律影响的艺术形式,既满含传统特色又孕育现代光芒。我国装饰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积累、提炼、沉淀,彩陶、漆器乃至壁画、年画等,都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传承。装饰绘画来源于装饰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价值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装饰绘画设计者、创作者开始实践并思考传统建筑装饰绘画,取得了大量的经验与成果。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蔡笑;

    <正>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BIM技术在绿色装配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了趋势,其可以为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种集成的设计和协调平台。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BIM技术已经成为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数字技术。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建筑设计专业素质及较好地掌握的建筑数字技术以及BIM应用知识的优秀人才。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36 ]
  • 西部地域文化在绿色建筑中的协同发展策略

    卞宏旭;施悦锋;

    <正>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技术革命给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带来许多的改变,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也给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如何将绿色建筑设计与西部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巧妙融合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由单军,张弘,孙诗萌所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一书,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7 ]
  • 建筑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林琳;

    <正>建筑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受到关注。当时,在一些欧美国家的教育实验中,建筑类元素被用来教授几何、代数和测量等数学内容,并应用于科学、历史和艺术等跨学科领域,对于推进数学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数据科技和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建筑类元素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和现实模拟进行在线教学或实体教学,如使用建筑软件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 体育建筑多功能设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孙群群;罗玲;吴湘军;

    <正>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体育竞技、休闲健身逐渐成为大众所喜欢的运动形式,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体育建筑设施的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体育教学也更加重视。体育建筑旨在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供人们进行日常体育锻炼或体育竞技,其建设指向人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体育建筑设施,如何通过优化体育建筑建设技术和发展模式,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7 ]
  • 中国电影中的传统建筑元素表达

    叶子;

    <正>“建筑”这个概念,出现在《礼记》中,其解释为“城郭宫室之谓也。是故,礼有以别尊卑,以制上下,以辨贵贱,以明是非之地者也。”在古代,建筑的功能是为了区别身份地位的不同,表达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民族精神,这种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和思想理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和建筑美学风格。由冯涛、李程程撰写的《当代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特征与发展演变》(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0 ]
  • 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许丽丽;

    <正>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它具有显著的可塑性、易用性及强固性优势,为“创意性建筑”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种典型的创意性建筑,从施工角度说,这种建筑的大部分建设工作是围绕混凝土预制构件展开的,事先需要在施工场域之外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如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墙板、楼梯、阳台、梁柱等,然后转移到施工场域之内进行拼装,由此形成的施工过程如同是“搭积木”一般便捷、灵活,

    2023年18期 v.53;No.606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1 ]
  • 人工智能时代电商物流中心的室内规划设计

    颉栋栋;

    <正>随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新的技术科学,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建筑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电商物流是以数字化商务方式作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流模式,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全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以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其中,负责商品储存、运输、包装、加工、装卸、搬运的物流中心在电商物流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8 ]
  • 人力资源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郑阳恒;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建筑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建筑企业只有健全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管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才能实现行业技术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多名学者共同编写了《建筑企业管理学》(主编王丹)一书,并于202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7 ]
  • 双创教育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与效果

    包骥;

    <正>《创新集合住宅(日本新建筑中文版)》一书引发了对双创教育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与效果的深思。该书的主题“创新集合住宅”着重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集合住宅需要不断创新,涉及到小区环境、建筑功能、环保节能技术、商业设施配置等多方面的思考与创新。书中列举了日本典型的创新集合住宅案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这些创新的建筑设计,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 声音共振的建筑奇观

    李晋;

    <正>音乐与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化中的两大艺术形式,它们在创造力和美感上相互交织,共同构建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审美体验。在《建筑与音乐》这本著作中,五十岚太郎生动地描述了音乐与建筑之间的奇妙关系,以及它们在视觉与听觉上的互换和建筑中的声音共振。他的深入分析和启发性思考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音乐与建筑的交融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这书中不仅为音乐和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同时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跨越感官和文化的艺术之旅。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5 ]
  • 新教育视阈下建筑设计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夏冬梅;毛菊;

    <正>在新教育视阈下,建筑设计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张乾源先生的《建筑综合论》这部著作提供了丰富的建筑学相关思想资源,其中涵盖了建筑与艺术美观、功能实用、城市规划、交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探讨,为我们探索建筑设计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7 ]
  • 黎族传统文化植入下的酒店空间环境设计

    邱海东;王裕军;

    <正>~~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6 ]
  • 室内设计作品

    赵珏;

    <正>~~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地域文化设计元素在建筑室内空间应用的重要性

    顾光磊;李舵;

    <正>古人常说“环境对早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属于自己区域的文化”。地域特色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了国各民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且新的地域文化元素的产生也与各地文化交融有关。因此,只有解它的源头、演化过程,才能更好的掌握地域文化。文化设计元素应用。首先,地域性是基于本土范围内的特有的文化元素,以特有的文化基础,

    2023年18期 v.53;No.606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27 ]
  • 冰雪运动特色主题体育场馆设计

    付爽;

    <正>近年来,冰雪运动作为一项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和观赏性的运动项目,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热度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冰雪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冰雪运动特色为主题的体育场馆开始出现。本文通过对中部城市某室内冰雪运动中心和西北地区某冰上运动中心的介绍,展示冰雪运动特色主题体育场馆的设计。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0 ]
  • 视觉传达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任冠楠;

    <正>建筑外立面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建筑物的外观,更是传递建筑主题和意图的重要媒介。视觉传达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策略,通过运用几何形状、材料选择、色彩运用和文化符号等手段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设计,使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同时能够传递建筑的功能、氛围和价值观。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 新中式装饰风格中的色彩搭配

    卿萌;

    <正>新中式装饰风格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风格,近年来备受关注。色彩搭配作为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空间氛围和表达设计主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新中式装饰风格室内设计实例进行分析,来探讨新中式装饰风格中的色彩搭配原则和应用效果。某新中式装饰风格客厅效果图。客厅的沙发墙上的花鸟壁画以水绿色调为主,与窗帘形成了和谐的呼应,使整个空间更加清新和宜人。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3 ]
  • 基于绿色理念装配式工业厂房规划与设计

    刘亚男;何建;杨康;马鑫星;赵海园;

    <正>装配式工业厂房是指将工业化生产和建筑制造相结合,将建筑构件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生产,然后在工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绿色理念作为低碳环保的新型发展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工业厂房规划和设计中。针对传统工业厂房使用大量能源、材料和产生大量污染等问题,绿色理念提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新的设计原则,在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建筑本身的特征,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5 ]
  •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建筑艺术的融合

    卢小飞;李守望;

    <正>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建筑艺术元素融入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可以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旅游文创产品与建筑艺术的融合也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将建筑艺术与旅游体验相结合,以及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等。通过这些方法,旅游文创产品与建筑艺术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

    2023年18期 v.53;No.606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29 ]
  • 下载本期数据